曾俊國


在我國,所謂新建本科院校,主要是指近年來由高職院校或專科院校由于學校升格而轉變過來的本科院校,它是我國高等教育迅速發展,由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過渡的歷史產物。本文所指的新建本科院校主要是在公立的專科學校、在1999年高校擴招的大背景下,申請升格為本科并獲教育部批準的“二本”院校,簡稱“專升本”院校。
這類學校并非少數,他們的發展情況關系到我國高等教育的總體水平和質量。特別是在教材建設領域,以往專科時代的建設模式和管理辦法已經不能適應新形勢的需要,探索一條適應新發展階段、新時期教材建設的路子已成為新建本科院校迫在眉睫的課題。
新建本科院校教材質量堪憂
由于新建本科院校在“專升本”之前一般都是普通的專科學校,按照專科辦學的規律、特點經歷了不同的年代、運行了很長一段時間,并在此基礎上形成了相對固定的、特有文化積淀,其中不乏優秀的、在進入本科階段應該繼承和發展的元素,但我們更應該清晰的認識到存在很多問題,這在教材建設方面表現以尤為突出。
據四川省高職高專精品教材評審結果和各院校教材選用情況隨機問卷抽查,其調查結果如圖1所示,我們從中可以歸納出四川高等專科教材建設問題主要是:從高等專科教育發展對教材的要求來看,仍存在著課程與教材主從關系錯位、教材沒有充分體現高等專科教育特點的問題,高質量的、優秀教材使用率低下,國家規劃(獲獎)教材僅占15 %左右;調查結果還顯示出大量平庸的、編寫水平和內容質量很一般的教材充斥到新建本科院校的課堂中,這部分教材約占67%左右;由于在市場上找不到合適的教材,有相當一部分專科學校臨時自行拼湊了并印刷了校內自編教輔資料和自編教材,占所有使用教材的18%左右。
不同門類教材發展情況各異
四川高校近年來在教材建設方面取得了較大成績,根據筆者長期調查研究,按專業大類所使用教材情況來看,四川新建本科院校教材建設主要有以下特點:
外國語言類種類較少,選用范圍集中
比如公共基礎課程“大學英語”,各院校普遍選用的是由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出版,董亞芬主編的《大學英語精讀》。由于語言類教材相對于其它專業大類的教材而言,它具有教學內容相對固定統一,不存在學科知識更新換代的問題,因此,外語類教材版本相對穩定,品種相對較少。
人文類教材品種不多
由于受專業數量和課程門數的限制,人文類教材品種較少,版本更新也較慢。
信息與經管類快速發展
我國改革開放事業不斷深化,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國內外先進的經濟思想理論和管理方法不斷涌現,這一效應也反映到了高校教材建設領域,在新建本科院校中,經濟管理類教材品種也比較多,而作為當下熱門專業的電子信息類教材的品種數量更是居第一位。
教材建設難以適應新形勢
當前,在四川大多數“專升本”院校中,教材建設仍然是高等教育資源建設工作體系中最薄弱的環節之一。由于新建本科院校發展的獨特歷程,使相關院校在進入本科階段后對教育認識的發展上存在較大差異,教材建設的總體情況不能適應當前學校升格轉型后教學改革的要求,教材更新緩慢,內容體系陳舊。從教材建設總體來看,在新建本科院校中,存在著下列情況:
教材建設優質資源缺乏
由于“專升本”院校剛剛實現由專科向本科轉變的特殊性,新建本科院校相當種類的教材需要采取自行編寫。由于教材編寫體制的原因,大多數教材的選擇與編寫僅僅依靠教師個人或教研室,而不是按照學科建設或專業教育的需要來選擇和編寫,不同程度地脫離了各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同時也難與相關課程形成緊密的聯系,缺乏一定的系統性。
與其他本科院校缺乏交流
由于新建本科院校的前身為專科院校的歷史原因,“專升本”院校與其它本科院校間教材建設合作不夠,缺乏溝通與交流的機制和平臺。
低水平重復的現象十分嚴重
在同類教材中相互參考引用,缺乏實用的新內容,教材編寫體例和內容編排缺乏創新。
教材建設體制亟待創新
大多數新建本科院校未升格為本科之前,都經歷了很長一段舉辦專科教育的歷史經歷,甚至在專科階段一直處于相對輝煌時期,在這階段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各種教材建設規章制度、管理辦法,相關職能部門和領導、管理人員熟記于心,能輕車熟路、按部就班地執行。進入本科階段之后,以前專科時代的教材建設觀念和模式就顯得滯后了,這就需要相關領導和管理人員下定決心,克服畏難情緒,擯棄守成思想,開拓創新,轉變思想觀念,爭取盡早摸索出適合本校的本科教材建設新路子。
這些已經成為現階段制約四川“專升本”院校發展的一個重要瓶頸。這種情況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這些院校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
以人才培養為目標加強教材建設
綜上所述,高校教材建設應該以是否“有助于達到人才培養目標”為基本規范和根本評價標準,為此,已實現“專升本”的院校應主動迎接挑戰,教材建設方面也理應接受新的任務,在此,筆者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科學規劃,突出重點
新建本科院校的教材建設應按照學科發展,課程建設與改革的要求,科學合理地進行規劃建設。各院校要根據自身的辦學定位和專業特色,謀篇布局,著力打造若干種精品教材,增強品牌效應。
發揮優勢,凝練精品
各“專升本”院校在教材建設方面要力求實現機制創新,為提高教材建設水平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掃除外部障礙,提供良好的環境,爭取早出成果。由四川省教育廳牽頭成立的四川省高等教育學會教材建設研究專業委員會,該機構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負責四川普通高校教材建設,充分利用學會的有利地位,集合四川省內同行專家,整合高校教材建設的優質資源,研究和解決教材建設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新建本科院校應充分利用好該平臺,提高自身的教材建設水平。
選優選新,以選為主,選編結合
編寫優秀教材與選用優秀教材的兩項工作同等重要,都是為培養人才提供優質資源,其中,教材編寫工作的重點應放在提升教材質量上,而在選用教材方面,應堅持優先選用優秀教材,尤其是適應新形勢,反映學科專業新成果的新編優秀教材,讓優秀教材進入校園,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提供重要保障。
發揮先進的示范作用
加強組織領導,轉變思想觀念,加大資金投入,進一步完善教材建設各項規章制度,明確責任,科學分工,建立健全關于教材建設的獎懲制度,根據現有條件和自身優勢,努力在最短的時間內培育一批優秀教材,起到示范作用,從而促進其它學科、專業教材的質量進一步提升。
建立健全教材選用和評價機制
加強教材質量的監控,實行教材質量定期評議制度。教材質量的評議形式可通過發放教材質量評議表進行問卷調查,任課教師、學生參與評議,也可借助互聯網手段進行評議,評議結果作為下一輪選用教材的重要依據之一。
加強教材管理,保證教學使用
為提高教材管理效率,新建本科院校要不斷改進管理方法和手段,普及計算機辦公軟件的應用,開發適合學校實際情況的教材管理信息系統軟件,從而順應高校校園信息化建設的需要,提高教材管理和服務水平。
四川是西部大省,也是教育大省,但離教育強省還有一段距離。四川近年來實現“專升本”的院校,要抓住實施《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的機遇,乘勢而上,努力提升教材建設質量,為早日實現四川教育強省的奮斗目標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