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梁
7月底,美國知名網絡零售巨頭亞馬遜進軍高端藝術品市場,并在其網站上開辟專門銷售美國畫廊高檔藝術品的板塊。顧客可以直接瀏覽來自150多個畫廊和商家的超過4萬份作品,該平臺一下子成為全球畫廊和商家直接銷售原創藝術品和限量版藝術品最大的網上商店之一。電子商務改變了傳統的交易模式,滲透到了各行各業,連藝術品市場也不甘寂寞。在國內,藝術品觸網已早有試水,但基本屬于“雷聲大雨點小”。電商大佬們在近期紛紛把目標瞄準藝術品,這是否意味著藝術品電商熱潮的來臨?電商們忙著開辟藝術品平臺從本周開始,賣圖書起家的亞馬遜開始賣藝術品了,而這已是亞馬遜第二次進軍藝術品領域。早在2000年期間,亞馬遜就曾與蘇富比拍賣行有過合作,試圖實現線上交易,但計劃并未實現。4500余名藝術家,超4萬件作品,種種數據顯示亞馬遜藝術平臺并非小打小鬧。記者登錄亞馬遜藝術的頁面,發現網站功能還未十分完善,其中絕大多數的作品價格并不貴,在10美元至1萬美元之間,超過百萬的高價藝術品并沒有找到。由此可見,亞馬遜藝術平臺的目標客戶仍是以消費者為主,而非收藏家。記者留意到,亞馬遜會在每筆交易中抽取5%-20%作為傭金,而這一點對藝術品平臺的推廣可能有著很大的影響。除了亞馬遜外,國美集團旗下的國美在線也透露,將切入“文化藝術品”在線銷售領域。而成都文化產權交易所(以下簡稱“成都文交所”)在沉寂了將近一年時間后,也于7月24日對外公布。藝術品網絡競價交易平臺正式上線,這是“文交所+電商”模式落地的首個項目。藝術品觸網的形態還有很多。比如傳統藝術品機構也在不斷向網絡擴張。佳士得在全球范圍內推出藝術品在線拍賣平臺。今年5月,北京保利拍賣在淘寶網推出“傅抱石—傅氏書畫作品專場”在線拍賣,成交率95.08%,成交額為276萬元;又于6月底聯合藝典中國網及淘寶網推出第二期“書畫專場網拍”,4天共成交1779萬元。嘉德在線、盛世收藏網、博寶網、雅昌、藝術國際……這些專業類藝術網站,也一直在嘗試藝術品線上平臺的搭建。甚至還有一些團購網站推出了“藝術品團購”的概念,但人氣似乎并不高。網購藝術品難“保真”這么多的電商都在從事藝術品平臺,那么為何藝術品電商依然沒有爆發起來呢?一位從事瓷器收藏三十幾年的資深藏家說,“真正做收藏的人要適應慢節奏,節奏一快就亂了。自己搞收藏的還是不要到網上買,靠網購的藏家一般無法真正進入收藏圈。”他表示從來沒有嘗試過在電子商務平臺上網購藝術品。部分收藏者也已經開始接受網購。“我每年在網上買收藏品達數萬元,因為單價都不高,所以網購來的數量依然不少。”這位收藏者愛好收集郵票,經常留意專業網站平臺上的出售信息。據相關數據顯示,收藏品交易網站趙涌在線的2009年公司業績突破5800萬元,2010年業績破億元,2011年業績已接近4億元,2012年第一季度,趙涌在線業績就開始超過億元。但趙涌在線的定位是針對收藏群體大、收藏品種均價相對較低的類別,這些收藏群體處于金字塔的中低部,交易的頻率相對較高,比較適合電子商務的平臺。相比之下,其他電商類藝術品平臺就沒有這么好的業績。易觀國際電子商務分析師陳壽分析認為,傳統意義上的藝術品價格太高,通過互聯網的渠道實現買賣,短期看并不合適。有業內人士表示,藝術品收藏者除了不習慣在網上購買藝術品之外,更多的是因為網購藝術品很容易中招,光靠賣家貼出的照片根本無法完全作出鑒定。以油畫為例,拍照的光線可能對最后在線呈現給賣家的成色造成巨大的影響,而且后續運輸如果產生破損,也很難解決。“保真”是電商平臺無法作出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