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褲衩子



“布”這件東西,可圓可方,看著溫柔,充滿女性意味。可若想改變她的樣子以塑造新形態,讓人尤其為難,她不可立不可動,倔強得很。布的隨意和柔軟難以控制,不可能精確隨著人的思路呈現某種狀態,而這一連串的不可能帶來了更多的可能性。在一對藝術家夫妻手裡,她呈現出了完全不同的面貌,并且成為了一種表達語言。
“桂林山水甲天下,假日旅游最時髦。”兩行字戲謔地出現在計文于的畫上,畫中的一家人歡天喜在旅游景點劃著龍舟。早在上世紀90年代,計文于的波普風格作品就開始進入人們的視野,他的繪畫涉及社會事件和文化產品,對其進行精確變形,立足點是幽默、諷刺,充滿嬉笑怒罵的輕松。同類型作品越來越多后,畫畫對計文于來說變得不再有挑戰性,他開始探索開拓從平面走向立體。2003年,這幅畫變成了他的一件雕塑作品“游船觀景”,材料是布和棉花。看著特別熱鬧、喜慶,讓人不由得細細觀察,卻絲毫沒有想把玩的欲望。這件作品借鑒了中國民間藝術、工藝美術甚至兒童玩具的優點,但有著明顯的當代藝術特質。這一切得益于妻子朱衛兵,她最早學的是服裝設計,對布比較熟悉,畢業后仍想做藝術,一直在尋找方法。
布藝雕塑和裝置透著他們之間的默契和驚喜,兩人平時會一起討論想法,聊出來,記錄下來,制作出來。第一件作品做了半年,最開始沒有把握也沒有想好,實際接觸到布,和想的完全是兩回事,過程中充滿了變化。做水的時候,浪花已經很具像地做出來了,但是更像如意。商議后就拿塊布一圍,不再那么寫實;做人的時候,尤其頭疼,沒有參考,沒有公式,一開始人頭做得像土豆,隨著時間推移,感覺才漸漸培養出來,臉變得生動有了結構。自此朱衛兵對于布的控制力更強,就連人的骨骼、脂肪也可以用布來表達。他們的工作室裡有著大型的人體作品,一個胖子赤身裸體歪著腦袋橫在椅子裡,肚臍眼裡不斷爬出五彩繽紛的蟲子來;三個人躲在一張即將傾覆桌子裡,捧著腦袋竊竊私語,商議著對策;兩具英雄的白骨呈現或坐或臥的景象,難以聯系其生前光輝榮耀。這些生動卻又充滿現實意味的作品,本身強烈的意向和尖銳令人驚嘆。
其他作品裡,浩浩蕩蕩穿西裝的人群也常見,這與他們成長的年代有關,共同貧窮的年代有一天迎來了西方文化。作品裡,人群或是舉著花,或是淌過深深淺淺的河,或是在旅游景點密布各處,人群,到處是無所適從的人群……計文于說:“沒有臉的人,是一個團體,不需要個性。自我的東西越多越容易越軌,集體主義不允許。我們浩浩蕩蕩,沒有好壞,氣勢恢弘,但是沒有自己,只能跟著時代走”。“迷茫”這個主題充斥著計文于和朱衛兵的作品:士兵乘著降落傘來到地面,卻忘記了最初的使命,玩起了旋轉木馬;一個西裝革履的人爬上石頭山的最高點,身邊開著嬌艷的花,他卻停在那裡不知往何處去。對于社會事件的思考,讓這對伉儷以一種天真的手法表達了最尖銳的批判,關于現在,也關乎過往的傳統。作品“園林”挪用了中國園林的“大盆景”語匯,布的輕柔替換了墻的厚重,手感觸摸輕微漂移的墻體,折射出了心理上的暗示:沒有什么是不可以移動的。時間在他們的作品裡以一種輕松的面目出現,讓參與者自身在不經意間成為撥動鐘表表盤的人,像上帝一樣檢視庸庸碌碌的人群,又像戰神一樣搖動古老的圍墻。
伴隨著女兒的成長,他們關于社會的思考愈發真誠,也引入了更多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材質。一天女兒在午睡時,蚊帳內一片靜謐,帳外蟲鳴不斷、車輪滾滾。這一場景后來演變成了作品“蟲子進不來”,用蚊帳布置出夢幻一樣的空間,用紗布制作了一棵透明的樹,外面是各種彩色布料做成的八百多只小蟲。樹粗壯有力,茂密無比,努力成長卻招來了蟲子和蝴蝶,招來了貪婪和欲望。一貫的幽默變成了深沉的思考的表達,金融危機后對于年輕一代成長的憂慮讓作品變得更厚重。計文于和朱衛兵不會把自己禁錮于單一的媒介中,把綜合藝術放入日常生活,是他們多樣化的表達和折衷的方法。將真實和具有美感的物體結合,去生活,去思考,去顛覆,同時保持優雅和童心,大抵就是這對伉儷所追求的。
ARTY:作品中的靈感來源何處?
計&朱:平日裡會關注社會事件和新聞,其中更關注人性的東西,甚至是其中扭曲、隱秘的部分。社會在變化,人的心態在不斷變化,不僅僅是生活上。關注的同時,也會有我們的態度。
ARTY:花、士兵、結婚的新人、照相的人、穿西裝的人……作品中的種種是否是一種符號?
計&朱:并不是只用這些元素,不是固定的。我們先有主題內容,再考慮用何種元素,包括以上所說的這些,早期的畫裡的元素比較符號化,現在并非如此。
ARTY:作品之間是否有延續性?
計&朱:有一件作品是士兵乘著降落傘登陸后卻失了目標,之后又有一件作品是一個人站在懸崖上無法前進也不后退,想表達的是,理想主義到了某個狀態就失去了方向,是對這一主題思考的延續。人和飛蛾很像,追逐光明,一再破滅但還在追求。很多人也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工作后看周圍的人都在追求房子,也跟著追,這是更加具體化的說法,每個年代都不一樣,這樣的思考一直延續著。
ARTY:能說說工作室裡那件肥胖軀體的半成品嗎?
計&朱:肥胖的感覺就是一種“膨脹的欲望”的象征,貪婪,腐敗。我們之前也都喜歡畫胖子,感覺人的欲望都在裡面。當然不會把觀念掐得很死,過程中也會有改變和成長,但是當下我們會記錄下來,就像作家用文字,我們用布,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