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12天的《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第十六屆締約國大會日前在泰國曼谷閉幕,來自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約2000名代表參加了本次會議。大會通過議案,擬將白鰭鯊、鼠鯊、錘頭鯊3種鯊魚列入公約附錄二,即數量稀少需有效管制的種群。中國認為此議案未能更有效保護鯊魚而投了反對票。
國家瀕危物種進出口管理辦公室副主任孟憲林記者表示,中國反對該提案的理由有三個:一是相關統計數據不準確。二是根據提案,每批鯊魚產品都需要獲得關于其對該種群沒有產生不良影響的許可證,這涉及海洋生物調查,目前各國的技術水平都很難進行這樣的調查。“本來列入附錄二是可以進行貿易的,但由于無法開具許可證,鯊魚貿易實際上就被禁止了。”三是在大宗海產品貿易中,尤其是經過加工的半成品,要準確鑒別其每個單品具體屬于哪種鯊魚十分困難。
文/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