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欺詐對公信造成嚴重的影響,成本大大增加,使整個社會越來越充滿不信任感。中國網絡安全的形勢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移動智能終端的發展,面臨越來越大的挑戰。
網絡欺詐愈演愈烈
幾乎每個人都受到過電信詐騙信息、網絡詐騙信息的騷擾。特別是隨著互聯網金融越來越熱,網上銀行使用率越來越高,詐騙信息變得越來越多樣化、復雜化和隱蔽化。一旦放松警惕,就容易遭受財產損失。
2013年上半年,公信衛士共舉報騷擾電話近2000萬次,舉報垃圾短信近5000萬條,其中17.8%是和詐騙有關的。在收到的舉報信息中,包含用于詐騙銀行帳號的舉報數量近300萬。而近300萬條涉及銀行帳號的詐騙中,涉及的銀行帳號一共是146135個。這些銀行帳號所在銀行排名前三位的分別是:農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和工商銀行,各自占比為32.48、11.85%和8.22%。同時,今年1~4月浙江省的網絡詐騙發案7817起,損失1.17億元,分別同比上升27%和7%。這只是浙江省的情況,放眼全國,據不完全統計網絡詐騙在2012年共發案17萬起,造成經濟損失80億元,比2011年分別上升70%和100%。
這只是網絡詐騙帶來的損失一角,網絡詐騙對于社會的危害是否僅限于此呢?答案是否定的。網絡欺詐對公信造成嚴重的影響,成本大大增加,也加劇了老百姓的生活緊張感,使整個社會越來越充滿不信任感,這種隱形的危害又無法用具體的數字體現。
造成社會公信的缺失帶來的間接損失將不可估量,要遠遠大于每年80億的直接損失。中國網絡安全的形勢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移動智能終端的發展,面臨越來越大的挑戰。
手機安全軟件保駕護航
“我們的公信衛士為用戶構筑了三道防線。首先,基于第二代語言分析的攔截技術第一時間有效攔截詐騙短信和騷擾電話。第二道防線是個人身份保護功能,它讓用戶隨時查詢自己的身份信息是否泄露,及實防護個人信息被他人濫用。第三,防線基于聯動的舉報處理機制為用戶構筑一條順暢高效的環境。聯動處理機制是公信衛士安全防護的核心,它讓用戶舉報信息能快速到達相關部門和運營商并及時得到處置和反饋,這個通道公信衛士獨有的模式。”王偉表示,手機安全軟件逐漸在反網絡欺詐和維護社會公信上成為首要屏障。
“公信衛士的處理機制除為用戶提供快速舉報的功能外,還重點凸顯在舉報信息的處置上。公信衛士將協同一二三級舉報中心和工信部、公安、工商、銀聯、銀監會和運營商,使舉報信息能得到快速受理、快速處置和快速反饋。公信衛士用戶舉報信息的篩選和分類根據相關的法律法規提交給運營商,為相關單位和政府部門打擊網絡欺詐提供線索和證據,實現快速處理。而舉辦聯動處理機制中的反饋機制也促進了用戶舉報的積極性。”王偉認為,手機安全軟件的完善同時需要多方的配合與支持。“所以公信衛士號召更多用戶參與進來,主動發現我們身邊的欺詐信息;第一時間舉報給公信衛士,并且和公信衛士一起為維護社會公信努力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