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喬


前不久的一條娛樂新聞,說美國脫口秀女王“奧普拉”在蘇黎世一家奢侈品店買手袋時,希望店員將她喜歡的一只手袋拿來看看,但店員卻認為她買不起,只給她看便宜的包。
這則消息的引人注目,不僅僅是人們對美國種族制度的思考討論,更因為奧普拉是當今世界最具影響力的女性之一。她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控股哈普娛樂集團股份,掌握超過10億美元的個人財富,主持的電視談話節目“奧普拉脫口秀”,平均每周吸引3300萬名觀眾,并連續16年排在同類節目的首位,影響力之大舉世皆知。
“脫口秀”從Talk Show直譯而來,作為節目形式的一種,因制作費用低廉,其成功與否主要取決于主持人個性,也正因此,成功的脫口秀主持人會成為價值不菲的品牌。
1996年央視的《實話實說》,作為國內第一檔真正意義上的脫口秀節目,據悉直接參照了奧普拉的節目,崔永元也因此成為國內最優秀的主持人之一。之后十幾年來,各電視臺紛紛推出脫口秀節目,花樣繁多,但質量參差不齊。鳳凰衛視的《鏘鏘三人行》、《魯豫有約》、《有報天天讀》;東方衛視的《東方夜譚》、《壹周立波秀》、《今晚80后》;湖南衛視的《越策越開心》、《天天向上》;以及港臺的《康熙來了》、《麻辣天后宮》等等。
央視、鳳凰衛視的“脫口秀”很少走純娛樂化路子,多定位于社科、新聞、專題、人物類,強調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本能。而地方衛視、港臺的脫口秀節目,一方面凸顯地方特色,一方面偏向于娛樂化。但無論哪種類型,隨著電視臺對廣告和明星的依賴,對新聞、綜藝、電視劇的倚重,使得脫口秀節目越往后前景越迷茫。
《實話實說》因小崔的抑郁癥停播; 《壹周立波秀》、《魯豫有約》等頻繁遷徙于不同電視臺;《老趙會客廳》推出不到一年,已然銷聲匿跡;去年央視推出的《小崔說立波秀》又因節目定位和主持人風格不匹配,而失去本該有的關注度。
同時,“名嘴”們也開始“三心二意”,不少人跑去主持綜藝節目或拍影視劇。原因簡單,綜藝、影視都比脫口秀賺錢,讓他們在娛樂大潮中保持獨立清醒也是強人所難。其中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當奧普拉的節目可能討論兒童性侵的問題時,魯豫卻只能停留在“小時侯你爸爸對你好嗎?”的階段。既是“名嘴脫口秀”,就應該有視野,有態度,立場中立又不失尖銳,但我們的脫口秀,四平八穩、左右逢源,或者在碰壁之后變得如此如履薄冰,比如曾經抑郁的小崔褪去了鋒芒也少了深度,誰的痛處都戳不著。
但自2007年后,網絡視頻自制節目的興起,又為脫口秀節目開避出新的陣地,盡管最先發力的是搜狐視頻的綜藝脫口秀《大鵬得啵得》,但網絡視頻幾年發展下來,節目內容包羅萬象,脫口秀的形式和內容也向更廣、更深層面延伸。
據藝恩enTVbase 2013年前5月視頻網站監測數據表明,綜藝節目網絡覆蓋人數占比達33%,超過電影位居第二,其中,自制脫口秀可謂繼短片、微電影之后,視頻網站自制內容的又一熱門節目。以2013年6月3日至6月9日一周視頻網站播放的脫口秀節目覆蓋人數為例,排名前十位的脫口秀節目中有4個是由視頻網站自制,數量直逼傳統衛視。湖南衛視《天天向上》在衛視中一枝獨秀,排名第四的騰訊視頻《夜夜談》,該周覆蓋人數居網絡脫口秀第一位。此外,上榜的網絡脫口秀節目還有優酷的《曉說》以及搜狐視頻的《大鵬嘚吧嘚》。
此外,優酷的另一檔自制脫口秀節目 《羅輯思維》也是鋒頭甚鍵,營銷手法純熟。據悉,該團隊很快將推出由央視前主持人王凱的另一檔故事類脫口秀節目《凱子曰》。
可以看到,目前視頻網站自制脫口秀節目已具備穩定的播出周期,有的還會形成系列化節目群,在形式上有助于形成較為固定的受眾人群、培養用戶粘性。同時網絡視頻的交互式傳播還賦予了觀眾極大的自主權,隨時隨地拿一個網絡終端,可以選擇任何自己想看的內容,這是一種觀看方式的徹底解放。相信在節目內容相對自由和海量傳播的吸引力下,會有更多的脫口秀人才轉入互聯網陣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