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宇靜
#播出平臺:土豆
#播出時間:2012年12月27日起每兩周的周四
#主持人:老濕
一個在網絡脫口秀中始終堅守著“無節操、無廉恥、無顏面”的主播老濕,永遠躲在視頻后面“黑”盡天下熱點奇聞。今天記者走到他面前,想問問這一定位在“屌絲”視線的節目,如何在上線播放量超過6千多萬?
“《不吐不快》制作上真正就兩個人。”老濕的回答令人吃驚,并且這個節目前期的腳本、中間的制作(包括剪輯、配音)、后期的特效都是老濕一個人完成的,只有最后一些高難度的特效由土豆網完成的。
其實,老濕在上學期間就已憑借《老濕批西游記》、《傷不起的國產大片》等惡搞視頻走紅網絡,之后走上職業與商業視頻制作之路。他坦言,《不吐不快》依舊是內容為王、出自個人興趣的作品,這里面不需要植入廣告,內容和話題都是自己選的,雖然有一些會有土豆網的命題,比如第六期《抗日寶典殺必死》,這正好投了老濕的興趣,于是他做了。
在觀眾看來輕松愉快的狂噴在制作上卻很曲折。一共8期的《不吐不快》第一季有四五期都是做好了但是沒有播出的,土豆網和老濕任何一方有不滿意就擱置,只有雙方都看好的情況下才會播出,寧缺毋濫。每次在制作中,老濕都會先拿給周圍的同事、朋友看,大家覺得不好笑,他回去改,再拿過來看,不好笑,再改。老濕追求輕松愉快,他不想教人做人的大道理,也不想傳遞什么價值觀和深思諷刺,他只是想在觀眾辛苦了一天之后能夠看到一個人嘮嘮叨叨,聽一些好玩的事而輕松一笑,釋放壓力。
當觀眾稱贊老濕的言語犀利和好嘴皮子時,這個自稱內向的男孩說:“語言風格是配音技巧造成的。快或者慢都不是重點,主要是看你東西好不好玩。”盡管平時和熟人也會互黑、貧嘴,歸根結底還是老濕的獨立見解、針砭時弊的立場和犯軸的性格決定了節目中的表達。“我在生活中和節目中唯一一致的是態度,什么事都喜歡去琢磨琢磨,不會10個人有9個人都說它不好,我就會說不好,我一定會自己看一看,很多時候看了發現跟大多數人的觀點還不太一樣,有些東西我看了覺得很爛就特別想戳穿它。”
“做過受眾調查嗎?”
“沒有,我不關心這個。不用人人都看,能把一部分特定的人做high了也就足夠了。”
“如果沒有土豆網的命題,你想做什么?”
“什么冷門做什么。我最想做那些老的,起碼是80年代以前的,我出生以前的東西,比如老電影、打孔的CD、老的籃球錄像帶、game ball的掌機上的游戲。如果沒什么客戶合作,沒人看也無所謂,不必宣傳,做出來挺有成就感就行。”
“如果沒有宣傳,大多數人也許就看不見。”
“這樣正好,我覺得越小眾越好。還是會按照自己的興趣來,不是特別喜歡熱門的東西,什么熱我不愿意接觸什么。”不懂得迎合取悅他人的老濕會格外關注那些留言批評他立意的聲音。贊美會讓人忘乎所以,他最怕走向“神壇”,那種向他潑冷水的人會激起反思和改進,他只是想娛樂大眾,并不想誤導別人。
網絡就好像是鍋沸騰的開水,有人添柴加溫,有人只是作為其中的一滴水而存在,這種帶有自媒體性質的網絡脫口秀也許就像上下翻滾的開水,你方唱罷我登場,因為創作者在意的是當下的表達而不是永久的熱度。
《不吐不快》第二季已經有了一個粗略的想法,具體的時間仍是未知數。老濕透露,希望第二季能加入點新的東西,比如實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