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思鑒


他在電影的世界里,就是一個孩子'
對于史蒂文·斯皮爾伯格這個人,每一個電影評論人都有著千千萬萬種不同的評價。你可以說他才華橫溢,從驚悚片到視效大片再到史詩巨作,他都游刃有余玩轉自如,不管是《大白鯊》還是《辛德勒名單》,都足以讓他被電影史永久銘刻;你也可以將他視為一個好萊塢流水線作業的匠人,畢竟比起愛森斯坦、伍迪·艾倫等人,斯皮爾伯格并沒有什么導演技法或者是敘事手法上的一些獨創之舉……他被視為是現當代最成功的導演之一,卻總是在各種最偉大導演的評選榜單之中無緣魁首之座。他就像一個屹立在好萊塢山頭的風向標,你可以仰視他崇敬他,也可以對他不屑一顧,但是你卻永遠無法忽視他的存在。
與科恩兄弟、保羅·托馬斯·安德森等導演的曲線救國之路不同,早早就在好萊塢開啟個人事業的斯皮爾伯格一直順風順水,從第三部電影《大白鯊》開始就一躍成為票房保證。在其他的導演還在試圖用文藝范兒十足的電影去討好三大電影節的時候,斯皮爾伯格已經成為了好萊塢電影商們的座上賓,用數不清的美鈔去砸出一部部巨制。一時之間,名利雙收,風頭無兩。
29歲推出第一部大賣影片,30歲拿下自己的第一個奧斯卡提名,46歲時榮譽傍身拿下奧斯卡雙冠……雖然并未出現如今已經漸漸消沉的山姆·門德斯那樣一舉成名天下知,但是斯皮爾伯格在好萊塢的電影之路每一部都很精準而且精確,票房、獎杯接踵而至?!顿_紀公園》、《辛德勒名單》、《拯救大兵瑞恩》……似乎不費吹灰之力,他就走上了好萊塢之巔,來到了自己事業的最高峰。
盛極而衰,似乎是每一個成功人士都無法回避的關卡,《現代啟示錄》的票房讓弗朗西斯·科波拉雖有盛名,但卻遭遇質疑;曾經被美國人認為是最偉大導演接班人的喬治·盧卡斯,卻也跟《星球大戰》耗上了一輩子……似乎除了多年磨一劍的商業大佬詹姆斯·卡梅隆,以及從來不與主流掛鉤的保羅·托馬斯·安德森以外,沒有人能逃得過下滑的泥淖。2000年之后的斯皮爾伯格,似乎就陷入了這種沉淪中,《貓鼠游戲》、《少數派報告》、《慕尼黑》等作品,13年兩次奧斯卡最佳導演提名和多部破億大片,對于任何一個導演而言都算得上成績斐然,但是對于斯皮爾伯格而言,卻遠遠不夠。
“他曾經很幽怨的跟我說過,他覺得自己被觀眾拋棄了,沒法摸得準觀眾的口味了。”在一次私人訪談中,斯皮爾伯格的老友奧普拉·溫弗里靜靜講述了這位好萊塢大導演的哀愁,“其實他在電影的世界里,就像一個孩子。所以他才會保持如此高的產量,以期望獲得認可。不過現在,他所想要的糖果,卻并沒有出現?!?/p>
對于曾經的高度,斯皮爾伯格所背負的枷鎖比任何一個人都要多的多,而這個不甘心于自己下滑的導演也確實在努力一步步打破自己的枷鎖。在《林肯》奧斯卡再次落敗之后,他轉而玩起了3D,把被自己稱為“最初的夢想”的電影《侏羅紀公園》轉制為了3D電影。對于這項自己曾經十分鄙夷的技術,他依然持保守態度,只是現在,他已經緩和許多,“人總是會變的,現在的我完全接受新技術的發展?!?/p>
當夢想照進現實:
你無法想象那些恐龍躍然銀幕之上的激動'
“你永遠無法想象,當那些巨大的恐龍出現在大銀幕上時,那份無以言說的激動和興奮?!被貞浧甬斈甑谝淮慰吹健顿_紀公園》成品時的情緒,斯皮爾伯格很是感慨。“可能很多人會覺得它只是一部娛樂大片,但是它確實在我的心里有著很深的印記。所以這一次嘗試3D,我選擇了它?!?/p>
與約翰·拉賽特兒時對賽車和機械的癡迷一樣,斯皮爾伯格小時候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恐龍粉絲,甚至遠遠早于他愛上電影?!爱斘业谝淮卧诳铸堉黝}公園里面接觸到恐龍時,我就有種被征服的感覺,甚至那個時候我的腦海里全部塞滿了恐龍,并且幻想著自己生存在侏羅紀或者是白堊紀?!边@種癡迷,讓斯皮爾伯格在拍攝《侏羅紀公園》時有著一種特別的感情,“我小時候還曾經幻想過去當一名科學家,研究恐龍并且還原恐龍。但到后來,我才發現在大銀幕上還原,才是我兒時圓夢的最佳途徑。在我對著恐龍流口水的時候,電影對于我而言,還沒有什么地位吧?!?/p>
因此當邁克爾·克萊頓的原著《迷失的世界》送到史蒂文·斯皮爾伯格面前時,這位已經通過《E·T外星人》、《奪寶奇兵》等電影證明了自己的商業實力的導演,便開始了大刀闊斧地大改造?!拔抑肋@是邁克爾·克萊頓的原著,但是我一門心思地想把它打造成一部可以讓我圓夢的電影,因此在電影里面,我就加入了很多我自己所想要表現的元素。”而在后來的3D化中,這些元素也再一次得到了很好的展現,在八個月的時間里,斯皮爾伯格每一天都會與自己的團隊一起,研究如何讓《侏羅紀公園》3D變得更好。
“這算是我的一個情結吧。把《侏羅紀公園》變成3D只會有這一次,第二部不會有,《大白鯊》不會有,《E·T外星人》也不會。我只選擇我最想要而且最適合的。畢竟,這對于我未來的一些電影也大有裨益。也許接下來的《侏羅紀公園4》會有許許多多的不同,但是畢竟與《侏羅紀公園》比起來,那是另外一個新開啟的系列了。”
不過讓人十分欣慰的是,從北美地區和歐洲的試映效果來看,《侏羅紀公園》3D的效果已經超乎了人們的預期,所有的觀眾在被恐龍們嚇得尖叫連連之余,卻也被影片的精彩再一次吸引。而這一次的成功,也給一直對3D有著疑慮的斯皮爾伯格多少信心?!拔矣泻芏嚯娪坝媱澬枰貌煌姆绞饺ミM行表達,現在看來,我可以嘗試著用3D去表達了?!?/p>
當技術撞擊創意:電影并沒有死 3D不是未來'
一直處于忙碌狀態中的斯皮爾伯格難得地在今年給自己放了一個假,在奧斯卡頒獎典禮結束之后,除了5月份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委會主席的工作之外,這位一直保持著高產量的導演并沒有其它的任務。不過在今年6月份南加州大學的一次座談,卻讓他再次站在了風口浪尖,“未來電影將會遭遇巨大滑坡!好萊塢大片已經到了抉擇點!”他的一番話,在好萊塢引起了巨大震動。
在他的座談之后,大片已死,電影已死的論調見諸于各類媒體報端,而斯皮爾伯格也成為了好萊塢的一個爭議角色。不過這位有些強硬的猶太人,卻依然堅持著自己的觀點。從早年好萊塢大片時代走來的他,對現在所有人一門心思做大片的狂潮,有著不小的抵觸。
“如果你走進電影院,很容易發現現在的大片大制作都是科幻、超級英雄這些,題材內容上太過雷同了。雖然超人、蝙蝠俠、蜘蛛俠這些超級英雄們,依然深得觀眾們的喜愛,但是對于觀眾來說,現在的英雄太多太多了。不過好萊塢卻沒有看到這種飽和,貪婪的商人們依然無視那些精彩的創意,去給所謂有錢景的超級英雄大片砸錢?!?/p>
靠著商業片起家的斯皮爾伯格深知創意和好故事對于一個電影的重要性,現如今不少人對于3D的盲目推崇,在他看來,不過是一種不理智的行為。對他而言,故事依然是他最看重的點,“一個好的故事、好的創意才能讓電影有好的前景,而且這樣的電影才能夠去盈利,才能夠去帶來續集,而不是從別人的電影中拾取牙慧,靠著所謂的包裝才能賣座?!?/p>
而對于3D,這位堅硬的導演依然持保守態度。一直將3D視為一種普通技術手段的他,并沒有詹姆斯·卡梅隆等人的狂熱,將其看成是電影產業的未來,“對我來說,3D不是電影的未來,它只是適合與某些影片某些場景的表現手段,而不是一種可以去仰仗的未來。你可以將動作大片、科幻大片做成3D,但是你不可以將一部劇情片或者是愛情電影做成3D?,F在的人對3D有太多的盲從,這個技術畢竟不是萬能的?!?/p>
當西方撞擊東方:下一次我的合作對象是張藝謀'
1987年的《太陽帝國》,對斯皮爾伯格來說算的上是一個美好的回憶。那一次,他第一次來到了萬里之外的中國,見識到了這個截然不同的國度。雖然在最后的獎項競爭中,斯皮爾伯格和《太陽帝國》還是鎩羽而歸,但這絲毫不影響他對東方的喜愛。這位曾經癡迷于黑澤明、小津安二郎等東方導演的好萊塢巨擘,一直想著能有機會再次結緣東方。
“中國有著太多的瑰寶和財富可以給一個導演去挖掘,不只是古代的那些傳說故事,而且近現代中國的變遷,也是一筆很寶貴的財富。我想要去挖掘中國的故事,想要去探索東方的元素。”
與之前很多人猜測的李安不同,斯皮爾伯格所選擇的東方合作對象,是張藝謀,一位用《英雄》的畫面就征服了他的導演。盡管在戛納電影節上與李安的合作十分美好,但是李安的檔期還是讓這位大導演望而卻步?!拔覀儍扇艘呀泝淞撕芏嗪芏嗟撵`感,而且項目已經在商討之中了,或許過一段時間,大家就可以知道我們合作的消息了?!?/p>
不過,67歲的高齡,對于斯皮爾伯格來說,確確實實是一道坎兒,越來越多的導演們,在步入花甲之年后,都表現出了創作力的下滑和經歷的不足。斯皮爾伯格并沒有否認這個情況,不過對他來講,繼續保持自己對于講故事的熱愛,才是促使自己繼續走下去的動力,他說,他要拍到自己沒有意識的那一天,“講故事是我的本能,其實我現在就是靠著這種本能在驅使我,繼續往下講故事。至于講到哪一天結束,我不知道,不過我也不想結束,我還有好多好多的故事要講?!?/p>
Q:《影視圈》雜志社
A:斯皮爾伯格
對話:退休?我才剛上路
Q:電影《侏羅紀公園》雖然是根據邁克爾·克萊頓的同名小說改編,但是細看之下,卻是有著很多的不同,你在其中投射了很多自己的影子?
A:其實在我小時候,恐龍比電影更讓我癡迷,從我小時候去賓州的博物館、主題公園看到有關恐龍的介紹之后,我連夢里都會碰到恐龍。所以在拍攝《侏羅紀公園》時,我想到更多的不是原著小說,而是自己的兒時回憶,所以你在里面可以看到很多我所幻想過的細節。
Q:所以在里面你盡情發揮了自己的想象力?
A:對,里面的所有恐龍都是按照1:1的模型來進行完成,然后再進行后期電腦加工的。這讓我的想象能夠呈現在銀幕上。當時工業光魔開發的動作捕捉技術幫了我不少,也在這一次的3D轉制中給了我很多幫助。尤其是在當時,很多鏡頭的景深已經很逼真了,有3D的效果。
Q:當年的很多鏡頭,現在轉制成3D有困難嗎?整個過程,花費了你多少時間?
A:其實是有,不過由于當時的時候,就希望達到恐龍躍出熒幕嚇人的效果,所以現在只是讓這個效果更加加強而已。我大概在這部轉制作品上花費了9個月的時間,基本上每天都耗在上面,而且與負責轉制的公司每周都有開會。而在這個過程里面,吉姆(詹姆斯·卡梅隆的昵稱)給了我很多的幫助,畢竟他去年就奉獻了《泰坦尼克號3D》。
Q:那么這一次的《侏羅紀公園3D》,最讓你滿意的變化是什么呢?而且有消息說,電影因為太血腥恐怖,澳大利亞方面已經將其由之前的家長指導級變為了現在的13歲以下兒童要在家長指導下觀看的等級。
A:最滿意的變化,就是電影變得更加嚇人了!這也是為什么現在的定級變高了。畢竟比起2D,3D版本的里面恐龍的逼真程度以及整個的體積,都比以前增大了不少,所以很多人看的時候,很容易會有一些害怕的感覺。這種感覺就是我想要的,讓看《侏羅紀公園3D》的人們,都會被嚇一大跳。
Q:你這一次把《侏羅紀公園》變成了3D,以后還會把自己的其他老電影變成3D嗎?
A:坦白講,我不打算再把自己以前的作品轉制成3D了,《侏羅紀公園》第二部和第三部都不會。我這一次把《侏羅紀公園》轉制為3D,只是因為它適合,與之前卡梅隆、喬治·盧卡斯所做的一樣。當然,《侏羅紀公園4》會用3D拍攝,而且會是一部讓人驚艷的3D作品。
Q:那你本人打算去拍攝3D電影嗎?
A:如果有機會,我會去嘗試的,但不會刻意去為了3D而做3D電影。我本人并不是一個3D狂熱分子,畢竟我無法將一部劇情片或者是愛情電影變成3D,《戰馬》、《林肯傳》都不可以。3D只是一個工具,一個選擇,而絕非是電影工業的未來和電影的載體。畢竟很多好的故事,你無法用3D去呈現。
Q:不過在現在,很多電影人似乎更青睞于3D電影,他們幾乎把所有的內容都變成3D、變成大片。
A:這個也是現在的一個大環境,讓人擔憂。在投資方以及商業利益的驅使下,超級英雄、3D、超級大片、續集成了現在最流行的選擇。但是這個類型的蛋糕畢竟是有限的,很快觀眾就會覺得飽了。這個時候,多幾種類型的選擇,顯得是更加重要的。觀眾也需要不一樣的感覺。不過在談到最根本時,還是要有好的故事以及好的制作。
Q:所以現在的你,更鼓勵原創作品?現在的好萊塢乃至世界影壇,對于續集作品算得上十分狂熱。
A:原創當然是我所青睞的,但是并不意味著我并不喜歡續集。畢竟票房上的成功才會帶來續集的拍攝。這種市場上的認可很重要。很多時候,續集作品的藝術性和商業性都絲毫不遜色于前作,比如《教父2》。兼顧藝術和商業,并且保持故事的新鮮感,對于每一個導演都很重要?,F在的《侏羅紀公園4》,依然處在劇本創作之中,雖然它是一個延續前三部作品的一個新開端,但我還是希望能夠給觀眾一些截然不同的感覺。
Q:我查了一下您最近的工作安排表,各種各樣的導演、執行制片人的工作已經排滿了,這一點與您現在的年齡比較不相稱。這么多年的高產量高效率,您是如何保持的?
A:其實對我來說,現在的我已經沒有辦法控制自己的創造力,而是不斷被自己的創意所驅使,去創作新的作品。我對于講故事、聽故事有著本能的迷戀,因此不管是電影、電視或者是其他的藝術表現形式,我都有著很強的欲望去嘗試,只要那個故事足夠吸引我。
而在自己的創意上,個人生活和家人是我最大的源泉。我很享受生活,我的7個孩子和3個孫子讓我總是有著無窮無盡的靈感。我不覺得一個導演能夠通過不斷的拍片獲得好的靈感,好好地享受生活,才讓我一直保持這樣的創作節奏。
Q:那您打算拍到什么時候?
A:其實我有想過退休這個問題,但最后的答案我想不出來。大概我會拍到我沒有意識的那一天吧,現在我的創意還沒有枯竭,我有很多很多想要去表達和講述的東西。
Q:那您有打算再去拍攝一部關于中國的影片嗎?之前的《太陽帝國》,算是您唯一一部有關于中國的電影。
A:我一直有這樣的想法,中國的文化讓我很是癡迷。而且我的好友張藝謀也一直給我很多的靈感,也有很多跟他拍攝合拍片的想法。中國有著如此豐富的歷史和人文故事,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都有著足夠多的故事和元素去挖掘。而且我也想再來中國一次,上世紀八十年代,在上海拍攝《太陽帝國》時,我就很開心。
Q:那您和張藝謀導演有大概的合作計劃了嗎?
A:我們有很多的想法和創意,但是還沒確定具體的合作計劃,只是目前仍然在討論之中。前不久我還跟他見過一次面,并且也產生了不少新鮮的靈感。除了張藝謀以外,李安我也很希望能有機會合作,任何一個制片人都希望能去與李安合作。在今年我就拉著他進入了戛納電影節的評審團,而且我本人,也很希望這一天能盡快到來。
Q:那您有計劃再來一次中國嗎?
A: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應該是今年吧?,F在的行程安排還沒有確定,但是可以保證的是,我會盡可能抽出時間來一次中國。也許是《丁丁歷險記》,也有可能是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