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楠
歷史,總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小至人物命運,大到帝國更替。而茶葉,一片象征著平和溫婉的葉子卻成了這“相似之處”的推手。
在東方,它讓中華民族富賈世界,卻也因為它,古老帝國的榮光被來自西方的尖船利炮摧毀,而后英帝國雄霸世界;在新大陸,波士頓傾茶掀開了美國獨立戰爭的序幕,美國一舉躍上了歷史的中心舞臺,英帝國的輝煌就此落寞。
帝國興衰、文明更替,近代以來的世界發展史,我們看到了茶葉這小精靈的清晰的印跡。中國夢抑或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茶的推手作用還能否發揮?答案是肯定的。茶作為中華文明和中華精神的代表將再度光耀世界,見證中華民族的復興之路。當然這種復興已經不會再演變為武力、不會再讓其他國家危亡。
歷史證明每一次偉大的革新,首先應從思想開始。這讓我想起了托馬斯·潘恩。美國的建國元勛,一個個光耀歷史,讓人耳熟能詳,唯獨潘恩被人遺忘。1776年1月,潘恩發表小冊子《常識》,第一次公開提出美國獨立革命的問題,這才在北美大陸上統一了思想,成為獨立戰爭的教科書,影響和改變了每一個人,當然還有這個國家的命運。
美國開國元勛約翰·亞當斯說過:“如果沒有潘恩的這支筆,華盛頓舉起的劍將是徒然無功,歷史將會把美國的革命歸因于潘恩。”后來的歷史學家再一次肯定了《常識》,因為《常識》不單單是服務于獨立戰爭,更重要的是為美國精神日后的發展掃清了道路,成功地“塑造了美國公民”。
美國精神、美國夢是什么?歷史學家詹姆斯·亞當斯這樣形容:美國夢不僅僅是物質豐裕的夢想,更是一種社會秩序,在這種社會中,每一個人都能夠以其天賦和能力來獲得他的成就。而且他們的成就也能被其他人認可,不論他們出生的環境和地位的偶然境地如何。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十二屆人大一次會議閉幕會上,高瞻遠矚地論述道:“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中國精神,需要我們進一步挖掘、詮釋,而茶的廉、美、和、敬、儉、清、靜……無一不是中國精神的高度凝練。茶,之于中國人的作用和對中國人的塑造,難道不就是潘恩和《常識》之于美國人的作用么?
“中澹閑潔,韻高致靜”。當凝結東方文化精髓的茶和茶道精神,真正成為中國這個東方文明古國的子民之生活禮儀、成為每一個中國人的生活方式時,屬于中國人的中國夢也將遂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