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樂怡
他,發表學術論文55篇,有三項獲國際金獎,4項獲全國以上獎勵。研制上市了藥品、消毒劑、功效性美容品三大系列50多種產品。其傳略被收入《中華人民共和國英模大典》、《中國名醫400家》等書;
他,在人民大會堂被授予“二十世紀中華英才人物”榮譽稱號,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親切接見,并被邀參加國務院部委新春聯誼會;
他,在慶祝建國60周年由國家發改委、商務部、質檢局、工商局等國務院十六部委聯合開展的“輝煌60年暨中國市場杰出經濟人物”推選活動中,被授予“中國市場杰出經濟人物”榮譽稱號;
他就是張振輝,福建泉州醫學高等專科學校附屬人民醫院業務副院長、主任醫師。1978年8月福建醫科大學中醫系畢業。1999年獲傳統醫學博士學位。兼任全球執照中醫師聯合會理事、世界傳統醫學研究會國際委員、華夏醫藥研究會委員、福建省中西結合男科學會常務理事、泉州市急救學會副理事長、鯉城區科技協會副主席等職。擅長中醫內科、不孕不育、中醫五官科,尤其對治療紅斑狼瘡、再生障礙性貧血、支氣管哮喘,過敏性鼻炎,不孕不育等疾病有豐富經驗。
救死扶傷是他人生最大的幸福
張振輝從小生活在中醫世家的環境中,先祖張延揚為清初名醫,著有《婦人科雜癥醫方》。曾祖張步云為清末名醫,官至五品,誥授奉直大夫;祖父張景星為名老中醫,解放后為縣醫院及醫科所醫學顧問;父親亦為中醫。在家庭的耳濡目染之下,他也對中醫產生了強烈的興趣。從那時起,想要成為一名醫生來解除人們的痛苦,就成為他童年最大的愿望。他十三歲時便隨祖父學習中醫,后又進入大學深造,大學畢業之后,他如愿以償地成為了一名醫師,實現了他童年的理想。
張振輝認為,中醫藥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瑰寶,也是先賢智慧的結晶,更重要的是她為中華民族幾千年繁衍生息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要真正解決我國13億人的醫療保健問題,特別是9億農民的醫療問題,實現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21世紀人人享有衛生保健”的全球衛生戰略,符合自然生命原理的中醫是較好的選擇。
張振輝認為,作為一名醫生,應以救死扶傷為己任,關心體貼病人。為病人解除疾苦,是每個醫務人員應有職責,也是他們應有的職業風尚。成千上萬的傷病員走進醫院問病求醫,總是希望醫護人員能像親人般地熱情為他們診治,盡力解除其疾苦,早日康復。這說明當好一名合格的醫師并不容易,他不但要求醫護人員有極良好的醫療道德,還必須有精湛的技術。精與誠是辯證的統一,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
在實踐中,他深深地體會到:一個醫生的品德,是在對待每個病人的言行中體現的,而業務上的威望也是由每個經治愈合的病人逐步積累起來的,因此,對待任何一位病人都不能有絲毫的馬虎大意。認真為病人服務,為病人治好病是一個醫生應有的職責。
從醫多年來,他精誠地對待每位病人,并在產品的研制上追求精良的品質和誠信為本的理念,從而得到各方的贊譽。
說起張醫師的好,許多病人如數家珍。
一張神奇的處方讓他名揚四海
事情還得從1983年說起,當時泉州醫專科學校附屬人民醫院中醫科住進了一位由惠安某醫院轉送來的“植物狀態”患者,由張振輝接診。該患者是一名60多歲的女性,惠安人,從3樓摔到1樓后一直昏迷。該患者來時精神意識不清,四肢肌力0級。根據多年的行醫經驗,張振輝開了具有通竅醒腦功能的中藥,其中一味藥品是麝香。但在當時,由于麝香是一種貴重奇稀的藥品,很難取得。因此,張振輝想到了選用麝香的替代物品。
根據家里世代祖傳的經驗及對冰片和麝香功效的認識,張振輝決定用冰片來代替麝香。在此之前,冰片從未用于治療“植物狀態”患者,在沒有麝香的情況下,使用冰片代替麝香也是沒有辦法中的辦法。不過,連張振輝自己也沒有想到,此次的代替居然為他以后治療十幾例“植物狀態”患者打開了新的思路。
這名惠安女性患者服藥后,第二天就能平躺在床上移動,第三天能自己坐起來,意識清楚。到了第四天,能夠下床正常活動。到了第7天早上,自己從人民醫院坐車回家了。
到死神手里轉了一回的江西人姚金華,在泉州一家包裝廠打工,由于升降機出現故障,他受了嚴重的外傷,股骨粉碎性骨折,處于昏迷狀態。120急救車將他送往市區一家大醫院,經MRI檢查,腦部為多部位大面積脂肪栓塞,經過46個日夜全力搶救,病人仍處于昏迷狀態,靠鼻飼管輸送藥物和食物來維持生命。后來他們輾轉找到了張振輝主任。張主任結合臨床經驗和病人病情,用傳統中醫療法辨證施治。僅僅4天時間,病人就蘇醒了,慢慢地開始進食,拔掉了鼻飼管和導尿管,神志也恢復清楚。
劉東,河南南陽人,數年前因車禍變成了“植物狀態”患者,這一睡就睡了9個月。他的家人帶他四處尋醫都沒有明顯的療效。在此期間,劉東一直處于昏迷狀態,日常飲食只能靠鼻飼管一點一點打進。后來,經人介紹來到泉州醫專附屬人民醫院,張振輝主任采用一張處方,同時結合按摩、針灸等療法。不到2個月,患者終于蘇醒有了感覺,不但能與父母交流,還能用小碗自己吃飯。
迄今為止,在張振輝手中蘇醒的“植物狀態”患者已有十幾例。如果說催醒一兩例“植物狀態”患者可能是巧合,那十幾例就未必是巧合了。
研發新藥濟萬民
張振輝院長不僅在治療“植物狀態”患者方面獨樹一幟,在治療紅斑狼瘡、支氣管哮喘、過敏性鼻炎等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績。與此同時他還有很多種藥品研發的成果。
據張振輝院長介紹,紅斑狼瘡是全球醫療界公認的“三大頑癥”之一。對于紅斑狼瘡的治療,各種藥物和療法都有一定的作用,但效果均不理想。他通過調整人體的內環境,以中醫藥治療,療效顯著。現正進行藥品的研制并準備申報國家重大科技項目。
再生障礙性貧血(簡稱“再障”)是一種以全血細胞減少、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為特征的血液系統較為常見的疾病。死亡率高,嚴重威脅著人類健康。再障治療目前主要為調節免疫、刺激造血和造血干細胞移植。臨床治療效果不理想,藥物副作用較多。張振輝院長探求中醫藥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的有效切入點,提高中醫再障診治水平,療效顯著。
另外,張振輝院長在女性不育治療、過敏性鼻炎、慢支哮喘治療研究中都取得了顯著的成就,他還研制了過敏鼻炎靈膠囊、咳喘靈膠囊、鼻康膠囊、鼻康噴霧劑等藥品和玉容瀅白、粉剌凈顏等化妝品以及消毒劑等具有中醫特色和顯著療效的新一代功能型保健護膚品三大系列50余種產品,臨床實踐療效顯著,其療效遠遠高于國內同類產品,一經投入市場,便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對于名利,張振輝說:“榮譽只能代表過去,說明我們曾經努力過,但無法說明將來。我所取得的點滴成績,都是黨和人民培養的結果,是在領導的直接關懷和同志的熱情幫助下取得的,我感謝他們的關心培養和支持。我只不過是盡了一個醫生應有的職責罷了,我的點滴成績只能歸功于關心培養支持我工作的人。我將以積極的心態迎接更加燦爛的明天。”他愿在為病人的醫療服務中,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中,奉獻出自己的光和熱,愿把積累的醫療經驗整理成書,研制高效的藥品和產品造福于人類。因為,“精誠”是他的理想和畢生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