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雪
摘 要:小學信息技術課程對于培養小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自主探究能力以及創新思維等綜合素質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結合多年的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實踐,略談如何提高小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幾點體會。
關鍵詞:小學:信息技術:自主探究能力
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直接推動了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改革的進程。信息技術課程對培養小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具有積極的作用,在對小學生實施素質教育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和提高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自主探究能力,是值得我們下大力氣去研究、去實踐的。
一、設置有效的教學環節,營造自主探究情境
要想在課堂中激發小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從而引發探究的動機,那么就應該從有效、有針對性的教學環節設置入手,構建出一個良好的教學情境。例如,閩教新版小學信息技術課程“Word制作電子板報”這一內容的教學。如果只是“平鋪直敘”,學生就只是被動地學、做。雖然學生也會了,還可能做出部分不錯的作品,但這不是我們要的教學效果。這堂課我們要的是學生在輕松活躍的教學活動中自主學習,從探究的實踐和操練中提高探究的意識和探究能力。
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我借助圖文混排的形式制作班級小學報作為學具,設置了“比較和評判”的教學活動來讓學生了解學習任務,并探究如何“做”,如何做好。我給學生展示了一幅成品的班級電子報和一幅半成品的班級電子報以及這份報的素材。通過上述三個部分內容的大略比較,讓學生感知排版的作用和好處。這樣一來,迅速激發了學生的探索欲望,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熱情。接下來引導學生對這兩份電子報進行比較,研究需要進行哪些操作才能一步步地做成成品。而這些操作就是本課我們學習的內容。學生通過觀察、比較、討論,得到了具體的學習任務,也就是“學習什么”。接下來就是發揮自己所能做自己的作品。學生躍躍欲試,有嘗試自己做一份漂亮的作品的沖動,進入快樂學習和主動學習的狀態。
二、設計靈活的教學活動,建立自主探究平臺
信息技術課程本身存在著獨特的性質,可以很好地建立起一個能夠進行交互性的平臺,建立起一個師生交流、生生溝通的平臺。此平臺不受地域和時間限制,交流的對象也可隨意選擇,非常適合學生實施自主探究性學習。而這一形式要求我們教師應該靈活設計課內外教學活動,正確組織與引導小學生實施探究性的學習,讓學生有更多自主學習的機會,實施主動性探索活動,達到“從做中學”“從學中做”的教學目的。然而,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如何來做到以生為本,讓小學生擁有更多的獨立自主學習的機會呢?一是課內外結合,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讓他們有充分的自主探究學習的機會。引導學生參與建設班級網頁和寫微博、參加競賽等活動。讓學生時常“徜徉”在充滿校園信息、學習氣息的世界里。或閱讀或發表自己的感言,或發表自己的得意之作。將網頁和微博建設為課堂學習之外的另一個課堂,并且是學生自己可以達到“我的學習我做主”自主探究學習的課堂。二是把課堂作為學生釋放熱情、自主探究的舞臺。例如,能者為師,經常讓學生以小老師的形式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就是方式之一。當教師出示課題后讓學生毛遂自薦當小老師,或提出“我想知道的”(學習內容),或對學習任務進行分析,提出學習方案,或解決問題(學生上臺授課)等。我在課堂教學實踐中大膽地采用了“當小老師”活動,給予學生高度的信任,引導小學生做課堂的主人公。而這一教學活動的開展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學生對學習的關注度提高了,課外的學習和探究漸漸成了他們的自覺行動。比如,在對“申請免費電子郵箱”這一內容進行教學的時候,引導學生借助各種渠道收集資料,通過小組協作探究、閱讀網絡信息等方式實施自主探究性學習。怎樣申請建立電子郵箱,怎樣收發網絡電子信件等。我盡量“讓賢“于小老師,操作過程所需知識點拜“能”者為師,讓小老師解答問題,操作示范。在做課堂小結時,我再適時點撥一些拓展的知識點,進一步豐富學習內容,開闊學生的視野。本課不僅使學生掌握了如何申請各類郵箱,同時還因為在課內外的自主探究學習令小老師們比別人“早走一步”而獲得了成功的體驗。其他學生也在生生互動中感悟到一些學習方法。
三、安排適宜的學習任務,促進自主探究學習
為了促使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里,及時高效地進行自主探究學習。我認為,結合實際學情給學生安排適當且具體的學習任務,也是教師必須認真做好的一項工作。即以適宜和明確的任務把學生帶到自主探究學習活動的軌道上來。例如,在對“畫方形和圓形圖形”這一內容進行教學的時候,事先設計好一個相應的學習任務:運用計算機中程序里面的圖畫功能制作一棟5層的大樓。學生受到了這一任務的驅動,面對這一并不簡單的任務,必須去探究、處理許多問題。針對具體情況,教師適時點撥,開展學生間的互助合作學習,這樣更有利于任務的完成。這樣,大任務就分解為幾個部分的具體任務。具體任務一旦分工到人,個體就很快開始自主探究學習了。學生靠自己的力量完成具體的任務環節——運用矩形工具對房子中的主體結構、門與墻面等部分進行畫圖,運用圓角矩形工具對窗戶進行畫圖,采用多邊形工具對房頂進行畫圖,運用橢圓形工具對煙囪進行畫圖等若干技巧。從自主學習、探究問題、處理問題等一系列的過程,掌握畫圖形所運用工具的使用技巧。接下來,要求每個人都完成一幅完整的作品,并開展競賽活動,繼續以任務驅動探究。學生在互助、互學中掌握了本節課所要求的所有知識技能,并且呈現出形式各異的設計、別具匠心的作品。
總之,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改變傳統的師生角色,給小學生提供一個自主探究學習的平臺,增強小學生實踐應用信息技術的能力,促進小學生綜合素養的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江惠華.小學信息技術教育中學生自主學習方式初探[J].小學時代:教師,2010,5(15).
(作者單位 福建省廈門市湖明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