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友林
摘 要:預習單即教學案,它是提高小學語文課堂高效的有效方法之一。
關鍵詞:預習單;教學案;課堂
今天我從小學語文的高效課堂談起,主要談談我們最近所倡導的預習單。
一、預習單的設計
我們說的預習單就是導學案,要讓預習單真正發揮作用,教師首先要深入文本,挖掘教材,做到粗細有度,慎重擬定。教師必須根據文本的內容擬定切實可行的預習單,我們討論后的大致內容是這樣的:解題、讀文、寫字詞、感知和理解文本內容、搜集資料、提出問題等。當然,中年級的學生預習單上的內容會相對少一些。學生需要準備好預習本,將預習單的內容寫在本上,組長和教師隨時檢查。
二、引導學生的主動性
在學生利用預習單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教師不能坐享其成,
而要深入學生之中,了解學情,指點迷津,引導學生多角度考慮問題,深入探究問題,對學生預習單上的內容,一定要有檢查和評價,充分利用小組長,發揮他們的積極性,培養他們的能力。
再完美的預習單也不可能滿足每個學生的探究欲望,特別是優等生,后進生一節課的任務,他們有可能半節課就能完成,教師應該把主陣地放在文本上,引導優等生在等待后進生的時候,把預習單之外的屬于自己的獨到見解,用鉛筆勾畫在文本的字里行
間,逐句逐段品讀感悟,這樣學生的探索空間就會更廣闊。
三、小組互助,合作解疑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起于思,思源于疑”,遇事好問,學思結合,勇于探索,學而不厭,發揮學生的創新個性,讓學生在預習中交流,與課文內容關系不大的、學生又難以回答的問題,由教師恰當地解釋,對有價值而指向教學目標和重點的問題,可做進一步的合作探究。如果學生問不到點子上,教師應該進一步啟發,將學生的思維引向文本的重點、難點上,讓學生找到問題的關鍵之所在,在活動中使學生養成與他人合作的習慣,做到敢于修正和補充他人的意見,善于發現他人的長處,向他人學習。“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甚至敢于向教師和教材挑戰,向權威挑戰,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和主張。
四、課堂展示,達成目標
課堂展示并不是簡單的預習成果的匯報,而是在教師的點撥指導下,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充分體現自主探究精神和合作學習氛圍,使學生的預習再提高一個層面。既動口、動手,又動腦、動情,無拘無束,平等合作,想得開闊,記得暢快,問得自在,議得盡興,這就是我們的高效課堂。
(作者單位 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新軍屯鎮新軍屯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