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新平
摘 要:文章分析了冷軋大型連續退火爐爐內氣氛中壓力、露點、氧含量等主要指標對公輔能耗和排放的影響,并針對退火爐設備制造、現場安裝調試和生產運行3個不同階段分別提出了降低公輔能耗和排放的措施。
關鍵詞:退火爐;露點;氧含量;爐內壓力;公輔能耗
1 概述
連續退火爐的關鍵性指標有爐內壓力、露點、氧含量等參數,這些指標與冷軋退火帶鋼的品質、介質能耗排放是息息相關的。當今市場,對產品品質提出了越來越高要求,然而對于每一種設備,在其制造、安裝、調試過程中已基本定型,就需要爐內有高品質的露點(小于-30℃ )、氧含量(小于5×10-6)保證,故通過不停的注入保護氣體來保證爐內壓力、露點及氧含量的正常穩定,為了保證爐溫,就需要增加燃氣量,這些措施的執行就加大了能源的消耗和廢氣的排放。
設計年產能70萬t的大型立式連續退火爐,一般設計要求氮氣平均消耗約1.6×103Nm3/h,煤氣平均消耗約1.5×104Nm3/h,根據熱能公式可以得出帶鋼加熱需要的熱量3.6347×1014J,折合需要煤氣用量為8.8×107Nm3(按熱效率55%、煤氣熱值為7500KJ/Nm3計算)。
由于每座爐子單體設備在制造精度、現場安裝精度、調試生產穩定結果不同,每個鋼鐵企業所提供的能耗介質不同,所以其實際的能源消耗一般比設計值高3%~20%,折中按新增氮氣10%耗量(160Nm3/h)計算,溫度加熱到800℃(爐內溫度)所需能量為0.2392×106KJ,折合消耗的混合煤氣約為58Nm3/h,則每年多消耗煤氣為4.06×106Nm3(以年作業時間7000h計算),排放煙氣1.6×106Nm3、高溫氮氣1.6×106Nm3、氫氣8.05×104Nm3、氮氧化物528kg、二氧化硫213.15kg。
2 爐內主要參數與公輔能耗關聯
2.1 爐內壓力
爐內壓力是由分布于爐子各部分(主要是底部)大量保護氣體(壓力(0.1-0.3bar)注入和爐上各放散閥門的開度調節形成,在整個爐內形成一個正壓系統。通過保證爐內為微正壓(100-250pa)以達到防止外界氣體進入爐內,保證爐內氣氛穩定,從而保證產品質量和設備安全的目的。當爐內壓力高時,可以通過調整爐上各放散閥門的開度來保證爐內壓力正常,但是這增加熱保護氣體的流失,增加了煤氣消耗;當爐內壓力低時,可通過增加保護氣體注入量來維持爐內壓力正常,但這會降低爐溫,增加煤氣消耗。
2.2 氧含量
雖然爐內為正壓,但氣體流動極為復雜,無法保證爐內每一處都為正壓,所以也就很難杜絕氧氣的存在。爐殼焊接質量差、孔蓋密封不良、風機抽風口閥門、風機氮氣密封沒有打開都將使爐內氧含量增多,通過保護氣體中的還原性的氫氣與氧氣發生反應生成水,增加爐內露點;但冷卻段由于存在低溫負壓區,氧氣極易滲入,且由于溫度低于500℃(氫氣著火點),氫氣和氧氣反應無法進行,氧氣只能與帶鋼反應,造成帶鋼氧化。
2.3 露點
露點是在固定氣壓之下,空氣中所含的氣態水達到飽和而凝結成液態水所需要降至的溫度。露點高低受進入爐內的原料中所含氧化物、以及表面由于擠干和烘干不良導致的水殘留影響。由于帶鋼原料有乳化液殘留、中間存放時間過長,帶鋼表面產生氧化鐵。堿液清洗主要是去除帶鋼表面的油污和懸浮鐵粉,帶鋼表面氧化鐵殘留。帶鋼進入爐內時,其表面的氧化鐵便與爐內保護氣體中的氫氣發生反應而生成水,增加爐內露點。
爐內露點升高,就需加大保護氣體的排放,造成爐內壓力降低,為保證爐內壓力就必須增加保護氣體注入量,帶走熱量降低爐溫,為了保證帶鋼的退火性能,則爐內溫度必須穩定,所以增加了輻射管的燃燒功率,增加了煤氣的消耗。
2.4 保溫
退火爐保溫好壞主要由排出的高溫氣體及自身的散熱所決定,爐殼散熱只能通過確保安裝時的保溫質量來控制,良好的保溫質量,可將爐殼溫度控制在70℃以內,而安裝工藝落后及安裝質量較差的爐殼溫度常常在90℃左右,局部處理不良可能達到150℃,這些熱損失只能通過增加煤氣燃燒來彌補,熱損失的控制難度多在輻射管支架、爐輥蓋、爐頂蓋、爐底蓋與爐殼的結合處。
年產能為70萬t的退火爐的爐殼面積約9000m2,按退火爐爐殼面1%面積超設計溫度30℃來計算增加的煤氣消耗為14Nm3/h,折合年消耗煤氣98000Nm3。
3 控制公輔能耗
3.1 爐內壓力控制
爐壓控制關鍵在于爐殼、風機循環管道的制造和焊接質量,孔蓋的制造安裝質量。在爐殼制造焊接中,采用氣體保護連續焊接來提高焊接質量,完成爐殼焊接工作后必須對焊縫質量進行PT著色探傷和煤油滲透檢測,在廠內進行預組裝,合格后方可發到施工現場進行組裝,所有爐殼組裝焊接采用氣體保護焊,并進行PT探傷;注意爐蓋、輻射管安裝法蘭、爐輥安裝法蘭等部位容易發生焊接變形或安裝變形的問題,確保其平面度在要求范圍之內;所有與爐體相連接的閥門要注意檢查,是否處于正常狀態;爐蓋、人孔是否處于緊密狀態;入口密封輥和出口密封輥間隙調整,最大限度地防止爐內氣體外泄。
爐內壓力在1200Pa時對爐殼的密封處及焊縫處做肥皂水測試,確保無漏點。爐內壓力從1000Pa自然降到100Pa的時間不少于30min(尤其是高氫氣段要做正壓和負壓實驗,合格后方可放行)。
3.2 氧含量控制
利用大、中修時間用對所有風機和循環管道做滲漏測試,確保無泄漏,并定期緊固各密封處的螺栓;定期更換風機、移動風箱、人孔、爐蓋的密封;保證風機軸封密封氮的壓力;對各風機的循環管道相關閥門進行檢查,保證都處于關閉狀態;檢查爐輥頂絲孔處于封閉狀態。
3.3 露點控制
露點控制關鍵還是把好源頭關,要求來料表面就是干凈清潔的狀態,主要在于生產組織和工藝的控制,保證中間庫干燥通風,合理安排生產計劃,防止原料存放時間過長而產生氧化;同時酸軋的軋制要求表面殘留的水分和乳化液要控制好,避免氧化生銹;連退機組相關人員定期檢查、清理、更換清洗段擠干輥,確保干燥系統的高效運行,將帶鋼表面的水控制在最少。
3.4 保溫控制
對于保溫的控制保溫材料的質量、保溫材料的安裝質量是兩個關鍵因素。首先應確保保溫材料材質、型號,材質的選擇是根據所處各段的爐溫決定的,退火爐不同區域爐溫不同,其保溫材料的密度也不同、所耐高溫程度也不同,如果單單從外觀上難以區分,所以在我們所有的耐材進入安裝現場后要求詳細的清單,并附質保書,同時通過監理進行專業機構的鑒定。其次,施工過程嚴格執行安裝標準和要求,安裝的先后順序、安裝的具體層數、安裝的厚度、過渡處的處理原則、安裝面的間隙、同時注意在輻射管法蘭及支架處填塞同等厚度的保溫棉,不留間隙,防止高溫氣體直接與爐殼接觸。耐材安裝好后,不銹鋼內襯板的安裝技巧也是非常的關鍵的,如果內襯板與耐材太緊,在加熱的過程中會把內襯板、錨固釘變形,露棉,但是太松導致棉脫落,保溫效果不良。
4 結束語
在本文的研究過程中發現,這些指標都是息息相關的,如同一件事情,前面的將會直接的影響的后續的發展,所以在進行連退爐的項目時,一定要把好設計、安裝建設、調試、生產的各個環節,希望通過本文的介紹可以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讓大家了解項目設計、制造、安裝質量控制和生產過程控制在節能減排、降耗都具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