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雷
摘 要:文章探討了閥門產品在生產制造、監督檢驗等環節對質量保證體系的運行情況和可能出現的其他問題的控制。閥門產品的質量檢驗程序主要由設計審查、材料審查、焊接審查、測厚及壓力或氣密試驗等一系列環節構成。按照程序實行的對閥門產品的監督檢驗的一段時間內,發現了不少生產制造過程中的問題和影響監督檢驗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了企業產品的質量。
關鍵詞:閥門;監督檢驗;焊接;材料
前言
管道閥門是壓力管道元件中重要的一種,管道閥門產品制造的質量往往對壓力管道的安全運行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與影響。當前,壓力管道閥門行業在制造過程中往往存在許多問題和潛在隱患,例如無證制造,生產出的產品質量差以及生產前的選型不恰當,這些潛在因素都嚴重的威脅著管道的安全運行和使用。針對我國此種管道閥門的生產現狀,杜絕管道閥門生產及使用中發生重大事故,在力度上加強對于壓力管道元件制造的監督和管理,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在質檢特函[2007]35號文件中明確提出“關于開展壓力管道閥門制造專項整治試點工作的通知”要求,監督的重點將放在公稱壓力超過613MPa或在操作時表面溫度高于425℃的電站閥門以及石油石化行業,同時還包括閥門和液氨介質閥門的相關檢測與監督工作上。在對閥門制造業的專項整治工作中,相關制造企業顯露出一系列問題。其中主要是超出該行業制造的許可證范圍生產、工作人員和生產場地變更大,不穩定、產品異地貼牌制造、原材料在焊接環節中的控制不當、工藝、工序安排不合理,缺乏生產的嚴密性等。因此,只有在產品的監督、檢驗過程中嚴格的控制,才能解決壓力管道閥門行業在存在的這些問題和隱患。
1 加強質量體系監督
1.1 質保手冊
生產制造管道閥門的企業所擁有的質保手冊都還是在數年前該企業獲得制造許可證時一同編寫的。而國家新出臺的《特種設備質量管理體系基本要求》中,明確提出了相關規定,尤其是對特種生產設備的制造單位的質量體系提出了嚴格而明確的要求。這不但要求各管道閥門制造企業嚴格按照新的規定實施,及時更新、編寫相關產品質保手冊,還需要重新任命相關操作人員。新規定中明確提出要任命產品的技術負責人,這是針對原有的質保手冊中,任命管理者代表而提出的。原因是各制造企業人員流動比較大,任命人員常常不是固定的,人員變故頻繁,致使檢驗人員要經常了解該企業人員的現狀。
1.2 專業人員缺失
監檢人員需要督促制造企業的另外一點是,工作人員在換證之前應盡快完成人員的證件考取任務。目前企業制造過程中嚴重缺失焊接和無損探傷人員。現如今各制造企業的制造許可證由于獲取時間太久,未及時更新,因此與新出臺的《壓力管道元件制造許可規則》有比較大的出入。因此,只有遵循目前的監督檢驗工作原則上仍然按照原有的許可要求執行這一要求,同時督促相關企業盡快完成項目的資源條件的建設,將換證工作時間縮減到最低,才能適應當前企業的生產和制造現狀,既考慮到企業適應國家出臺的新規則需要一段時間,又保證了新政策執行的的延續性。
2 加強產品制造的監督
2.1 對于設計的要求
當前絕大部分企業對于設計的要求都是遵循使用客戶的意見和想法。相關企業自行設計后得到認可并廣泛使用、推廣的原因有兩點。
一是找不到專業、權威的圖紙審查機構。
二是閥門的設計也沒有進行嚴格而官方的認證。在設計要求上,用戶大多偏好于國際上的API標準設計,最后為了提供關于監督檢測報告的相關參考,在圖紙上標注出相應的GB標準也是構成設計要求的一部分。型式試驗報告往往無法準確而精密的反映設計的安全性,原因是大部分企業在獲取制造許可證時,型式試驗的覆蓋率較低,因此出現的一些大口徑、高溫高壓的產品的情況。針對這種情況,就要求企業增加型式試驗的覆蓋范圍,當原有的型式試驗滿足不了新產品的標準時,應將該產品作為樣機進行型式試驗。審查圖紙時,應要求企業在圖紙上的設計、審核和批準項目欄上簽字。
2.2 對于材料的要求
一部分企業無法進行材料的復驗,這種情況大多是因為化學成分的分析設備和手段的缺失與不足。控制及提高材料質量的方法,一是要求企業在采購鑄件時,挑選那些掌握制造許可證的鑄件制造廠,其次要求鑄件制造廠提供采購該批次鑄件的機械性能以及相關的化學成分分析的質量證明書。對于材料要求上,除此之外,還應該提出對于鑄件等材料的抽樣復驗,這種復驗應在制造企業的鑄件或鍛件等材料接受前。原因是新出臺的制造許可規則中,制造企業在生產A1、A2類產品時,要求其提出嚴密的化學分析設備。
2.3 對于機械加工人員的要求
機械加工的種種工序往往需要監檢人員應頻繁地到車間抽空查看及監管每道制造工序的流轉卡。雖然工藝流轉卡在各個制造企業中并不難見到,但工藝流轉卡片上的工作人員的簽名卻時常是空白的,甚至沒有任何污漬,這種現象反映了一個事實:很多企業只是將工藝流轉卡作為應付臨時檢查的一項要求,卻沒有認真的看待其作用。解決辦法是在各工序中落實具體操作人員。將工作責任到人。
2.4 對于焊接的具體要求
管道閥門產品的生產過程中遇到的很大一個問題是持有專業焊接技術證書的工作人員少,用工缺口大。很多生產管道閥門的企業根本就沒有專業的持證焊接技術人員,多個企業共用一個持證焊工的情況也不少見。因此,企業抓緊培養擁有專業技術的焊接工人成為監督檢驗過程中的重點。
其次,就算企業擁有了專業的焊接工人,也要注意焊工的復證時間,據調查,相關行業在職的焊接工人中證件過期或無效的占有1/3比重。如果工作人員要重新考取焊接證件證,不但增加了費用和成本,更浪費了生產時間。產生這種現象不是偶然,由于企業對于取得相關工作人員證件的意識相對淡薄,因此監檢人員更應該對查看焊工證的工作重視起來。
2.5 對于出廠前檢驗的要求
在管道閥門制造完成后,出廠前產品的檢驗是必不可少又至關重要的。考慮到高溫高壓產品在制造業合同中的比例越來越小,因此數量也相對的較少,只是一部分企業無法組織批量。若生產的產品數量超過50臺,則抽取檢驗的比例可按10%進行。按比例抽取檢驗的產品之后,其包括幾個檢驗流程:(1)外觀質量檢查及幾何尺寸檢查。(2)測量閥門的外觀質量和連接尺寸、閥體和閥蓋的厚度,是否滿足設計圖紙的要求。(3)確認殼體的水壓試驗或氣壓試驗現場。
3 其他問題
制造企業可以向監檢人員提供制造許可證復印件,以便更好的開展閥門監督檢驗工作,為了杜絕企業超制造許可證范圍生產的現象,可以考慮制造企業,尤其是規模相對較小的制造企業和一段時間里沒有高溫高壓產品的制造企業每月向檢驗部門提交生產計劃。對于相當長時間沒有接受監督檢查產品的企業,相關的監檢人員可以按時到企業的成品倉庫和生產車間巡視和查看,這樣才能在第一時間、有效地發現和解決相關問題,營造一個良好的閥門生產環境。
4 結束語
閥門產品的監督檢驗工作主要是分別做好制造企業的質保體系運行情況和產品制造質量進行監督工作。通過對閥門產品進行有效、嚴格的監督檢驗,才能將壓力管道事故的發生降到最低,營造一個良好的生產環境。
參考文獻
[1]TSGD2001-2006,壓力管道元件制造許可規則[S].
[2]TSGZ0004-2006,特種設備質量管理體系基本要求[S].
[3]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質檢特函[2007]35號文件,關于 開展壓力管道閥門制造專項整治試點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