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偉強
摘 要:10/0.4kV配電室設計,是工程建設中非常普通又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其規范性和技術性都很強,許多方面涉及到國家強制性條文的貫徹落實。要做好配電室設計既要執行國家現行的有關規范和規程,又要滿足當地供電部門的具體要求,否則會出現種種問題,影響設計質量和工程進度。為了做好配電室的設計,現將本人多年設計圖紙發現各種問題中的一部分整理出來,進行簡要的分析,與大家相互交流,以便共同提高。
關鍵詞:配電室;配電裝置;高低壓柜
1 引言
十二層及以上高層建筑或居民住宅小區規劃建筑面積在50000平方米以上的應采用配電室方式供電,單臺變壓器的容量不超過1600kVA,配備直流電源和信號報警裝置。當低壓供電半徑不能滿足要求時,應按照中心配、區域配的供電方式建設。
2 工程概況
2.1 高、低壓配電系統圖與平面圖保持一致。其表現形式有兩種:其一是前視圖與后視圖,系統圖與平面圖中柜的排列順序相同則為前視圖。看系統圖時是面向柜屏的正面,將其從左至右排列為1、2、3……n;相應的在平面圖上也是面向柜的正面,將其從左至右排列為1、2、、3……n,必然前視圖。要避免這一錯誤的關鍵是在系統圖和平面圖上都應面向柜屏的正面從左至右按順序排列。其二是平面圖上雙排面對面布置的配電柜之間有母線橋,而在系統圖卻未畫出或者位斷開點與實際的不符。根據配電室的空間大小合理布置柜體,特別是末端轉彎處,確定聯絡柜或隔離柜的斷開點,兩面柜體之間銅排銜接點,也就是母線橋在系統圖的位置。
2.2 高壓配電柜柜前、柜后通道寬度要滿足新規范要求。手車式高壓柜KYN28A單排布置時柜前操作通道保證相距1800mm,柜后維護通道保證相距800mm。雙排面對面布置時柜前操作通道保證相距2500mm,柜后維護通道保證相距1000mm。固定式高壓柜單排布置時柜前操作通道保證相距1500mm,柜后維護通道保證相距800mm。雙排面對面布置時柜前操作通道保證相距2000mm,柜后維護通道保證相距800mm。只有當建筑物墻面遇有柱類局部凸出時,凸出部分的通道寬度可減少200mm。當高壓配電柜與低壓配電柜面對面布置時,其操作通道保證不小于2000mm。
2.3 低壓配電柜柜前、柜后通道寬度要滿足新規范要求。抽屜式低壓柜單排布置時柜前操作通道保證相距1800mm,柜后維護通道保證相距1000mm。雙排面對面布置時柜前操作通道保證相距2300mm,柜后維護通道保證相距1000mm。固定式低壓柜單排布置時柜前操作通道保證相距1500mm,柜后維護通道保證相距1000mm。雙排面對面布置時柜前操作通道保證相距2000mm,柜后維護通道保證相距1000mm。只有當建筑物墻面遇有柱類局部凸出時,凸出部分的通道寬度可減少200mm。低壓配電室兼做值班室時,配電柜正面距離距墻不小于3000mm。
2.4 帶防護外殼干式變壓器布置。變壓器側面防護等級一般能達到IP20及以上,可以與低壓配電柜貼鄰并排布置,變壓器前面與低壓柜柜面保持一條線,外觀看起來整齊,低壓主排進線方便,同時節省材料。變壓器外廓與配電室墻最小凈距800mm,以確保變壓器的雙開門能打開,便于檢修維護。兩臺干式變壓器布置在同一配電室內時,變壓器防護外殼間的凈距當側面相對時凈距一般不小于800mm,當正面相對時凈距一般不小于1500mm.。
2.5 配電柜后通道的出口數量應滿足規范要求。配電裝置長度大于6m時,其柜后的通道應設兩個出口,并宜布置在配電室的兩端。低壓配電裝置兩個出口間的距離超過15m時,尚應增加出口。是為了當高壓柜、低壓柜內電氣設備有突發性故障時,在柜后的巡視或維修人員能及時離開事故點。
2.6 直流屏的數量確定及布置。直流屏的作用是給變配電室里的電氣設備和二次回路提供操作、測量、保護等電源,一般10kv的配電室用的直流屏型號有24Ah、40Ah、65Ah、100Ah,基本上這四個型號。一般直流屏的型號是根據蓄電池的容量決定的,蓄電池的容量則取決于中壓開關柜中的斷路器的個數,有比較粗狂的估算方法。中壓開關柜四面以下的用24Ah壁掛式直流屏,四面至十四面的用40Ah,十四面以上的用65Ah,特殊用途大容量的用100Ah。直流屏一般布置在高壓柜的進線柜側。
2.7 信號箱要符合當地供電公司要求。信號裝置由事故信號和預告信號組成,事故信號裝置應保證在任何斷路器事故跳閘時,能瞬時發出音響信號,由電笛來完成,在控制屏上或者配電裝置上還應表示該回路事故跳閘的燈光或其他指示信號。預告信號裝置應保證任何回路發生故障時,能瞬時發出預告音響信號,由電鈴來完成,并有顯示故障性質和地點的指示信號。預告信號包括直流屏故障、控制回路斷線、變壓器溫度異常和溫控器故障等信號。事故信號包括保護跳閘、變壓器超溫跳閘等信號。
2.8 電纜橋架布置。電纜橋架水平敷設時的距地高度不宜低于2.5米,垂直敷設時距地高度不宜低于1.8米。通常低壓電纜橋架底邊距地2.8米,高壓電纜橋架底邊距地3.4米。多層電力電纜橋架間距不應小于0.3米,控制電纜橋架間距不應小于0.2米。橋架上部距頂棚、樓板或梁等障礙物不宜小于0.3米。高壓電纜和低壓電纜不宜敷設在同一層橋架上。電纜橋架轉彎處的彎曲半徑,不應小于橋架內電纜最小彎曲半徑的最大值。橋架安裝應因地制宜選擇支、吊架,橋架可水平、垂直敷設,可轉直角或斜角,可進行T形或十字形分支。按設計要求,可由寬變窄,由高變低或由低變高。橋架上升和下降敷設,一般按45?斜坡進行變化。在某段內橋架的支、吊架應一致。橋架在水平端每1.5-3m設置一個支、吊架;垂直段每1-1.5m設置一個支架;距三通、四通、彎頭處,兩端1m處應設置支、吊架。橋架經過建筑物的伸縮縫時,應斷開100-150mm間距,間距兩端應進行接地跨接。橋架安裝應有利于穿放電纜,橋架安裝后應進行調直,橋架應用壓片固定在支架上。
2.9 保護接地的要求。配電室內設有接地扁鋼沿墻敷設,但往往未設置臨時接地接線柱。為了方便試驗和維修時臨時接地,應適當設置臨時接地接線柱。接地接線柱的做法可參見國家標準圖集86D563《接地裝置安裝》第25頁。當配電室采用建筑物的基礎作接地極且接地電阻小于1Ω時,可不另設人工接地裝置。
總接地體的接地電阻應滿足各種接地中最小的接地電阻要求,因此當配電室采用建筑物的基礎作接地極且接地電阻小于1Ω時,就同時滿足了建筑物的基礎接地電阻小于10Ω和電氣裝置接地電阻小于4Ω的要求。配變等電氣裝置安裝在由其供電的建筑物內的配電室時,其接地裝置應與建筑物基礎鋼筋等相連。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國民經濟的飛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小區配電技術的廣泛應用與配網整體規劃的實施,將為居民提供更安全、穩定、可靠的供配電系統,優質合格的供電質量,為完善城市功能和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實的物質保證。配電室的選址參照供電半徑的要求不宜大于150米,應接近負荷中心、滿足末端客戶的電壓質量。
參考文獻
[1]配電系統.工業與民用配電設計手冊(第三版)[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11.
[2]GB50053-1994.10KV及以下變電所設計規范[S].
[3]JGJ16-2008.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S].
[4]電力公司.10KV及以下客戶工程圖紙審核標準(試行)[S].
[5]DGJ32/J11-2005.居住區供配電設施建設標準[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