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曉義:養老保險“并軌”正進行頂層設計
近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副部長胡曉義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國的養老保險最終將實現“并軌”。
胡曉義說,目前,國家已采取多種措施,積極推動養老“雙軌制”所導致的不合理差距問題的解決。
一是從2005年開始,連續9年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對反映差別較大的企業退休高級職稱科技人員,在這幾年調整待遇的過程中一直給予傾斜。同時,對退休早、養老金偏低的高齡退休人員,也一直給予適當照顧,并已形成一定機制。二是推進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試點。2008年國務院確定山西、浙江等5個省市開展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試點。但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與事業單位分類人事制度、工資制度、財政體制改革緊密相聯,需要同步推進。三是加快推進企業年金、職業年金等補充養老保險制度發展,進一步提高職工在退休后的生活水平。
胡曉義表示,制度的最終統一,也就是“并軌”,這個大方向是明確的。實際的推進,要考慮兩方面情況:一方面,機關事業單位現行退休養老制度已實行60多年,從以往的經驗看,對這類“老制度”進行徹底改革,必須是循序漸進的,才能實現制度的平穩過渡,減少社會震蕩。另一方面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本身也需要繼續改革完善。所以,所謂“并軌”并不是簡單地把機關事業單位退休制度“并入”企業養老保險制度,而是朝著一個共同的方向改革和推進,最終取消“雙軌制”。
這就需要做好頂層設計。如果缺乏深思熟慮而倉促上陣,就可能造成新的矛盾和問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正在抓緊研究養老保險頂層設計方案,將在適當的時候廣泛征求社會各界的意見,方案成熟后,所涉及的各項改革舉措將逐步實施。
5部門明確外籍高層次人才簽證及居留手續辦理流程
日前,中組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公安部、外交部、國家外專局5部門辦公廳(室)發出《關于為外籍高層次人才辦理簽證及居留手續有關事項的通知》(下稱《通知》),要求各部門、地方和單位對開展的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進行整理和備案,并明確了外籍高層次人才簽證及居留手續辦理流程。
《通知》要求,中央和國家機關部委、直屬機構、中央企事業單位干部人事部門、引智歸口管理部門,將各自范圍內開展的符合《通知》要求的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或國家外專局備案。今后,凡經備案同意的各類重點引才計劃引進的外籍高層次人才,可根據人才需求,由所在部門、地方和單位依照《通知》中規定的程序和要求為本人和家屬快速辦理簽證、居留和永久居留手續。
未列入重點引才計劃的外籍高層次人才及其家屬,符合條件的,也可按照現行有關規定快速辦理簽證、居留和永久居留手續。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相關負責人指出,此項工作是按照中央人才工作協調小組的部署和要求開展的,目的是比照中央“千人計劃”的相關規定,按照降低門檻的要求,為各部門、地方和單位引進的外籍高層次人才提供入出境便利。此舉也是在國際人才競爭日趨激烈的背景下,我國探索建立與國際接軌的人才引進制度的一項具體舉措。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相關負責人強調,各地方、部門和單位要切實加強“千人計劃”等海外高層次人才服務窗口建設,充分發揮窗口職能作用,為海外高層次人才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
陜西確保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只減不增
近日,陜西省召開人事宏觀管理工作視頻會。根據會議精神,下半年,陜西省將切實做好人事宏觀管理工作,通過切實可行的調控目標和具體措施,確保全省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只減不增。
陜西省將嚴格執行人事宏觀管理主要政策規定:嚴格控制機關事業單位人員總量,只減不增。嚴格執行2013年人事計劃。已經下達各市、各部門的增人計劃具有約束性和指令性,是增人的“紅線”。完善落實人事計劃執行報告制度、增人計劃卡管理制度、人員臺賬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統計分析和動態管理制度。各市(區)將建立健全聯合監督檢查工作機制,加大檢查督導力度。對執行政策措施不到位和監督檢查不力,造成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違規增加的,予以通報批評并嚴肅查處,追究有關領導和主辦人員的責任。
安徽4城市實現城鎮醫保省內異地結算
目前,安徽省六安、馬鞍山、蕪湖、銅陵4個試點市與省立醫院等14家合肥地區異地就醫定點醫療機構實現單向聯網結算。4試點市城鎮醫保參保人員在合肥地區異地住院就醫時,經參保地醫保經辦機構核準后,可持卡在14家定點醫療機構實時結算住院費用。
今年,安徽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按照“先住院、后門診,先單向、后雙向,先試點、后推開,先省內、后省外”的推進思路,從政策規范、經辦流程等層面,制定出臺了一系列相關配套辦法,如期完成全省醫保目錄編碼統一、系統接口標準制定、信息系統建設等項目,有力促進了城鎮醫保省內異地結算工作的順利開展。
湖北實施未就業畢業生就業促進計劃
日前,湖北省出臺《2013年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促進計劃》,將有就業意愿的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全部納入公共就業人才服務范圍,為其拓寬就業渠道,強化就業服務。
湖北省將有就業意愿的應屆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全部納入實名登記范圍,依托就業信息監測系統監測就業信息。各級基層公共就業服務平臺對轄區內每一名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定期上門走訪或電話了解情況,及時提供解答政策咨詢、崗位信息、培訓信息、創業服務等幫扶。同時,大力開發就業崗位,多渠道提供就業信息。積極打造“15分鐘公共就業服務網”和“就業地圖”,方便高校畢業生查詢真實有效的招聘信息。
湖北省還大力開展創業培訓、創業服務,推進創業孵化示范基地建設,實施高校畢業生創業扶持項目。積極幫扶困難高校畢業生就業,將零就業家庭、經濟困難家庭、殘疾人家庭等就業困難的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列為重點工作對象,制定“一人一策”的個性化援助方案,給予“一對一”重點就業幫扶。同時,采取有效措施,促進就業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