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市:多措并舉擴大政務公開
本刊訊(通訊員 袁 雅) 梧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積極架構與群眾密切聯系的橋梁紐帶,實現了政務公開工作的整體推進。
該局做法,一是政務信息公開化。建立梧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門戶網站,將就業服務、社會保障、勞動關系、人才交流、公務員管理、軍轉安置、智力引進等工作納入網絡管理;同時,通過LED展示屏、公開欄、公開架等信息發布平臺,依法公開行政審批事項、各項辦事流程、動態信息等內容。二是辦公管理自動化。積極探索構建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業務辦公網,逐步實現內部“無紙化”辦公;不斷拓展外部政務公開網,設立政策法規、社會保險、人才信息、考試培訓信息、就業培訓信息、政策法規宣傳、資料下載等版塊,提高了工作效率。三是強化公眾參與互動。對市行風政風熱線、市政府信息公開系統、市各問政網絡平臺等接收的問政申請在第一時間回復公開,回復時間均控制在15天以內。
玉林市:第八批清華大學
博士研究生社會實踐活動圓滿結束
本刊訊(通訊員 鐘慶賢) 7月1日至8月11日,為期42天的第八批清華大學博士研究生在玉林社會實踐活動圓滿結束。活動期間,清華大學選派31名博士研究生到玉林市14個機關、企事業單位,參與22個項目研究,達到“融入玉林、把脈玉林、服務玉林、歷練成長”的目的。
自2006年玉林與清華大學開始共建研究生社會實踐基地以來,玉林與清華大學“地校”雙方聯系日益密切,走出了一條“從實踐引人才,以人才帶項目,由人才工作到全面合作”的“玉林模式”之路。8年來,清華大學已選派8批共241名博士研究生到玉林107個單位參與196個項目研究。
柳東新區:舉辦2013年用人單位規范勞動用工培訓班
本刊訊(通訊員 方思陽) 7月25日上午,柳州市柳東新區舉辦了自成立以來的第一期用人單位規范勞動用工培訓班。培訓班通過傳達《柳州市開展用人單位遵守勞動用工和社會保險法律法規情況專項檢查工作實施方案》文件精神、分析用人單位社會保險案例和探析用人單位規章制度制定三個方面進行授課。
東興市:“吉祥三保”提升城鄉居民生活幸福指數
本刊訊(通訊員 孫景林 利澤林) 近年來,東興市積極推動民生工程建設,特別是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和城鎮居民醫療保險,被參保人親昵地稱為“吉祥三保”,真正惠及百姓,大大提升了居民生活幸福指數。
“城鄉居保”善養其老。目前,該市城鄉居保基礎養老金每人每月100元,是廣西最高標準發放地區之一,全市參加城鄉居保人數52871人,參保率100%,發放養老金待遇人數13132人,發放率100%,實現了政策制度和參保人群的全覆蓋。
“新農合”病有所醫。以“新農合”為依托,構建起了覆蓋全體農村居民的醫療保障體系、新型社會救助保障體系,提高參加新農合個人籌資和補償標準,大大提高了農村居民參合積極性,全市參合人數達9.5萬人,參合率100%。
“城居醫保”延續生命新希望。城鎮居民醫療保險,是指城鎮非從業居民,采取個人繳費(每人每年100元)為主、政府適度補助為輔的籌資方式,按照繳費標準和待遇水平相一致的原則,為城鎮居民提供醫療需求的醫療保險制度。目前,該市有29657人參加了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年均支付城鎮居民醫保基金772萬元。
東蘭縣:實現企事業單位
工傷保險應保盡保
本刊訊(通訊員 覃黃臻) 2013年以來,東蘭縣攻堅克難,狠抓落實,穩步推進企事業單位工傷保險工作。該縣做法,一是宣傳到位。通過召開全縣機關事業單位工傷保險工作會議進行參保總動員,并定期舉辦“工傷保險宣傳月”等活動,借助東蘭政府網、縣電視臺和縣報等媒體,積極進行多渠道全方位的宣傳。二是協調到位。積極協調財政局,將企事業單位人員工傷保險費用納入部門預算,并將原定于年底撥付的工傷保險費改為“隨繳費隨報銷”。三是督導到位。定期召開全縣企事業單位工傷保險繳納督導會,并于2013年初,針對各單位因出險幾率低而繳費拖沓的實際情況,逐一展開督導。截至目前,全縣200多家企事業單位已實現應保盡保。
靖西縣:對新農保一線協辦員
實施全員培訓集中“充電”
本刊訊(通訊員 王 威) 7月17日,靖西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分3期舉辦了新農保一線協辦員業務培訓班,全縣19個鄉(鎮)社保中心工作人員和291個村(街)、社區協辦員共328人參加了培訓。
本次培訓主要采取經辦工作業務理論精講與案例分析相結合、現場互動交流問答等方式,就新農保相關政策、參保對象關系熱點難點、信用社“代扣代繳”等問題進行了重點講解,對經辦規程、業務工作等方面進行系統培訓,既增強新農保一線協辦員的經辦服務能力,也進一步增強了他們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為鞏固全縣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全覆蓋工作成果和提高參保續保率奠定了基礎。
上思縣:開展“圓夢·責任”學習教育活動培養“三個五”干部
本刊訊(通訊員 陳禹存) 2013年以來,上思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在全系統組織開展“圓夢·責任”學習教育活動,推動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作健康發展。
“圓夢·責任”學習教育活動,主要是以培養領導干部“五強”(推動科學發展能力強、總攬全局能力強、組織協調能力強、凝心聚力能力強、開拓創新能力強),一般干部職工“五有”(有工作責任心、有政策水平、有業務能力、有為民服務意識、有團隊協作精神)和黨員干部“五表率”(爭當模范履職的表率、聯系群眾的表率、團結共事的表率、真抓實干的表率、清正廉潔的表率)為內容。活動重點抓好6項工作: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凝聚圓夢共識;開展崗位責任教育,強化責任意識;開展能力提升培訓,增強圓夢本領;開展勤政廉政教育,樹立廉政新風;開展行政績效問責,提高工作效率;開展服務基層活動,轉變工作作風。
南丹縣:扎實推進
公務員管理信息系統建設
本刊訊 南丹縣嚴格按照區、市公務員管理信息系統建設要求,以推進公務員管理信息化、促進公務員管理工作創新發展為目標,扎實推進公務員管理信息系統建設。目前,該縣已完成111個公務員法實施單位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單位、1680多名公務員的個人信息采集、填報、審核、上報備案和更新工作,初步實現了公務員日常管理的信息化、科學化和規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