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紅霞 趙冰沁
摘 要:最近幾年的建設工作中,普遍的使用混凝土物質,其是一種混合材料,是用水以及水泥等多種物質混合而得到的。文章中分析了其在建設活動中的作用。
關鍵詞:混凝土;建設;應用
1 合理的選取原料
只要確保使用的原料品質優秀,性能穩定,做好配比工作,才可以防止其出現不利現象,防止其發生縫隙問題。
1.1 水泥:在眾多形式的縫隙中,由于水化熱而引起的問題頻率非常高。在建設的時候,要用那些優秀的單位制作的材料,以此來確保其品質,而是用熱量不是很高的。在選取的時候,建設方應該有專門的工作者來負責開展,,要詳細的檢查其品質證明材料,明確它的凝結活動的用時,明確其穩定性等特征。
1.2 骨料:對于建設工作來講,對于骨料有著非常嚴苛的規定,要確保其有著較高的品質以及優秀的強度,而且各方面的性質要保證穩定,而且不應該存在雜物。要確保其級配連續。對于細骨料來說, 一般是用中粗的砂。
1.3 添加劑。選取合理的添加材料,能夠降低縫隙現象。粉煤灰是非常好的材料,它能夠改善和易性特征,而且也能夠改善水化熱反映。
1.4 配合比:對于大體積的材料來說,在保證其強度合乎規定的時候,要使用最少的水泥,這樣能夠提升其流動性,提升其和易性特點,特別是對其流動性等特征,應該多次的測試,這樣才會得到優秀的配比。
2 建設特征
2.1 關于建設工藝
在保證原料的品質合乎規定的前提下,結合建設環境等要素明確其配比,在拌合的時候,要認真的稱重,確保材料的品質合理,而且還應該按照批次等對其品質進行檢查,確保其取樣以及輸送等活動開展順暢,在建設的時候,要認真的檢查其建設步驟,不應該出現使用劣質材料的情況,確保建設工藝中沒有遺漏等現象。
2.2 澆筑時期要關注的內容
當澆筑的時候,要關注其冷縫。在建設的時候其出現的頻率非常高。假如其澆筑不是很好的話,冷縫就容易發生很多的孔隙。假如存在這種問題的話,一般使用振搗的措施來處理,一般是機械形式的,因為人工的活動,會使得其布局不合理,在建設的時候,要按建設的規定來明確振搗的用時,假如存在了縫隙的話,就應該合理的增加其用時,將其表層的浮漿等不會沉降當成是關鍵的參考內容,此時就可以確保建筑品質合理。
3 詳細的建設內容
3.1 澆筑措施。在建設的時候,在對其進行澆筑工作的時候,要確保以如下的一些步驟來開展:自然流淌、水平分層、斜向分段、持續推移、一次到頂等。此時切忌對拌合好的材料添加水分,如果其品質不達標的話,要將其退用。所有的材料在初凝之前的時候,都應該被之前的蓋住為宜,要確保澆筑的間隔小于初凝活動的用時,防止其發生縫隙。在澆筑的時候,要隨時的觀測氣候,不應該在氣候變化比較頻繁的時間中開展。
3.2 關于振搗工作。一般是分三次開展。第一道為混凝土的坡角,第二道為混凝土的坡中間,第三道為混凝土的坡頂。必須要確保其方位合乎規定,而且認真的配比才可保證振搗遮蓋整個區域。
3.3 掌控好氣溫。現在,掌控氣溫的措施非常多,目前工程建設中通常采用改善骨料級配來避免產生混凝土溫度,具體做法為:選擇干硬性混凝土,加入混合料,此舉不需要使用過多的水泥。除了這個方法,在拌合的時候添加水等也能起到效果。
3.4 改善約束:要想提升模板自身的周轉性特征,在建設的時候,就要將新澆筑的材料盡早的進行拆模工作,假如其溫度超過大氣的溫度的話,就應該把握好其用時,防止出現縫隙。
3.5 關于建設的管控工作。在澆筑的時候,建筑者要嚴密的觀測其坍落性等特征,假如存在不利現象的話,要及時的對其配比加以調節。要監督建設方管控好澆筑的尺寸等是不是合乎規定,監督其移動的距離是不是合乎規定。對鋼筋交叉密集的梁柱節點是否振搗到位,以此來避免存在蜂窩等現象。
3.6 對于管線的鋪筑工作。當管線比較的聚集的時候,要按照放射的形式來設置,一般不使用平行方式,這樣可以對線管底部的混凝土澆筑起到幫助。對于提前埋設的管線也要進行一定的緊固,最好是確保其在板件之中活動,以防止立體交叉穿越。
4 縫隙成因和應對方法
4.1 縫隙的成因
導致縫隙形成的要素非常多。比如:①收縮裂縫:混凝土的收縮引起收縮裂縫。收縮的主要影響因素是混凝土中的用水量和水泥用量,用水量和水泥用量越高,混凝土的收縮就越大。選用的水泥品種不同,其干縮、收縮的量也不同。②溫差裂縫:混凝土內外部溫差過大會產生裂縫。主要影響因素是水泥水化熱引起的混凝土內部和混凝土表面的溫差過大。特別是大體積混凝土更易發生此類裂縫。③材料裂縫:材料裂縫表現為龜裂,主要是因水泥安定性不合格或骨料中含泥量過多而引起的。
4.2 應對方法。在建設的時候,混凝土容易出現縫隙,所以,要做好應對工作。要切實的了解設計的思想和相關的技術規定,要認真的按照設計的思想和建設規定來設置。如果真的發生縫隙的話,要結合其成因來認真的對待,要結合它的受力特征和使用性的規定,來實施合理的應對措施。不管是哪一種措施,都要確保其合乎具體的建設狀態,要確保其安全穩定,而且還要合乎技術層次的規定。要確保處理之后的縫隙具備原有的承載力、抗滲性和整體性。同時還要防止人為損害,盡量避免大面積修補,以保持原結構的外觀為基礎。
常見處理方法有:(1)修補表面:該方法適合較窄的裂縫,可以修補表面美觀并提高耐久性。(2)裂縫填充:適用于裂縫較寬的建筑。(3)混凝土注入:適合裂縫較窄且深的情況,將修補原料注入混凝土內部。
5 混凝土的養護
采用內散外蓄綜合養護法,可有效降低混凝土溫升值,大大縮短養護周期。對于超厚大體積混凝土施工尤其適用。根據熱工計算,混凝土內部與表面溫差不大于25度,混凝土現澆板在進行澆筑完成之后的12h之內都應該做好相關的覆蓋養護工作,比如說可以采用麻袋進行覆蓋,并且淋水以保證濕度,而對于普通的混凝土在澆筑完之后應該不少于7d的保養,對添加緩凝劑的混凝土或者有抗滲要求的混凝土不能夠少于14d的保養;在混凝土澆筑完成之后的72h之內,不能夠進行踩踏、支模以及加荷;在混凝土強度小于10MPa的時侯,不能夠在現澆板上吊運、堆放重物,堆放重物的時侯應該減輕對現澆混凝土板沖擊影響。另外,在施工的過程中應該嚴格的控制好施工推載,施工的時侯臨時荷載不能夠超過設計文件規定的荷載限值內。
6 結束語
總而言之,混凝土施工是房屋建筑質量問題中的關鍵。其質量是不是合格、達標,會直接影響到整個建筑工程的質量,一旦出現問題,就會威脅到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嚴重的還會對社會造成負面影響。正是因為這樣,相關的建筑施工企業、單位必須重視對混凝土施工技術的掌握,并且不斷的總結、分析,以提高自身的能力,這樣才能夠促進建筑業的全面發展、全面進步。
參考文獻
[1]黃佑光.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的施工技術及管理[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0(19).
[2]郭林昌.芻議引起房屋裂縫成因及處理裂縫的施工措施[J].中國房地產業.2011(03).
[3]張慶穎.房屋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施工質量控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