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增明
摘 要:對于建筑安裝項目來說,在其預留預埋時期,經常性的會面對一些品質不良的現象,比如忘記留出孔,或者是留的方位不合理,導致管線或者是裝備在安裝的時候破壞了墻體,干擾到后續的使用,危及到建筑的穩定性特征。所以,要做好這個時期的品質管控活動。文章重點的分析了在這個時期的關鍵工藝方法,并且論述了該時期的建設步驟等。
關鍵詞:建筑;安裝工程;預留預埋
安裝項目的預埋留時期是項目非常關鍵的一個時期,它的建設品質的好壞關系到項目的品質高低,認真合理的開展好品質管控活動,是打造優質項目的前提,為了避免安裝項目發生不利現象,應該對這個時期的品質管控活動高度的關注,要集中精神的開展好品質管控活動,做好過程的管控工作。
1 關于預留時期的關鍵技術事項
技術準備可以分為設計交底圖紙會審、施工交底圖紙會審和施工技術交底等三個階段。
1.1 設計交底圖紙會審
該項活動是說經由自審以及相關專業的會審活動,察覺存在的不利現象,并且指出一些應對措施,這樣就能夠交底的時候,通過設計者來處理。詳細步驟有如下的一些要素:
(1)分析圖紙的闡述信息是不是綜合完整;(2)建筑、結構與設備、管線有無矛盾,設備層尺寸及管井、豎井尺寸、樓板厚度是否滿足安裝要求;(3)圖紙上尺寸、坐標、標高及管線交叉點是否相符;(4)器具安裝、設備安裝基礎、空間是否合適;(5)設備層管線進戶做法是否合理;(6)墻體等處留設的孔洞以及管線等是不是存在問題,標高等是不是合理;(7)所有的專業是不是存在碰或者是漏等不利現象;(8)使用了何種全新的物質,它的種類和尺寸等是不是合乎規定;(9)專業的圖紙內容是不是齊全。
1.2 施工技術交底圖紙會審
這項活動是在上一項內容的前提下,結合驗收規定以及測評要素等內容,在投標文件“施工組織設計”的基礎上,結合科學性以及實踐性等的規定,為編寫活動資料進行技術上的準備工作。詳細的說可以從如下的一些層次中入手:
1.2.1 圖紙翻樣。但落實好會審工作之后,把出現變動的要素經由合理的措施,注明在圖紙中;按結合建設圖的規定,認真的繪制大樣,將圖紙弄明白,確保其能夠成為場地建設的參考信息。在這個階段,對于在會審時察覺的不利現象,要認真的和監理人員溝通。
1.2.2 編制材料明細表。在進行圖紙翻樣的過程中,參照施工圖預算,技術、計劃人員準確計算各種材料,分層次編制材料明細表。
1.2.3 計算人工工日。根據以下方法進行人工工日計算。
(1)根據定額計算定額工日,乘以經驗系數,得出換算工日a;(2)參照隊里考核指標,根據工程量,得出經驗工日b;(3)根據土建進度計劃,考慮施工三至四天一層的特點,計算保證工日c;(4)根據經驗數據,給a、b、c以權重0.2、0.3、0.5,得出:計劃工日w=0.2a+0.3b+0.5c;(5)根據本作業班組的技術力量組合,合理安排施工人員,并作好人員機動儲備。
1.3 施工技術交底
該項內容是確保前期品質合理的關鍵要素,怎樣確保其科學合理,具有實踐特征,是場地品質管控工作的重點,為了防止單純的把其當成是技術管控條例的一個單一要素,確保其能夠合理的體現出技術指導以及建設技術準備的特征,防止編制活動都由單位的特別技術工作者來開展,進而避免了交底活動非常的表面話,該項編制工作應該由相關組織站在其自身的層次上來進行,隊級技術交底依據項目部技術交底細化編制,項目部審核隊級(工長)技術交底,班組技術交底在工長技術交底的基礎上樣板方式為主。
2 關于其相關的建設步驟
為了確保品質管控條例能夠實現應有的價值和意義,該項目按照流水活動的形式,認真的管控建設步驟,非常注重預留埋時期的品質管控活動。實際措施有如下的一些:
2.1 關于預制結構的制作活動
a.各施工專業隊在項目部技術交底的基礎上,按照圖紙、規范和公司有關質量管理文件繪制現場預制構件大樣圖(或提供標準做法);b.經由項目部負責核查工作,當明確之后才可以制作,假如不許可的話,要把修改思想回饋到建設組織處;c.通過自檢、互檢、班組檢、隊檢、項目部檢的五級檢查制度對加工件進行檢查,以最后檢查結果為準;d.由項目部分析檢測,并且填制有關的信息,要上報監理人員檢測,而且要按照規定落實活動,如果在檢測的時候未合乎規定的話,要將其返回,并且分析具體的緣由和應對措施,按照上個步驟繼續活動。
2.2 建設步驟
a.各施工專業隊在項目部技術交底的基礎上,按照圖紙、規范和公司有關質量管理文件編制隊級技術交底文件,繪制施工大樣圖;b.將材料遞交項目部,結合相關規定進行核查,當通過之后,結合實際情況開展建設工作。對于那些沒有通過核查的要重返,然后按照上述進行;c.通過自檢、互檢、班組檢、隊檢、項目部檢的五級檢查制度對隱蔽工程驗收,以項目部檢查結果為準;d.經由項目部測驗,填制有關的信息,提交監理處,經由其核查并且簽字,如果未通過,則要將其重返,并且論述具體的成因和應對措施等。
3 管控品質的方法
在開展建設品質管控工作的時候,要形成品質目標責任體系,身為貫標單位,有其非常謹慎的步驟和要素,不過怎樣將目的落實到細處,防止體系成為表面化工作,將總的目的一一的分散到具體的項目之中,然后開展到實際的建設位置和組織,而且要有可實踐特征,確保認真的核查。上述內容是在開展品質管控工作,開展過程管控時要認真處理的內容。結合項目部管控思想,要預想到安裝時期的問題中絕大部分是在預留的時候而導致的,因此在這個時期,認真的落實品質目標責任體系和經濟責任體系,通過經濟措施來確保目的得以落實,使目標責任制度化、規范化,形成了質量目標管理與考核的機制,帶動項目朝著更加積極合理的層次發展,實際措施如下:
3.1 根據質量總目標,依據驗收規范或標準,經過目標分解、細化,確定預留預埋階段質量分目標為優良。
3.2 依據優良等級標準編制隊級技術交底書,在交底書中,按照高要求的標準編寫具體的技術要求和驗收標準,原則上把驗收標準中的誤差范圍劃分為正負各三檔共六檔,一般情況下取三至五檔,實行五級檢查制度,檢查記錄中須簽明檢查時間一一具體到分鐘。
3.3 加強中間過程的巡查,發現問題及時提出,立即解決;出現通病,從技術交底著手,分析影響質量的因素;采取有效措施,解決問題。
3.4 檢查結果與經濟直接掛鉤,主要分為隊檢、項目部檢和監理檢等三類,提出項目部檢和監理檢的通過率為100%,“監理檢”不通過一一項目部、隊級、班組各責任人均給予罰款,“項目部”不通過一一隊級、班組各責任人均給予罰款,隊檢不通過一一班組各責任人均給予罰款。
3.5 實行末位檢查人責任制,最后簽字人負主要責任。通過實踐,在三個部位檢查未通過后,監理檢查通過率達到了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