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理

摘 要:文章講述了當前大規模的公用建筑在消防工作中面對的不良現象,結合有關的條例以及活動內容,對很多消防設計中的不利現象進行了自身的論述。
關鍵詞:消防;防火分區;安全出口;中庭;準安全區
1 關于在超大中庭中進行的設計
這種結構比較的受到酒店設計人員的喜愛,它上下是連通的,這個區域通常被看成是這種場所的獨特之處。不過,因為考慮到其寬敞性的規定,一般它不和隔層單獨的設置,而且一些還是和環廊連接到一起的,都未設置擋煙的區域,正是因為這種設計,使得其排煙非常的不便。目前的國家規定中沒有對這些內容進行詳細的論述,在實際的設計里,各個設計人員對它有著非常獨特的認知,因而得到的排煙模式也是不一樣的。
假如它和環廊使用一樣的排煙體系的話,那么它們中間就沒有擋煙的區域了,它的優勢是方便環保的消防活動,不過也會使得下面的區域中的煙霧流到環廊里面。假如兩者使用東西分割開來的話,在中庭中單獨的設置一個排煙體系,此時環廊用不用進行排煙活動,目前的條例中未詳細的論述這個內容。假如其排煙的話,如果比較矮的區域中的環廊開始活動的時候,就容易出現排煙的短路現象,這時候就會干擾到中庭。假如其不排的話,如果其出現火情的話,它里面的煙霧就會使得人們受到莫大的影響。
在很多工程中多采用消防性能化專題研究的方法論證環廊排煙模式,但均未能就中庭排煙和環廊排煙的具體組合模式、環廊排煙位置、開啟時機等參數進行深入探討,而這些參數直接影響中庭和環廊的排煙效果。之所以開展該項設計工作,其意義是為了確保煙霧能夠從中釋放,而且不會在環廊中有殘存,以此來確保群眾的撤退合理。
2 各種功能分區一起使用疏散樓梯時面對的不利現象
對于那些大規模的建筑來講,其中一般都會有很多使用功能,像是酒店或者是住宅等等,此時就容易發生各個區域一起使用疏散樓梯問題。本人結合自身長時間的工作經驗以及對條例的分析,把這個問題進行了簡要的歸納,具體見圖1。
圖中明確地指出了相同的建筑中各個功效區域是不是能夠使用一個疏散電梯的問題。目前,我們國家的規定中對于上面講到的這個問題進行了詳細的論述。
(1)住宅建筑。GB50045-95(2005年版)《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以下簡稱“高規”)第6.1.3A條規定:商住樓中住宅疏散樓梯應獨立設置。對于商用樓來講,其上方一般是民居,其下方是商用區域,因為其火情比較的嚴重,假如用公用樓梯的話,如果底層出現了火情的話,就會影響到上層人民的撤退。所以,在一棟塔樓建筑中,住宅不應與商店、酒店、辦公、酒店式公寓、公寓式酒店等共用疏散樓梯。
(2)商業建筑。JGJ48-88《商店建筑設計規范》第4.1.4條對商店的疏散樓梯進行了明確規定:綜合性建筑的商店部分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3h的隔墻和耐火極限不低于1.50h的非燃燒體樓板與其它建筑部分隔開,對于商用的,其安全出口應該和別的建筑分開存在。這個條例關鍵是想到了商業火情的危害性之大,人數之多,確保它的撤退區域相對單獨,首先增加了人撤退的安全系數,同時避免了濃煙給別的區域的人帶來的不利現象。所以,商店不應與住宅、酒店、辦公、酒店式公寓、公寓式酒店等非商店功能區共用疏散樓梯。此項內容,在許多區域的條例中也進行了詳細的論述。
(3)酒店與辦公。JGJ62-90《旅館建筑設計規范》第2.0.2條對旅館建筑疏散出口的獨立性進行了明確規定:在綜合性建筑中,旅館部分應有單獨分區.而且它的進出口是單獨的;JGJ67-2006《辦公建筑設計規范》第5.0.3條對辦公建筑疏散出口的獨立性進行了規定:綜合樓內辦公部分的疏散出入口不應與同一樓內對外的商場、營業廳、娛樂、餐飲等人員密集場所的疏散出人口共用。通過這個內容,我們明確了它們是不可以通用的。
公寓式酒店和酒店式公寓是為適應市場需要出現的新興事物。對于此類酒店一般可以按照賓館酒店的模式來進行布置。所以,在本人看來,酒店與公寓式酒店屬同一類使用功能,它們是能夠一同使用的。對于上述的公寓,它的結構很像酒店,大多是小戶型的,合理的裝飾之后出售,它們在驗收的時候,一般是以民居的形式來進行的,屋中和過道里都不存在自動滅火體系。因為它不適合長久住,所以都是用來租賃的,所以,當其驗收達標以后,就改為一些公用的住房,增加了人流量。所以,酒店式公寓的消防安全和疏散設計應格外重視,要確保樓梯是單獨的。
公寓式辦公也是適應市場需求在近幾年興起的一種新的建筑形式。所謂“公寓式辦公”,是指單元式小空間劃分、每個單元平均建筑面積不大于150m2、有獨立衛生設備的辦公建筑。這種物業,由于它的規模不大,而且是單獨存在的,比較的適合小規模的單位,不過它還是辦公區。所以,這類建筑是應該和辦公區域公用樓梯的。對于公寓式辦公與商業合用樓梯問題,通常是禁止的,許多區域的條例中結合其所在區域的實際情況都進行了適當的改動,在確保符合必要的消防條例的前提下,公寓式辦公用房可與商業場所共用安全出口:公共部位和室內各部位均設置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和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商業場所的疏散出口采用與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聯動的電子門鎖,火災報警后,電子門鎖能聯動開啟。
3 附近的防火區借用出口的現象
在商用的和那些大規模的建筑里,因為商業性質和經營的持續性的規定,往往存在疏散樓梯共用和借用安全出口問題,條例中也有相應的論述,不過在具體的開展的時候,還是面對一些不利現象。當然,也有新的建筑形式下出現的規范不能完全涵蓋的問題。
GB50016-2006《建筑設計防火規范》(以下簡稱“建規”)第5.3.12條規定:地下、半地下建筑(室)每個防火分區可利用防火墻上1個通向相鄰分區的防火門作為第二安全出口。但必須有1個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而現行消防規范均未明確地上建筑能否借用通向相鄰防火分區的防火門作為第二安全出口。
4 關于準安全區
目前的大規模的建筑體,開始朝著大面積,而且功效繁瑣的趨勢前進,對于防火等體系的設計都提出了非常嚴苛的規定。為了應對這種不利現象,在設計的時候,出現了準安全區這個內容。也就是說單獨的分出一個位置,將其當成是群眾聚集區域,它是和外界環境的一個緩沖區域,幫助人們撤退的。所以,這個區域具體上是對大面積的建筑中出現的防火分割非常大,而且疏散間距很寬,超過目前的條例規定的建筑位置而出現的,它是一種和外界以及市內相對立的區域。其沒有比較嚴重的火情而且當火情出現的時候,人員短時間的聚集不會發生問題。
不過,在具體的設計里,這個內容經常的不被正確的使用。在本人看來,其應該是按照如下的內容來設置。一是綜合交通樞紐內的換乘大廳等大空間場所。二是下沉式廣場。三是避難走道。四是有頂棚的步行街。五是避難層/避難間。六是開敞的屋頂露臺。
參考文獻
[1]GB50045-95.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S].
[2]GB50016-2006.建筑設計防火規范[S].
[3]吳鳳.鄧軍.沈奕輝.淺談大型地下商場安全島的設置[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4.
[4]肖春花.姚斌.劉躍紅.等.城市綜合交通樞紐內消防“準安全區”設置原則和評估流程研究[J].火災科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