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頤
摘 要:隨著現代管理學的深入發展,對圖書館員的考核已不再局限于工作效果的評估,而是強調把圖書館組織的目標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建立起圖書館運營管理全過程的考核體系,同時也逐漸把考核重點聚焦于圖書館工作的全程監督、指導與調節上。基于此,從作用、內容以及程序三個方面對圖書員的考核進行分析,希望對考核的實務工作有所幫助。
關鍵詞:圖書館;人員;考核
1 圖書館員考核的作用
一般來說,科學的圖書館員考核具有以下作用:首先,考核是員工聘用的依據。圖書館員的聘用標準應該是德才兼備,很大程度上應遵循考核得出的結論,不應該受其他外部因素的影響。其次,考核是合理配置人力資源的基礎。只有通過全面的考核,才能合理地判定每位員工是否具有圖書館業務工作的素質和能力,或者及時覺察員工素質和能力的變化,并及時予以調整。也只有這樣才能夠合理地配置人力資源,以保證圖書館的高效運行。再次,考核為人員培訓提供了理論依據。人員培訓是人力資源開發和管理的一個最關鍵的環節。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介入,圖書館的服務功能得到了增強,與之相適應的是,對工作人員的素質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員的培訓也逐漸成為圖書館發展的核心所在,而要確定人員的培養方向就必須通過對員工的考核來獲得。最后,考核是措施激勵的前提。通過科學合理的人員考核,圖書館工作人員不但可以看到自己的工作成績,同時也可以看到自己的缺點和不足,明確努力方向。考核有助于館員之間開展公平競爭,充分調動每個人的主觀能動性,不斷提高個人素質和業務能力,形成積極向上的良好的工作作風。
但是,我國的圖書館員考核工作還存在一些誤區:如:
(1)過于偏重評價工作任務的完成情況,而忽視結合圖書館工作發展的新要求去考核圖書館員的個人能力、發展傾向和特長等。圖書館員在工作中體會不到興趣發展的愉悅感,導致缺乏工作熱情。
(2)偏重事后監督功能,忽視過程指導作用。現有的考核體系導向的組織文化是獎懲性的,而對于在工作過程中出現的一些情況,卻沒有進行及時的糾正與指導,往往導致錯誤發生之后問題才被關注。
(3)偏重考核工作的完成,忽視反饋工作的繼續。當考核完成之后,圖書館通常只是簡單地對這一結果進行按部就班的獎懲,流于形式,而圖書館員卻沒有從這一結果中了解到自身的工作效果與圖書館的目標有什么出入,不利于工作績效的改進。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業績考核過程中應力求避免以下三種偏差:
(1)眩惑影像。即被考核人在某一內容的考核上表現突出,則在其他項目的評分中往往受其特點影響而表現出得分較高或偏低的現象。因此為了使考核公平合理,各考核人應盡可能避免該種現象的出現。
(2)評分寬大傾向。即對自己的部下愛護心切,在考核評分時往往給出高于實際的評分。為防止這種現象產生,各考核人員應當盡量遵守評分規則,實事求是地給予評分。
(3)評分中心化傾向。即評分的結果是大部分人集中于“中等”這一現象。這是因為考核人對下屬不太了解,當考核項目不能果斷進行好壞判斷時,為求安全而判定的結果。如果不能對各圖書館員的能力進行合理公正的評定,那么對員工的考核就失去了實際的指導意義。
2 圖書館員考核的內容
圖書館的崗位性質不盡相同,因此不能制定統一的考核標準,應根據崗位職責及崗位實際工作內容,制定出相應的考核標準,考核內容也應根據崗位要求而定。
關于圖書館員的考核內容,應分為政治素質考核和業務水平考核兩大方面。政治素質考核應從政治思想表現和職業道德兩方面進行;而業務水平的考核內容應包括以下幾方面:(1)獨立工作能力的考核。即圖書館各崗位工作人員應根據圖書館對某崗位工作的具體要求,運用自己掌握的專業知識,獨立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問題,高效準確地完成任務。(2)工作量、工作質量、差錯率的考核。(3)知識更新情況的考核。由于信息化、網絡化的快速發展,新的工作要求對圖書館工作人員進行計算機操作技術、外語水平及信息組織能力的考核。(4)科研成果的考核。高水平的科研能力與優質的服務質量是相輔相成的,具體考核內容為圖書館工作人員一年中在各級各類刊物發表文章的情況及完成科研課題情況。
在實踐中,也有一些圖書館對考核方式進行了一定的改革,例如武漢大學圖書館的年終考核方案就是改革的成果。武漢大學圖書館對職工的年度考核分為三個部分,具體體現為“三表”,即“圖書館崗位工作考核自我鑒定表”、“圖書館崗位工作考核表”、“武漢大學職工年度登記表”。其中的考核項目包括綜合素質、完成工作任務情況、完成創新工作情況以及對本職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四項。其中綜合素質由政治思想、職業素質、工作態度和其他構成。
除此之外,根據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理論,圖書館考核領導小組應在對各部門進行考察的前提下,對圖書館員工進行以下幾個方面的考核:
(1)能力。能力是指圖書館員在履行職責的過程中表現出的一種綜合素質,它是圖書館員完成工作任務的有效保證。圖書館員的能力指標主要包括基礎能力、業務能力和素質能力三項內容,其中,基礎能力包括了基礎知識和技能技巧等。關于圖書館員應有的知識技能,很多學者專家都有自己的見解,這方面的能力可以從深度和廣度兩方面去考核,即系統的圖書情報學知識、信息通信技術、其他學科背景、外語水平等。業務能力包括圖書館工作的判斷能力、溝通能力和指導能力等。網絡環境的不斷發展變化,要求圖書館員應具備相當的判斷力,以保證能夠理解讀者的需求,并具有徹底解決某些細節問題的能力;與讀者和同事之間的溝通能力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像其工作表現;而作為一名能夠提供給讀者所需信息的知識導航員,具備較強的指導能力也是必然的要求。素質能力包括智力素質、體力素質和性格修養等方面。對于這個方面的考核可以賦予其“能力開發”的內涵,納入評估考核體系中。
(2)業績。業績是指對圖書館員工作成績的評定,它既是對圖書館員行為結果的評價認定,也是考核圖書館員在一定期間內對本單位的貢獻和價值。工作業績的考核可以從工作質量以及工作數量兩方面進行評定,具體指標可以根據各個工作崗位的性質來確定。
(3)態度。態度包括圖書館員工在工作中的積極性、協調性和責任感的規律性表現。積極性是指圖書館員工主動參與圖書館的管理活動并積極提出合理化建議,即使面對困難的工作,也勇于承擔、積極完成;協調性是指在工作中與同事間的關系,要求圖書館員具有較強的合作精神和集體精神;責任感要求不回避責任,不轉嫁他人。對這個項目內容的評定,宜采用定性評價的方式進行分析,一般采取主觀性評價的方法。
3 考核的程序及方法
3.1 量化考核。為使考核全面、公正、高效,圖書館員的量化考核部分可制定一份考核表,對各個可以量化的指標進行認證地分解,并按優劣程度進行程度的分級,然后根據個人的表現來進行打分考評。
3.2 定性評價:為了使考核更全面、科學,在進行量化考核的同時,不應忽視全體館員和廣大讀者的評議性意見。應對每一位館員進行定性評議,主要是對考核內容中不宜進行定量考核的要素進行群眾評議或組織評議。值得注意的是,為讀者服務是圖書館的基本職能,因此,在考核過程中,考核小組對直接與讀者接觸的部門應考慮進行讀者測評一項,以提高圖書館的服務水平。
3.3 確定考核結果:考核小組成員將考核人員量化考核、定性評議的得分綜合,即得到被考核人員的最后得分,并將考核結果公布于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