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鐵萍
摘 要:“有效教學”已成為教育界的熱門話題,作為數學領域更為如此。每個數學教師帶著有效思維精心設計教學內容,潛心鉆研教材,重組教材習題以及集智慧與專業素養于一體,那么數學課堂一定會綻放出它的“附加值”,映射出魅力無窮的教學價值!
關鍵詞:有效;數學;有價值
當前,“有效教學”已成為教育界熱門話題,作為數學領域更為如此。那么,怎樣的教學行為方可兼顧知識與能力的傳授,思想與習慣的培養,更重要的是讓每一個受教育者都有受益終身的數學思想?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生涯,談談有效教學行為對數學教學的作用。
一、有備而來的課堂前奏——教學設計要有效
俗話說:“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那么對于教育者來說,“好的開頭”則是高效的教學設計,而這教學設計也正是有效教學的奠基石。怎樣的教學設計是高效的?怎樣的教學設計又能彰顯數學價值呢?筆者認為:知學生、知文本、知自己。
1.知學生
學生是教學工作的落腳點,是教學設計的服務對象,也是新課程理念下教學工作中的中心和重心。教師的教學行為,必須建立在對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活動經驗、生活經驗以及他所處家庭環境和周圍文化氛圍等的了解之上。這些融知識技能與非智力因素為一體的獨特磁場是影響學生學習新知的重要條件。作為一名數學教師,“知學生”是首先要知道的,也就是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了解學生想學什么樣的數學,想怎樣學習數學,心目中的數學是怎樣的,等等話題。只有“知學生”方能進行有效教學。反之,則事倍功半。
2.知文本
所謂“文本”,就是一個教師進行有效地課前教學設計所需要了解的課程標準、教材以及相關的課程資源。
(1)要有效地把握課程標準。課程標準是引領教師準確把握教材的準繩。只有解讀好“課標”,我們的教學方向才不會偏離科學的軌道,學生才會真正學到有價值的學問。
(2)要有效使用教材。教材是部分教學專家在一定的時間內對教學思想和課程標準的詮釋。一個數學教師應當想方設法使學生喜愛數學,變“枯燥課堂”為“著迷課堂”。我認為把握整體、取其精要、取精華、巧整合是最為關鍵的。正如特級教師路培琦所說:“教材就是提供給老師進行教學的素材,是給你一個教學思路……不能把教材當做圣經來念”。“用活教材”就會使課堂教學煥發光彩,數學的價值也不言而喻。
3.知自己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要做到有效教學,除了要了解課標、把握教材外,更重要的是了解自己。新課程下的教師已不再是單純的教書匠與信息的傳遞者,而是集學者、智者、育人者為一體的多面人。要使數學課堂有效,必須使自己具備深厚的文化積淀來幫助學生了解豐富多彩的世界,從而賦予數學以生命的活力;必須使自己有過硬的高超的教學技能,來幫助學生完成真實的求知過程,從而讓學生感到學數學也是一種樂趣;必須使自己有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來潛移默化學生的心靈,從而讓學生體會到原來數學領域的價值影響。
二、富有活力的課堂氛圍——課堂生成求有效
一節數學課,一般由情境創設、自主探究、交流反饋、課堂檢測等幾個環節組成,而最為精彩的就是“自主探究”“交流反饋”。自主探究環節如果能真正讓學生全部動起來,參與到數學活動中,會出現“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教學效果,那么無疑是有價值的。如,教學“植樹問題”時,引導學生理解“間隔”“間隔數”這兩個概念,即可利用學生所說的前后座位來教學,不用絞盡腦汁去創造學生不熟悉的馬路路燈、時鐘敲鐘規律等抽象素材。整個課堂的“自主探究”環節在學生的互動中學到了最有價值的模型“(兩端都栽)棵樹=間隔數+1”,教學無疑是高效的,數學價值的體現也無疑是有厚度的。正因為教學過程是師生間的原生態對話,所以我們要善于捕捉生成信息,機智處理難能可貴而最純樸自然的教學資源,這也是一堂課中有效價值的彰顯之處。
三、魅力無窮的映射效應——課堂延伸需有效
“教育無痕”“潤物細無聲”。一節有效的數學課,其教育價值遠不能用金錢來衡量。如,“大數的認識”會讓學生們在折紙的活動中感悟到數的意義,讓其獲得數感;“自行車里的數學”會讓學生在實踐中感悟到生活與數學密不可分;“比例的意義”會讓學生從數學中收獲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雞兔同籠”的有趣解法,能讓學生們感悟數學思想、數學模型的奧妙!只要我們每個數學教師帶著有效思維精心設計教學內容,潛心鉆研教材,重組教材習題以及集智慧與專業素養于一體,那么數學課堂一定會綻放出它的“附加值”,映射出魅力無窮的教學價值!
參考文獻:
[1]劉旭東.校本課程與課程資源開發[M].中國人事出版社,2002.
[2]楊九俊.備課新思維[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
(作者單位 山西省晉中市祁縣實驗小學)
編輯 代躍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