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飛
進入信息化時代,大學生的主體意識愈來愈強,依靠單一的自上而下的管理方式,已經不能適應大學生個性化發(fā)展的需要。大學生讀書期間的宿舍,也不僅僅是單純的居住,還涉及到大學生日常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已經由單純“住宿”功能轉變成住宿兼“育人”。宿舍的管理方式也發(fā)生相應轉變,特別是以大學生的實際學習和生活為本,突出反映當代大學生的精神風貌。
“該文旨在通過對國內外大學生宿舍管理進行比較,貫徹“以學生為本”的大學教育理念和提高管理效率,對宿舍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結合“多中心”管理理論,在管理方式、管理層次和管理效率三個方面提出改進的有關措施。
國內外大學宿舍管理的現狀
以劍橋和耶魯大學為代表的學生宿舍管理,采用“住宿學院制”。住宿學院人員的組成包括住宿學院院長、教導長、住宿學院院士(2~3名)、生活顧問等。住宿學院的教導長主要負責學生的學習,維持教學秩序和宿舍秩序,是學生與學院聯系的紐帶。住宿學院院士為各系的教師代表,一方面接受本專業(yè)學生的咨詢,另一方面協助院長的日常工作。此外,新生剛入學的各住宿學院還派高年級學生充當顧問,在專業(yè)定位、選課以及學習、生活方面給新生以指導。
我國國內大多數高校的學生宿舍管理,采用的是“單中心”垂直管理模式。一是投資方或物業(yè)公司管理,將宿舍管理作為項目外包出去,當然對于素質相對較高的碩士或博士生管理采用這種方式比較多:二是校方統(tǒng)一集中管理,這種方式在普通高校、民辦或高職院校主要采用這種管理方式,生源素質相比于名牌高校有所差別。學生宿舍管理中,由學校宿管科直接負責管理,宿舍管理員(簡稱“阿姨”)協助維護秩序。管理的主要目的是維持宿舍安全與宿舍衛(wèi)生。隨著管理難度的增加,在很多高校也有學生會以及自律會等學生組織參與管理。
國內宿舍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長期以來我國大學生宿舍管理,采取了“單中心”,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這有利于給在校集中住宿的大學生提供學習、生活等后勤保障,也有利于對大學生開展教育和管理。但相比于劍橋和耶魯等世界一流大學的“住宿學院”而言,我國目前的大學生宿舍管理還亟待改進。主要問題表現為:
管理方式較為單一。我國目前大學生宿舍管理主要分為兩塊,主要由學校的學生工作部門負責。一是學生宿舍的調配以及宿舍的紀律管理:二是日常的安全、衛(wèi)生等。部門在宿舍管理和服務上缺乏“生本”思想,管理方式較為單一,各種規(guī)章制度過于僵化。
管理層次較為落后。長期以來,大學生宿舍僅僅被作為學生居住和休息的場所來看待,忽略了宿舍的社會屬性和“育人”的功能。大學生日常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優(yōu)良學風的形成,以及其他方面都離不開良好的宿舍環(huán)境。日常的檢查以安全為主,檢查的內容主要是檢查衛(wèi)生和有無使用違章電器、及飼養(yǎng)寵物等。
管理效率較為低下。宿舍管理中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效率低下。在我國高校,通常都是一個宿管科管理全校的學生宿舍,管理的工作量和管理難度都比較大。管理學生宿舍的部門之間互不統(tǒng)屬,從而使得在日常的管理和服務過程中常常會出現協調不到位的現象。
“多中心”模式下宿舍管理方式
“多中心”強調以市場模式引入競爭,以參與模式提高決策質量,以彈性模式解除僵化體制,以解制模式消除內部控制的局限。要求管理的多方形成互動,今后的發(fā)展要以學生自主管理與上級管理相結合,提高學生組織的自治、管理能力。
管理方式從單一到互動。學生宿舍的管理需要從單一的垂直管理中走出來,更多的依靠多元化管理方式,與學生之間形成互動。宿舍的功能不僅要有基本的“住”,還要有“學”,管理的方式不僅限于檢查衛(wèi)生,還要有提供學生交流、學習的平臺。這就需要依靠專業(yè)老師、班主任以及其他能為學生提供思想和就業(yè)方面指導的多方人士共同參與。利用學生宿舍,開展一些與大學生成長成才有關的活動。例如:與專業(yè)老師及社會成功人士和校友見面暢談,共進晚餐;開展學生行為引導、學習普通話、社會熱點話題等自由的主題討論;開展大學生宿舍論壇,通過論壇了解學生所想所求,聽取學生對學校工作的意見。
管理過程注重人文關懷。現代大學的管理和以往不同的是,需要更加注重對學生的人文關懷,營造良好的宿舍文化氛圍。管理不是目的,學生本身既是被管理的對象,同時也是應當被學校關心的。只有做到真正的“以生為本”,學生才會從內心服從管理。可以辦一些主題鮮明的雜志,例如《住得精彩》的雙月刊,內容有交流住宿感受,宿舍行為案例討論,社會安全方面的事件,老師寄語,海外見聞等。還可以舉辦一些活動,如:糖水會,不拘形式,不限人數,一般晚上九點左右。上完自習,大家端著一杯糖水串門、聊天,緩解一天的疲憊。公寓管理中心提供針線、雨傘、打氣筒等小物品,方便學生借用。
注重信息化管理。針對宿舍管理效率低下的問題,可以從技術上提供幫助。通過建立相關的數據庫,完善宿舍管理信息系統(tǒng)。學生每學期可以登錄系統(tǒng),查看自己的個人信息,了解宿舍相關情況。學校可以通過管理平臺,輕松了解整個學院的宿舍分布、衛(wèi)生情況,實現智能化管理,提高管理的效率。
要建立健全宿舍安全管理電子平臺,完善宿舍管理的預警和應急機制,每天對宿舍公共設施、安全通道進行巡檢,在主要走廊、過道安裝攝像頭。消防裝置。注重對異常情況、消防設施進行觀察并做好記錄,適時向學生公布。做好電子信息平臺登記和監(jiān)控監(jiān)管。對于管理人員,要重視培訓,特別是對于電腦常識、基本軟件應用、應急管理、個案處理等的培訓。同時,實行合理的管理人員獎懲制度,工作業(yè)績優(yōu)秀的可以由學校進行校工頒獎。
宿舍是大學生生活和學習的重要場所,也是透視高校文明和集體精神風貌的窗口。因此高校學生宿舍管理的建設與發(fā)展,直接影響著學校“育人”的目標。為大學生提供更專業(yè)的優(yōu)良服務,把學生宿舍建設成為管理規(guī)范、環(huán)境優(yōu)美的公共場所,充分發(fā)揮學生宿舍管理的“育人”功能,是當前學生寢室管理改革的基本目標。
為實現這一目標,通過宿舍管理過程中的“多中心”和“以學生為本”的理念,使得在校學生在享受大學校的優(yōu)越設施的同時又能得到小學院的親密和溫馨,培養(yǎng)他們的集體主義精神和對大學的歸屬感。為學生的成長成才、綜合素質的提高提供有利條件,也為學生日常事務的管理和教學輔助活動的開展提供幫助,從而使大學能夠集中精力投入到教學和科研等核心工作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