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曉峰
摘 要:現今,小學生的寫作狀況不容樂觀。在小學的寫作教學中,通過鋪平起點、模仿起步、降低坡度等方法改善這一狀況。
關鍵詞:起步作文;寫作興致;樂感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表明:“作文應從內容入手,作文要做到觀察、思維、表達密切結合。”而縱觀當下,小學生的寫作狀況如何呢?人們在談起這個問題時,通常的反應是搖頭。可以這樣說,不少初涉寫作的小學生,似乎將作文視為榨文畏途,將作文陷入了程式化、公式化的怪圈,千人一面似已正常,而學生選材的如雷貫耳,主題的大而化之,非偉大之事不寫,非高尚感情不抒,即使有平凡之事,也總要以稚筆來彰顯出平凡中見偉大,平凡中見神奇來。這種“剛學步就想跨越騰跳”的異常現象實在是普遍存在的。這無疑是對改革小學語文教學的呼喚,對提高小學作文教學質量的呼喚。現實表明,小學作文教學,當屬起步教學,在整個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中處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如何引導小學生盡快在起步作文階段起好頭邁好步,實在是必須認真對待、予以關注的基本課題。筆者在多年自主教學、“微型課改”的實踐中,進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
一、鋪平起點:激發小學生寫作興致
在小學作文起步教學中,為小學生揭開作文神秘的“面紗”,消除學生的畏懼心理,激發小學生對寫作文的濃厚興趣,是引導學生作文起步的“助跑器”。
筆者在作文教學實踐中,總是精心挑選貼近小學生生活實際的“范文”,彎下腰身寫出自己的“下水文”,在作文課上為小學生范讀、示例。這其實是一種比較好而又簡單實用的“方法”。
在范讀例文中,邊“讀”邊“導”,能很好地讓小學生感悟作文的實質。
在示例教師的“下水文”中,能讓小學生從教師俯下身子寫作的“針對性兒童味”的“下水文”中,體味所描寫的和自己生活中相似的內容,去吸收“下水文”里的優美語言,引導小學生對每篇“范文”進行分析感受。
經過一段時間的“操練”,不但推動了小學生去自主閱讀課外書,而且激發了學生去積極“練筆”的興致,更使學生自主體會到:原來寫作文并不難嘛!不就是用自己的“兒童話”把自己在生活中的見聞、經歷寫給大家去看,講給大家去聽嗎?
有不少學生在交流寫作體會時,說出了更有“童味”的真心體驗:說寫作文難,只不過是自己還沒有去寫就在心里先讓自己讓它把自己放倒了!
在小學生撕開作文的神秘面紗后,小學生對寫作文的畏懼心理也就自然而然地消失掉了,寫好作文的濃厚興趣也就浸漫在了心田之中。
二、模仿起步:保護小學生寫作興趣
遵循降低對小學生作文的“保護性要求”來嘗試模仿起步,避開障礙,逐步提高小學生的作文水平。筆者嘗試進行了“三步引
領法”:
1.抄寫范文、佳段
教師從合理利用鋪天蓋地中的作文選集里,精心挑選范文、佳
作,引導學生去閱讀加抄寫,使學生在具體的文章中,自主領悟和體會作文的寫法、文字的組織方法,從而提高他們運用書面語言的能力。
2.改寫作文
學生在抄寫幾次范文之后,積累了一定的知識,就可以有目的地選擇一些與小學生生活實際相聯系的范文,自主地改寫成自己的“文章”,從而有序、有效地鍛煉小學生把自己的語言轉化成較為規范的書面語言的能力。
3.仿寫作文
在學生改寫作文訓練之后,教師提出要求,推動學生按照范文進行仿寫,自主選用、借鑒好詞語、好句子、好結構,但絕不是照抄原文。這樣,通過仿寫訓練后,學生就較為有效地達到獨立運用語言寫自己想要說的話的梯度。
三、降低坡度:提升小學生成功作文的樂感
為了持續保護小學生起步作文的新鮮感和喜悅感,使小學生盡快掌握作文的寫作方法,教師應整體把握,持續推動,切不可提出過高要求,而應當積極地為小學生創造出一個穩步前行,拾級而上的學習“梯度”,以促使小學生每前行一步,就能有“前進一步”的收獲,自己作“回頭看”的時候,都能夠看到自己成功前進的印記,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筆者在檢索、總結、提高起步教學實踐中,站在為學生的未來負責的高度,精心設計作文教學的整體方案,從大處著眼,實處著力,為小學生寫作目標“天天向上”打下了堅實的“發展基礎”。深感這幾個方面做得較為成功:
1.小學生起步作文訓練,教師要善于發現小學生的閃光點,讓小學生看到自己的長處。
2.小學生起步作文訓練,教師要重抓訓練,使小學生始終處于“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的狀態。
3.小學生起步作文訓練,教師要抓牢培趣育能的籠頭,引導小學生作文起步步入正軌,步步提高,步步扎實,定能受到小學生起步作文久久為功,踏石留痕的成效。
(作者單位 江蘇省海安縣城東鎮南屏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