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永軍
經過2012年對二胎可能開放的謠言討論,與2013年年初對中國人口老齡化后人口紅利的討論,2013年8月,二胎的話題再次被推到風口浪尖。
這次,大家有了普遍共識:二胎會逐步開放!
那么,在很多人還在為生第一胎而發愁犯難的今天,二胎開放之后在經濟和商機上有什么機會呢?二胎到底會帶來什么樣的社會經濟效益,二胎可能引起的行業、產業、企業等的變化會是什么?
我們首先要看,誰才是二月臺生育主力軍?
過去,二胎生育主要在計劃生育不太嚴格的農村普遍存在,公務員、國企職工等因為一刀切的政策存在,二胎生育為極少數。最近幾年,因為全社會存在房價高企、生活成本高等方面的壓力,再加上80后生育主力軍追求生活品質和生育觀念的改變等原因,農村二胎的生育也在逐漸減少。
如果政策松動,根據中國的現實情況,有三類人群會成為二胎生育的主力大軍:第一類二胎生育的主力軍可能是由原來的農村人口變為二、三線城市收入固定且較為豐厚的政府公務員、國企事業單位的中高收入者;第二類可能是已經富裕或顯責的階層;第三類是農村富裕家庭。總之,現在大家對養孩子的觀念已經從過去的粗養,變成了現在的精養。這也就決定了很多生二胎的家庭需要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否則,生易養難。
其次,生個二胎得要多大的花費?
中國人有傳統,對孩子的投入遠遠大于對父母的孝敬。這也是中國即將進入老齡化社會,但是老齡化消費除了醫療之外,其他方面增長緩慢的核心原因。而對于孩子的投入,大多數人則是不計成本。我們從以上三大主力二胎生育軍團來看,購買力還是很大的。
非富即貴階層的二胎生育,估計從生產到養育至5歲,預算平均每個寶寶在70萬元左右;而公務員、國企事業單位職員的平均預算則會在40萬元左右;縣鄉農村的預算估計會在15萬元左右。
因為是二胎,估計多數家庭會比一胎較大幅度地增大養育和教育投入。如果每年因為二胎而增加300萬的生育人口,按照1:1:1計算,則很有可能造成嬰幼兒市場5年內總量一萬多億元的市場空間,而這個數字,在我看來還是一個保守的數字。
最后,二胎消費行為會對行業、產業帶來哪些影響?
和一胎父母不同的是,二胎的父母更了解嬰幼兒產品的選擇和購買,更有經驗,所以他們的消費行為會較為理性。按照這個來判斷,第一,有品牌美譽的品牌容易被首選;第二,產品品質口碑不錯的品牌容易被首選;第三,價格定位中高檔的產品容易被首選;第四,更加人性化的新產品容易被嘗試。
因為二胎的父母大多是收入穩定或有較高收入者,他們在消費人群中必然具有明星性、知識性和經驗口碑性的特點,那么,他們選擇和追捧的產品很有可能會成為風潮,所以二胎一旦政策定格,中國的很多企業如果想要爭奪相關市場,則需要瞄準二胎父母的消費行為調整自己的經營策略。
可以想象,在二胎政策逐步放開的時候,二胎的市場也在悄然形成。這必將造就一個巨大的市場,同時帶來一個巨大的市場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