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京瑋
傳統出版業如何轉型升級?大傳媒時代,出版和科技如何融合?2013年4月8日,時代出版傳媒公司召開以“網傳天下 館藏萬家”為主題的2013(第七屆)出版發行春茗懇談會。來自全國各大新華書店發行集團高層、全國知名網絡書店、知名圖書館配商以及業內外媒體共150余人相聚合肥。
有激情、在狀態,為企業發展拓路
2008年,時代出版傳媒公司在全國率先實現出版主業整體上市,公司上市以來,出版主業穩步提升,行業影響力、品牌輻射力、社會知名度不斷增強。時代出版傳媒公司先后承擔國家級重大出版工程56項,45種出版物獲“國家三大獎”,千余種圖書獲優秀出版物獎;公司旗下的安徽人民出版社、安徽少年兒童出版社、安徽美術出版社、黃山書社4家出版社入選“全國百佳圖書出版單位”。
2012年,公司堅持創新與突破總思路,繼續強化主業發展,出版實力穩步提升,經營業績持續增長,文化與科技融合快速發展,產業實力和后續動力持續提升,累計實現銷售收入 31.395 億元,利潤總額 3.25 億元,歸屬母公司凈利潤 3.119 億元,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28.76%、15.90%和 14.39%。該年度中,公司重大出版項目帶動主業發展,精品圖書再結碩果;產學研合作發展,新媒體出版項目勢頭強勁;深度融入國際出版合作大格局,“走出去”工作繼續領先全國;印刷復制板塊規模實力顯著增加,文化產品貿易實現跨越發展;教育培訓業務快速鋪開,文化地產項目全面建成;資本運作積極有效,資產效益大幅提升。
對于如何在出版資本市場中保持出版企業的生命力,時代出版傳媒公司董事長王亞非告訴記者,一定要實現企業的三個機制:第一,激勵機制要保證;第二,約束機制要保證;第三,退出機制要保證。而在這三個機制中,實現“股權激勵”是確保出版企業在深化體制機制中保障生命力、活力的重要舉措。“時代出版傳媒公司是第一個向政府提出要實行股權激勵的,只要在公司一天,我就要撞開這個門,為這個目標而奮斗。撞開股權大門,解決深層次的問題,這樣才能帶活出版企業,為企業做大、做強提供保障。”王亞非如是說。
借力人才培養,在文化與科技的融合中開展資源開發孵化工作
近年來,時代出版傳媒公司在產學研合作和文化科技融合方面取得的成績受到普遍肯定。2009年6月,經國家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全國博士后管委會正式審核批準,時代出版傳媒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正式掛牌成立。經過幾年的發展,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已經招收12名博士后進站工作,其中4名博士后即將結題出站。時代出版傳媒公司總經理田海明介紹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首要任務是發揮聚集作用、輻射作用、示范作用,吸引人才、培養人才。“在博士后工作站建設的帶動下,采取培養引進結合的方式,時代出版人才能力、隊伍結構產生了明顯提升與改進,科研人才隊伍不斷壯大,推動形成階梯人才序列逐步形成,完成面向未來的人才儲備。”田海明表示,經過幾年的發展,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近10名博士后人員專業涉及傳媒科技、內容開發、政策研究、產業戰略等多個方面,并用博士后工作站的力量組建了時代出版上海研究發展中心,設立出版傳媒業工程碩士培養點和項目孵化器,已經聯合招收培養超過150名工程碩士,充分發揮博士后工作站的科研輻射作用。
據了解,科研工作站的主要任務是引導博士后人員在站期間重點開展資源開發孵化工作,將信息轉化為創意,將資源轉化為項目,將項目轉化為效益。時代出版傳媒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重點瞄準文化產業、高科技產業與新媒體三大方向開展研究,重點開發了一大批的數字出版、互動閱讀、移動閱讀、數字教育、網絡媒體等文化與科技融合工程,近年來已經取得一批高端項目和科研成果。如以“時代E博”全媒體數字出版運營服務平臺、手機出版內容互動平臺、健康IPTV頻道等為重點的寬容量數字化重點項目,以E-book 3.0多媒體互動閱讀電子書、E時代云課堂、無紙化教材(電子書包)等為代表的數字教育項目,以《時代發現》全球首款中文輕閱讀應用TimeTeller、校訊通等為龍頭的移動出版應用項目,以環保玩具圖書等為核心多元開發新業態項目,均順利高效實施。隨著后續重大項目的跟進與產業鏈的延伸,將推動新興產業進一步跨越發展,充分構筑傳統核心內容產業與現代傳媒產業互動發展產業鏈,發展成為出版產業轉型發展的先遣力量,促進企業全面升級轉型。
拉手共建和諧發展
今年的懇談會延續以往“暢談、合作”的主題,結合全國出版產業發展現狀和最新產業政策,精心策劃準備了高層論壇、網絡營銷論壇、館配營銷論壇等活動。懇談會現場,結合全國出版產業發展現狀和最新產業政策,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出版發行集團、當當網、新浪網、海峽出版發行集團等業界代表就傳統出版轉型、圖書網絡銷售現狀、網絡營銷特點及營銷策略、分享全國各地圖書館圖書采配信息、運作方式等話題展開了深入研討。
活動現場,時代出版傳媒公司還為上海新華e店、四川新華文軒在線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當當網、亞馬遜、蘇寧易購、英特華總部等6家電商以及北京新華書店采購部、上海書城、廣州購書中心等24家館配商代表頒發了“最佳合作單位”獎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