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劉繼

8月19日,中國雅虎郵箱正式關閉。
雖然早在數月前,雅虎就已經通告了這一消息,但當這一天真的到來,仍然讓人有些神傷。
有媒體把報道的標題取得比較煽情——《@yahoo.cn用戶,記得去處理曾承諾你“終生”的郵箱》。當然,舊事必須重提:2007年,中國雅虎郵箱在發布時自稱是“史上首款終生郵箱”。現在,雅虎食言了。該文最后的點評是:“這樣輕率而最終負不起責任的承諾,對公司與用戶,都是一個教訓。”
回顧雅虎的歷程,從1995年成立至今,一共經歷了9位CEO。在現任CEO瑪麗莎·梅耶爾上任之前的三年中,雅虎連續更換了5位CEO。而這幾個CEO在位時間最短的只有幾個月。
被視為雅虎救星的梅耶爾上臺后,動作可謂大刀闊斧。其中最吸引眼球的,就是近乎瘋狂的血拼。自2012年7月17日上任以來差不多一年時間內,梅耶爾已經進行了20筆收購。收購內容包括社交分享、視頻聊天、內容分享、移動推薦引擎、社交任務管理、移動廣告平臺、社交網絡大數據挖掘分析等。
不少人認為,雅虎的收購,是亂槍打鳥,并且摻雜了梅耶爾“作為女人愛購物”的強烈個人色彩,但雅虎對此有它的解釋邏輯。
雅虎北京全球研發中心總裁張晨表示,雅虎的愿景是到2015年成為一家以移動產品為主導的互聯網公司。梅耶爾則坦言,雅虎需要的是專業人才,只有擁有了扎實的技術人才儲備,雅虎的復興夢才可能實現。
而事實上,被梅耶爾收購的企業所提供的服務,大都被雅虎關停(除Tumblr等大手筆仍然獨立運作),這些具有社交、推薦技術背景的團隊,已經加入到雅虎的移動團隊中。梅耶爾希望通過他們來提升雅虎的產品。
不可否認,梅耶爾的收購行動,展現了雅虎開辟移動市場的野心,也將人們的視線成功地重新吸引到雅虎身上。至少自梅耶爾入主雅虎以來,雅虎的股價上漲了約70%。
但今年的情況似乎不那么樂觀。雅虎今年一季度營收11.40億美元,同比下滑7%;二季度財報仍然沒有增長的跡象,營收從10.8億美元下滑了1%。尤其是廣告業務的營收下降讓人擔心,其展示廣告業務營收下降11%,廣告銷售額下降2%,單份廣告平均價格下降了12%。
科技媒體readwrite.com稱,雅虎大肆收購新創公司,讓部分股東開始懷疑,這些并購案是否真能夠奏效?
有分析還指出,除了人才短缺問題之外(收購或許能部分解決這一問題),雅虎在實質性技術或內容的掌握上,也不如業內其他公司。它既不像微軟、蘋果、Google掌控某些熱點系統或者技術,也不像Netflix(在線影片租賃提供商)、Facebook那樣有豐富的內容來吸引用戶。雅虎真正需要的是一個有效的核心盈利模式。
當年雅虎CEO卡羅爾·巴茨被解雇,一個重要原因是沒能解決雅虎的癥結:雅虎究竟是一家技術公司還是媒體公司?事實上,現在這個問題仍然沒有得到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