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瑾

顛覆者聯盟
2D13年,特斯拉的新車Model S風靡全球。但電動汽車的革命者,并非特斯拉一家。德國人凱普克創立的“街頭滑板”電動汽車,已經蠢蠢欲動。
出生于1976年的凱普克,是德國亞琛工業大學最年輕的教授之一。他對電動汽車的興趣。源于曾經做過的一項調查。調查結果顯示。90%以上的德國城市居民表示。他們的日常交通都以短途為主。而隨著環保意識的逐漸增強。他們認為汽車應當是一種更環保的交通工具,而不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為何不開發一種針對城市短途交通的“平民電動汽車”呢?
實際上,絕大多數電動汽車制造商,要么注重性能出眾,要么注重設計新穎,而忽略了大眾對于電動汽車的基本需求。凱普克希望開發一款外形設計小巧實用,讓大眾都買得起的電動汽車。他給這種電動汽車起了一個非常貼切的名字——街頭滑板。
在創立“街頭滑板”前,凱普克一直關注著特斯拉。這家誕生于硅谷的公司,不但使電動汽車在動力和續航等性能上,達到了傳統汽車的水平,還為電動汽車注入了諸多前沿的科技元素。
不過,特斯拉瞄準的是中產階級人群,其新款車型Model S的價格在9萬多美元,對于這樣的價格,大眾并非都能承受。這讓凱普克看到“街頭滑板”巨大的市場空間——續航里程在150公里以內,售價0.5-1.5萬歐元之間的細分市場。
但問題是,作為一個新興產業,電動汽車的制造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如何才能降低成本造出低價實用的“街頭滑板”呢?
凱普克的瘋狂創舉是,顛覆傳統汽車的生產組織模式。
在傳統汽車產業鏈上,整車廠商擁有絕對的話語權,無數零部件供應商更像是整車廠商的附庸,按照整車廠商的訂單一板一眼地生產。然而,這種產業組織模式,很大程度上抑制了零部件供應商的創新能力,而在某個零部件制造領域,他們比整車廠商更專業。
“跟傳統汽車不同,電動汽車就應該有電動汽車的產業組織模式。”凱普克設計了一種以供應商為主體的扁平化組織模式——顛覆者聯盟。“所有合作者聚合在一起,他們之間的關系是平等的,通過一個開放的平臺實現協同合作,如同一座虛擬工廠。”
2010年5月,“街頭滑板”電動汽車項目正式啟動,凱普克的首要任務是,召集一個顛覆者聯盟。
他將聯盟者分為三類:第一類為股東投資者,投資成為公司股東,參與戰略決策;第二類為戰略合作者。在項目里某個分支領域起到重要作用;第三類為協作合作者,在某個分支領域的某個環節貢獻力量。
最初,有19家德國汽車供應商加入聯盟。其中10家為股東投資者,包括凱普克的街頭滑板公司,以及德國最大的汽車租賃公司速龍租車,與汽車輕質材料與熱管理系統開發商雷奧公司。這10家股東共同出資230萬歐元,作為項目啟動資金。
另外9家為戰略合作者與協作合作者,這其中除了汽車照明制造商海拉公司、輪胎生產商鄧普祿公司等幾個業界巨頭之外,大部分是一些鮮為人知、但擁有新銳技術的中小企業。
半年后,凱普克的聯盟陣營擴充到50多家公司,不僅覆蓋了整個電動汽車產業鏈,甚至還包括晟前沿的3D打印技術。
“街頭滑板”的顛覆者聯盟已經初具規模。但成敗的關鍵在于,凱普克能否將這些散兵游勇有序地組織起來。
低價的秘密
在傳統汽車產業組織模式中,整車廠商主導了供應鏈。而在凱普克的聯盟中,每個供應商都將參與到“從前期設計到后期制造”的過程,從各自專業領域出發。來推動項目進度。
凱普克首先將電動汽車的制造分解為車體設計、動力系統、溫控系統和電子儀表等若干模塊,每個模塊由一個“工程小組”負責。其次,他完全打破了每個合作公司的組織邊界,將這些公司的員工按照專業領域,分配到相應的工程小組中。
這就意味著,一個工程小組擁有不同公司的員工,一個公司的員工分別在不同的工程小組,而前者有利于碰撞出創新的火花,后者則有助于不同模塊之間的有效溝通。
在每個工程小組內部,任何業務問題都可以擺在桌面上,以頭腦風暴的方式進行討論,最后產生一個最優方案。凱普克還讓每個工程小組都指定一個負責人,由負責人向他直接匯報。如果工程小組內部意見產生分歧,凱普克領銜的管理層就會參與進來協調決策。
然而,從模塊到整車,畢竟需要整合。那么,如何讓這個扁平化、分散化的組織協同整合起來?
為此,凱普克成立了一個實驗中心,專門負責各個工程小組之間的協調溝通,比如設計方案之間的匹配、零部件之間的契合。而根據項目進度的不同需要,實驗中心還有權對工程小組進行整合或拆分。實驗中心還利用專業的系統程序,實施項目變更管理,只要某一環節發生改變,所有工程小組都可以即時看到并做出相應調整。
比如,“街頭滑板”的電力發動機被設計在尾部。但經過整合協同后,工程師們發現將發動機前置更為合理。對于這一變更,各個工程小組在一周之內便完成了相應的調整。
2011年9月,第一輛“街頭滑板”面市。從設計圖紙到原型車,凱普克只用了12個月,“如果不是我們的聯盟組織,這一過程可能需要好幾年,而我們的研發成本也只有傳統汽車廠商的十分之一。”
這背后,其實是供應商從附庸變為股東的角色轉變,這些股東幾乎是以成本價將零部件供應給“街頭滑板”。這條扁平化、一體化的供應鏈體系,不但大幅降低了“街頭滑板”的研發與制造成本,還因為聯盟引入了汽車經銷商,一直延伸到了銷售環節,從而讓“街頭滑板”即使定價0.5-1.5萬歐元,也有合理的利潤空間。
“街頭滑板”低價的秘密,還在于凱普克采取了“電池與車分離”的模式。
實際上,在一輛電動汽車的成本中,電池成本要占到將近一半。而電池技術也是電動汽車產業中爭議最大的環節。其更新換代的頻率較快。消費者買下一輛電動汽車,使用一兩年后,很可能其電池就被淘汰了。這對于消費者來說,是一個巨大的隱性負擔。
因此,凱普克另辟蹊徑,引入了模塊化的電池管理——只賣車不賣電池,而采取租賃的方式把電池提供給用戶。用戶只需要根據自己的日常出行需求,來租賃不同規格的電池。
用戶不必承擔電池在技術更新中被淘汰的風險。這讓大眾更容易接受“街頭滑板”。
曲線面市
“街頭滑板”的低價,并不意味著品質的縮水。
每一輛“街頭滑板”都配備了兩個安全氣囊、防抱死制動系統和電子穩定程序。它的電池電壓僅60V,假如發生交通事故,這樣的電壓強度對于駕駛者和救援人員不會造成危險。為了提升用戶體驗,“街頭滑板”還裝備了衛星導航系統、影音娛樂系統,其自動空調系統還可以時刻保證以最節能的方式運轉。
雖然“街頭滑板”擁有高性價比,但畢竟電動汽車還是新生事物,對于掏錢購買,大眾仍然心存疑慮。那么。“街頭滑板”如何打開市場?
2011年9月,在德國法蘭克福舉辦的國際汽車展中,外形小巧別致的“街頭滑板”吸引了德國總理默克爾。凱普克見機向默克爾介紹了“街頭滑板”一系列的環保性能。當默克爾親自坐進駕座,打開導航系統時,屏幕中突然跳出的一只“憤怒的小鳥”!一貫嚴肅的女總理被逗得哈哈大笑。
憑借德國總理的贊賞,“街頭滑板”名聲大震。德國郵政率先向凱普克拋來了橄欖枝。德國郵政是歐洲最大的快遞和物流公司之一,擁有龐大的汽車物流網絡。凱普克明白,如果能與德國郵政達成合作,相當于打了一次免費廣告,更能讓消費者對“街頭滑板”產生信賴感。
但是,如果“街頭滑板”品質不過硬,這也只是美夢一場。德國郵政向凱普克提出:能否為其量身打造一款用于快件和包裹運輸的電動汽車?它每天必須連續行駛120公里、起停300次、具有較強的負重能力,并且質量能夠保證一年工作300天以上。
凱普克立刻成立了專門的團隊,到德國街頭現場調查貨運司機們的需求,并對搜集起來的各項數據進行分析。然后召集各個“領導工程小組”發揮各自的專業所長,極具針對性地攻克了一個個難題。
2012年10月,德國郵政宣布,“街頭滑板”的運輸車型無論在裝載容量、安全性能等各個指標均已經達到他們期望的標準。2013年二季度,“街頭滑板”啟動了電動物流車的小批量生產,第一輛車已經在7月正式上路,而2013年底將有50輛投入德國郵政的運輸網絡。
凱普克已經開始建立商用和民用兩條生產線。預計2014年將達到一萬輛的產能。“還沒投產,我們就已經接到5000輛的訂單。”在新興的電動汽車市場上,“街頭滑板”已經向特斯拉叫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