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玉蓮
茶道要專注在茶湯作品上,泡茶師便成為茶席上舉足輕重的中心人物。泡茶師好比一支交響樂的指揮家。他必須能掌握整個茶湯作品產生過程的每一人、每一器物,每時每事都做得到位,將凝聚力無限放大,擴散至現場每一角落,人們才會從原來的現實生活被引導進入另一境界。這即是本篇要談的:泡茶師應如何從事茶湯創作,以及人們從茶湯作品可欣賞和享受到怎么樣的茶湯內涵。
泡茶師進行茶湯作品創作的時候,泡茶不能泡得太“家常便飯”。大家為什么不重視茶道藝術?因為我們還沒有把它做得足夠精致。不是會“泡茶”就會“茶湯創作”的。好比“會寫毛筆字”的人不一定是“書法家”一樣。泡茶師要是抓不住一去一來、一收一放的重點。沒有能耐將每一個細微動作確實做好,不能從每一手勢中傳遞內在的力量,“茶湯作品”(包括泡飲過程及茶湯本身)就不堪賞用。
有些泡茶師知道自己呈現茶湯時的弱點,就在泡茶時加進很多夸張的動作來轉移注意力,比如穿上奇特服裝喧嘩取寵;比如雙手要向空中畫一個大圈才拿起煮水壺,又或是拿杯托時把尾指翹上來……這些多余的動作會不斷消弱茶湯作品的影響力,是一種雜質。有些泡茶師本身的氣勢不足以壓住場面。也就震懾不了人們的精神,故此他們就把古董茶具、香爐、樹啊花花草草啊移入茶席,誤導人們去觀看一些與茶無關而且很浮夸的東西,以為這些就叫做精致,而忘記了茶道的靈魂。最終還得回到茶湯本身。
泡茶師也應該避免泡茶泡得太熟練了,處處顯得過于技術化,因為很熟悉這些動作了,就變得徒具形式而流于匠氣。只為了完成“泡茶”而“泡茶”,沒有感情關照茶席上的氣場變化、沒有用心在茶湯賞用上是不行的。如果這樣,“泡茶”就不能有“茶湯作品”那樣的效果。
泡茶師“創作茶湯”時要能夠練習到讓心和呼吸跟著手走。每一次我們的手在空氣中揮動時,別以為它沒有什么,我們內心的力量與感情將會通過它傳遞出去,心神越集中當然可凝聚的波動越強大,否則只是心不在焉的一些花拳繡腿,那是不夠的。泡茶師在做每一個動作時要心無旁騖、不為任何事情所困擾,如看茶葉聞茶香,要雙手很小心地托起茶荷,將茶輕輕推向鼻翼,閉上眼睛,微微深呼吸讓香氣真正進入我們身體。那才叫做聞好了。拿一支壺,從這里到那里,要很精準地持著壺把按著壺蓋,安安穩穩拿起來放下去,不可草率了事。撥茶入壺時,內在一股氣要跟著茶進入壺,倒茶入杯是也一樣。即使拿一支小小的茶匙將茶渣挖出,我們也不會因為茶已泡完了而改變細膩的態度,如此我們就可以永遠擁有這樣一個非常具有吸引力的泡茶動作,讓它成為我們身體、靈魂的一部分。
泡茶師除了懂得泡茶,還要愛茶、喜歡茶,不喜歡茶的話,這種效果出不來。我們喜歡它,就會經常很想泡茶,想要找一些好的茶泡給大家品賞,這是很大的動力,否則愛也無從產生。有了愛茶之心,人們感受到其中的熱情與專業,就會引起大家愛茶的喜悅,要不然就索然無味了。
泡茶師還需要有一點抽象藝術的素養,具象的美從茶湯看不出來,因為茶湯不具象。茶湯的色澤不會告訴我們它高興還是不高興,葉子的外觀我們也看不出它笑還是哭,茶的香味更加沒有表情沒有聲調。如果我們只懂具象的東西,但是不能理解上述提到的各項,不能感受它們代表什么意思,那么茶湯作品就沒有意義。比如當我們看云,你必須被告訴這朵云像一只老虎很威風的樣子,那一朵云像觀音很慈善的樣子。你才看得懂。要不然就看不懂云的美,不能從云的變化與色彩讀出它的經歷,那么你看到云時你是麻木的,匆匆看一眼又低下頭去玩手機了。如果對抽象藝術完全沒有興趣,可以談的話題是很表面的,這時茶湯作品欣賞的創作就如同一支表達不出它應有的內涵的交響樂那般粗糙。具象的東西如:茶席擺得很漂亮、泡茶師動作很優雅,這只古董壺要十萬元、那個茶葉值五萬元、花了三萬元把十八棵樹搬運進茶會場制造氛圍。諸如此類的話題很快就會說完的,說完了也就沒了,這些與茶沒有產生直接關系的都不屬于茶道藝術。
一旦我們對抽象藝術有了感受,可以理解,我們才能夠有能力欣賞從茶衍生而出的茶道藝術。如何著手從基礎的抽象角度去感受茶呢?從茶的色香味去了解它。色香味有它自己的語言,如看到這杯茶湯金黃色那杯茶湯紅褐色,泡茶師也不覺得有什么了不起,那么這位泡茶師是很難表達茶道里的內涵的。泡茶師一定要看懂喝懂“茶”的語匯,他才會讀出很多美麗的東西,諸如各種不同的湯色代表的意義、不同的香味又是怎么一回事、最好的湯色包含了哪些色彩的因素。比如我們懂得綠黃的湯色是綠茶。更進一步,我們看得有深度:綠也有不一樣的綠,有嫩草綠、豆綠、深綠、暗綠、碧綠、淺綠等。綠茶深綠表示很濃、味道很重,淺綠表示味道淡。在茶里嗅聞到芽香。我們知道這是綠茶,如芽香越來越濃郁似花蜜的香,我們知道這是非常優質的綠茶了。這些都是很有吸引力。顯示了泡茶藝術內涵的部分。泡茶師讀懂了它們,創作茶湯作品的過程才不會枯燥無味,才不會變得只有形式完成動作罷了。當我們知道泡著的茶擁有花蜜的香味,我們對這個香味彷如對另一個生命的崇敬。我們就要盡一切所能維護它的這個香味,絕不輕意破壞它,我們的茶席、泡茶器皿、品茗環境、泡茶服、茶法等統統都為了服務它而生。我們就會守著這一點感動,再將這點感動通過茶湯作品傳達出來感動其他喝茶的人。我們精神集中,凝聚感受,用愉快、安靜的手勢施法,把屬于茶湯的靈魂呈獻,這就是茶道藝術家要從茶湯作品欣賞會展現的茶道藝術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