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可
身體不愿聽“壞話”
你喜歡被老師表揚嗎?
廢話,誰不愿意聽好話!雖然常聽到什么“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藥苦口利于病”,可挨批評、吃苦藥,只有傻瓜才會樂呵呵的吧?
沒錯,要笑嘻嘻地面對“逆耳話”,得經過好多好多年的“鍛煉”,使自己有了一級棒的心理素質才行。比如說,能“厚臉皮”——這兒的“厚臉皮”是好話哦。這樣的“厚臉皮”,跳舞跳得不好繼續學,下棋輸了繼續下……那些潛伏在敵人心臟里的人,心理素質很高,不管別人說他什么,在他聽來,仿佛說的都是別人。
也不能怪人不愿意聽“逆耳話”。科學家有新發現:人的身體里就是有這么一種基因,當你受到批評或者遭到拒絕等的時候,身體很不舒服,有時甚至“心如刀割”。
心情痛苦,叫“心理”痛苦,注意,上面說的是身體痛苦,也就是“生理”痛苦。在科學實驗中,當人聽到“逆耳話”時,身體里跟疼痛有關的地方,反應特別特別地厲害——嗨,我們的身體天生讓人不愿接受“逆耳話”。
不是身體那么嬌氣,“碰不得”。其實,有這樣的基因,對人有好處:讓人希望得到稱贊,為了得到稱贊,愿意去學得更多、干得更好、對人更友好……這不是好事嗎?
老師的秘密
但是,愿意聽好話也不一定都是好事噢。
現在的老師經常對我們說的是“你真棒”、“你真聰明”,我們聽得很舒服,而老師們也覺得自己做得對,因為他們大多聽過這樣的故事:
50年前,美國的一位科學家曾經到一所小學,在6個班級每班抽了3名學生,然后把這18個人的名字告訴校長和他們的老師,說:“這是你們學校中最好的學生。”因為這位科學家很有名,大家都相信他說的是真的。于是,老師對這些學生特別重視,還常常鼓勵他們,讓這18名學生覺得自己真的是最棒的。過了8個月,這些學生個個學習成績有很大進步,各方面表現也非常出色。而原來這些學生,大多數都是比較一般的。
其實,這個科學家是為了科學實驗去的,18個學生都是任意挑選的。
老師們從這個故事中學到了這樣的道理:批評學生,會讓他們覺得自己不行,對自己沒信心;只有不斷表揚,他們才會更加努力,不斷進步。雖然有時老師并沒有覺得你棒——這就是老師的秘密。
做真正最棒的
不過,這么多年下來,不少老師有點苦惱。比如,他們常常對學生說“你真棒”、“你真聰明”,一開始似乎有用,讓一些學生努力學習、好好表現,可是不久就不行了。
科學家的最新研究,也發現老師說的問題確實存在。他們研究了心理,也研究了生理——腦袋。
比如,經常受到“你真聰明”表揚的學生,為了保住自己“聰明”的“寶座”,對沒有把握的事情,比如一道難題,就不肯到黑板上去當場解答,唯恐自己做錯,從“聰明”變成“笨蛋”。而那些沒有經常受到這種表揚、但很有勇氣的學生,倒是不怕“丟面子”,會勇敢地當著大伙的面去解題。如果解不出,沒有關系;即使聽到一些不怎么好聽的話,比如“你看清題目沒有”、“你有沒有動過腦子”等等,也不會覺得丟臉,反正再去動動腦筋就可以了。如果解出了,非常高興,知道自己的聰明不是天生的,是靠不斷學習、不十白難題而得來的。這樣的學生,長大后,面對更大、更多的“難題”,都不會害怕,而且,會真的越來越聰明。
對大腦的研究也證明,當你不怕“丟面子”去研究難題的時候,大腦皮層的神經細胞,互相之間交流得可熱鬧了,這樣的交流聯系,會激發你更加愿意去戰勝困難的心理——也就是說,你越來越不害怕難題,或者別的什么困難,面對這些,你會更加努力去戰勝它們。這樣的你,才是真正“最棒的”!
上面說的要笑嘻嘻地面對“逆耳話”,得經過好多好多年的“鍛煉”,里面還有一層意思,就是“鍛煉”后,真正懂得了“逆耳話"對自己的好處。看看那些大人物,哪個不是不斷失敗、不斷受到別人的打擊?他們在那些“逆耳話”里找到了智慧,戰勝自己的缺點錯誤,才獲得巨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