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敏

成名在望
在衛視臺選秀節目的運作當中,一個個原本只是校園人物的學生,通過選秀而走上明星之路:李宇春、俞灝明、吳莫愁、李代沫等。成名,一個由普通人到社會名人的道路,似乎像人生捷徑。但由誰走上這條捷徑,又一定程度是社會情緒的投射與選擇。
張瑋,2012年《中國好聲音》那英組學員,決賽成績前十二,小組賽中被冠軍梁博淘汰。但其超高音與人稱“音樂瘋子”的狂放型性格,受廣大粉絲所追捧喜愛。在《中國好聲音》決賽夜,由他與亞當·蘭伯特的對唱掀起2012年音樂選秀酷旋風,風光強勁。
不愛在棚里錄歌
見到張瑋本人,與去年比賽現場極致high到爆的形象有一些落差,他面容明凈,笑笑地形容自己私底下也并不是瘋子的。電視上身材精瘦、跳起來像個猴子的張瑋,實際身高近一米八,本人顯得高大挺拔。
和去年《中國好聲音》其他學員相比,他算是出專輯最早的一個,由資深音樂人撈仔全權負責把關。“昨天就和撈仔老師碰撞出火花,在歌曲的結構和編曲的方向上面,他給我很多啟發。”
他的團隊成員介紹,這一年他基本忙于新專輯,即將要與聽眾見面的考驗,使得他備感矛盾。“希望大家會喜歡,但也眾品難調。”
新專輯10首歌,齊集喜慶、青春、搖滾范兒。“我也挺想開演唱會的,但是覺得自己還不夠完善,一個人需要長時間的推敲才能有更高的層次,才能去開演唱會。就像學功夫,不能是剛學會扎馬步就可以上陣殺敵了”。
說到第一次感受到紅的感覺,和別的明星似乎并沒有兩樣:就是在大街上被人認出來。一個陌生人迎面過來,“哎,你是不是張瑋”、“對呀,你好”,然后照相留影,當時的感覺是很享受。因為從別人的眼神中看到,覺得他是美的。
“不過后來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愿意跟陌生人合影。他覺得你是一個美麗的風景,我很開心大家能這樣看我,但是我想避開的問題是第一個開始了很多人都看到了,就都來了,麻煩就出現了。成名有好有壞。現在上街就會盡量修飾一下。再找不到以前那種自然的去逛街的自由,少了很多樂趣吧。”
和他聊天,有時表現得極為靦腆,他愿意聊自己的想法,如果扯到名利,他反倒透著一個男孩子白冽的單純,“你們怎么會這樣想啊?”也許是近來接觸很多粵語歌,他還會甩兩句表示不贊同。
他形容自己還算熱情,“我覺得自己不太善于在棚里錄歌,雖然我不至于是瘋子類型,但是我感覺如果沒有觀眾給我回饋我可能會有點迷茫,如果面對很多觀眾感受他們給我的回饋,我才能找到興奮點,我的那個點會來得更快。”
這一年來的經歷,張瑋對自己的現狀挺滿意,話語的口吻有了一個明星該有的閱歷范兒:這一年很累但也享受,可能有人覺得我是應付。但如果把那些應付化為適應,一切都不一樣。
事情擺在那里,如何看待才是關鍵。這是每一個明星在經歷無數個白天黑夜勞倦矛盾、競爭、考驗等極限擠壓后才會出現的態度。
往深里走,還是往遠處走?
當你覺得他屬于躁熱不甘寂寞型,他又說,我喜歡一個人發呆,什么也不干。一個人靜靜地享受寂寞,挺好的。坦言如果交朋友需要有內在,沒內在接觸一天就夠了,一個有靈魂有內涵的人需要常年累月地去品。常常說話時有著與年齡不相符的成熟。
除了音樂方面的拓展,拍戲是他想增加自己閱歷的另一嘗試。劉歡和那英兩位在《中國好聲音》時對他的忠告言猶在耳:唱歌要走心。一個歌者外在的東西很重要,但是內在才是根本。
這個內在,是困擾他的問題。
年僅2 5歲,大學未畢業即參加了《中國好聲音》,獲得那英青睞,簽約其公司做歌手。“這一年認識的人,和大學里與同學的接觸不一樣,現在想要跟人家談得來就需要盡量放開自己,要誠懇真實。很多都需要去調節自己的心,我差不多已經適應了這種方式交朋友。”
但依然覺得自己閱歷不夠,無論從音樂風格上,還是對自己將來的發展。他想多向度都走走看。認為拍戲很有趣,也是一種生活方式。他把拍戲也歸為生活閱歷的積累,“閱歷淺的人和影帝拍出來的戲效果肯定不同,拍戲靈感來源是閱歷,扮演不同人生能夠增加很多閱歷。”他想嘗試演戲,許是音樂的人生不足以滿足他保持著“在路上”的追求與渴望,一味的唱歌容易缺乏內涵韻味。
原本“小瘋子”的激情在他身上時不時顯露,經過這一年的歷練,張瑋形容自己比上大學時開朗了許多,那時自己雖然算不上冷漠,但喜歡一個人可能不會主動上去搭話。“有一句話能夠很恰當地形容當時的我,如果我們之間有一百步的距離,只要你跨出第一步,剩下的九十九步都由我來走”。
記者問他,如果有一個機會對過去的自己說一句話,會講什么。他一下陷入沉默,那種向內的談話令他不知如何恰當表達出來,仿佛一下又把他帶入到曾經的學校,他靦腆地說,“這句話很深,那就是‘你努努力,在學校里當個官。”
或是出于補償心理,因為學的是音樂,避免不了接觸外界很多的朋友,留在學校的時間反而不多。“如果可以的話,我希望跟老師和同學們多一些交流,能夠讓更多的人認識我。不過話說回來,如果當時升官了也許就是另一種人生。但人生誰又能說得到呢。”
他將自己的成功歸結于運氣,“我覺得我天生幸運是一個天賦。”在他的學校,和他一樣的人很多,眾多學音樂的學生在大學之前便開始唱歌,都不僅是學聲樂這四年。而只有張瑋紅了,他似乎也想鼓勵身邊的朋友,其實機會就潛伏在身邊,看你有沒有能力去發現它。
張瑋依然有作為一個男生的單純,似乎很少感受到他沾染一些社會氣,與大學時的理想一直沒變:超越接觸過的所有人,首先專業得過硬,讓每個人認知你認可你。看見的同時還要看重。“這才是一個男人或是藝人應該走的路。”
成名之后,他依然困擾:就像一條小河馬上要匯入大海,正處于是往深處走還是往遠處走的階段。卻又很樂觀:“這條道路我剛踏進來,也在摸索前進,摸到什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