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一娜 王麗娜
2004年教育部研制了《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音樂學(教師教育)本科專業課程指導方案》(簡稱課程方案)。新的《課程方案》注重培養學生的全面發展,以靈活運用音樂知識為學習目的,同時要通過學習,使學生具備一定的音樂基本技能。《課程方案》還要求學生要具有利用所學的音樂知識和基本技能發揮自己特長的能力。在現在的音樂教學中,教師要強調培養學生對音樂知識的感知能力,加強他們的音樂技能。隨著新的普通高校音樂教育培養目標的確立,《課程方案》會逐步加快新時期的音樂教育發展。這就要求教師要具備以下幾點素質。
一、在講臺上是一位優秀的音樂教師
學生學習音樂的途徑之一是音樂課堂,教師在講授中要提高學生對音樂的興趣,這種興趣使學生在音樂學習中提高了學習的自主性,從而提高了音樂課堂的教學效率。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利用自己的豐富知識和個人魅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就需要教師要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藝術。教師在講臺上對音樂進行自由演繹,通過運用“語言”藝術和“板書”藝術提高學生對音樂的感知力,最大可能地讓學生在音樂的領域中自由成長,給他們足夠的空間自由發揮。
在大學音樂專業中,現在實行學分制制度,這種學分制可以促進學生更積極主動地學習,同時,因為在選修時學生選修的是自己喜歡的科目,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長和興趣點進行選修。在各科音樂教學課堂中,由不同的教師進行教學,他們可以在這些科目的學習中獲得更多的知識,同時提高自己對音樂的接受和學習能力。
二、在舞臺上是一位合格的演員
現在的教育發展形勢,要求學校的教育課堂要注重學生能力的發展,這就要求學生不僅要掌握音樂樂理知識,還要具備自主學習的能力。這就要求在音樂課堂上授課的教師是一名合格的演員,通過對音樂的演繹、樂器的演奏讓學生對所學內容真正感興趣。學生選修的音樂科目為他們提供了豐富的實踐機會,通過進行舞臺實踐,使學生在實踐中理解音樂知識,感受音樂魅力。
在學生進行舞臺實踐時,他們通過演唱歌曲、演奏樂器、表演舞蹈、編舞蹈劇等來進行對音樂的實際運用。在實際運用中,學生既對所學的音樂知識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時,通過與其他學生的合作,培養了學生互助互愛的合作精神,又在實際燈光、音樂、舞臺綜合方面得到了鍛煉和提高。
三、在講臺與舞臺的基礎上是一位音樂教育研究者
新《課程方案》學分制的實行,使學生在以音樂學習為主導的學習過程中,有了更寬闊的空間,通過選修自己欠缺的部分來增強對音樂知識的學習能力。由于實行的是學分制,學生學習起來更積極,對提高學生的整體知識接受能力、知識轉化能力以及與其他學科結合的能力有很大幫助。在學生學習選修的知識時,他們會把所學的音樂知識同其他學科結合起來,促進音樂教育與人文的完美結合。
教師在音樂課堂教學中要給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氛圍,使學生能輕松地進行學習。學生在愉悅中學習音樂知識,能更好地提高自己的音樂水平,更快地接受新知識。另一方面,學生可以通過音樂舞臺進行實踐,使音樂知識有據可依。在音樂舞臺上學生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想象,表達自己對音樂的理解。通過不斷的音樂舞臺實踐,學生對音樂知識運用的能力會進一步提高。《課程方案》中也強調了學習音樂知識要與實踐結合起來,只有在實踐中不斷運用這些音樂知識,才能提高學生的音樂教育的能力。教師在音樂課堂授課中,要創設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同時引導學生通過音樂去學習其他學科的知識,互相促進,最終使學生的音樂學習和其他學科的學習都能不斷進步。
藝術實踐是對音樂知識的實際運用,是藝術實踐課的實踐活動。通過進行藝術實踐,可以提高學生對音樂的欣賞能力和感受能力,能更深刻地感受到音樂中所蘊含的情緒。通過組織學生參加一定形式的舞臺演出,如參加合唱、樂隊、舞蹈、獨唱、獨奏、音樂劇等演出,以及參與舞美設計、舞臺劇務等活動,使每一個學生都能有機會參與到舞臺實踐來。藝術實踐課是一門課,比如在選修課程中開設理論課、合唱課、器樂課、弦樂課、舞蹈課等,使愛好某一方向的學生再進一步地提高和研究。在高師音樂教育中,把藝術實踐課程與藝術實踐活動結合起來,可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促使學生學習相關基礎課程的積極性,提高音樂教育能力。
四、通過范唱、范奏、激發學生的興趣
高等師范專業的畢業生很大一部分會成為中小學及其他中職學校的音樂教師。這些學生通過提高自己的音樂知識和舞臺藝術魅力將會成為優秀的音樂教師。在講臺上,可以利用自己的舞臺經驗進行范唱、范奏,通過教師對學生的引導力和向心力激發學生積極學習的興趣。這種舞臺和講臺藝術結合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現在,音樂課堂教育的講臺越來越接近舞臺,這是由音樂教育的特殊性決定的。這就使音樂專業的學生在就業方面有了一定的優勢。如果這些學生將來從事中小學音樂的教育,那么他們在進行教學時,可以通過親自示范來教導學生,還可以在學校組織的文藝活動中出謀獻策。這種同時具備講臺和舞臺能力的音樂工作者會使中小學生對音樂課越來越感興趣,這對于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欣賞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大學音樂教學中,學生可以自主選擇選修的科目,同時采用學分制,使學生在音樂學習中更具有自主性,他們對自己感興趣的學科會更積極主動地學習。通過興趣引導,使學生在音樂課堂中能更好地展現自己,更深入地探究音樂知識。在這種自主性的推動下,學生有了更大的發展空間,使他們的視野更寬廣,更進一步推動了他們音樂知識的積累,促進了他們將來更好的發展。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