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喬
于正小檔案:
著名編劇、制作人
主要作品:《美人心計》、《宮1》、《宮2、》《新笑傲江湖》、《陸貞傳奇》等。
Q:《影視圈》雜志社
A:于正
Q:上半年你的戲在衛視播出有三部100多集,這形成一種“于正現象”,也引發了業內的討論。
A:因為把我們兩年制作的戲放在一起播了。我們跟湖南衛視合作比較愉快,他們也信得過我。其實每個戲賣得時候都是公平的,都一樣要走審片流程,說實話,我對每部戲都戰戰兢兢的,《像火花像蝴蝶》湖南衛視就沒有要。其實每個人都在向不同的階段發展,《像火花像蝴蝶》的收視率中等偏上,是我預料中的,但它會很有口碑,讓大家覺得是一部好劇不是雷劇,這對目前的我來說很重要。因為我就是個想做故事的人,偶爾也想文藝一把,能夠玩點不同的東西。
Q:有人說你特別善于研究觀眾心理?
A:我只是一個極度享受故事的人,對于我來說,講故事是第一位的,我享受的故事觀眾一定會享受,因為我覺得我并不是一個多么高端的人。再有視覺上要好,要唯美,我用的演員沒有任何關系戶,一定是跟角色契合我才用。第三個就是我的故事比較快,因為我很舍得橋段,一般編劇不舍得橋段,因為它賣錢嘛,就不可能舍棄某些橋段。
Q:你現在更偏向于制作人,自己寫的戲也不算多。
A:首先我要找題材,如果我有寫作的興趣我就寫,也不會去找別人討論,寫作是一個私密的東西,而且我越來越覺得集體創作不如一個人創作好。我也比較獨斷專行,不太愿意聽取別人意見。有可能看到別人的好劇本我再來潤色,或者直接拿來拍。舉個例子,像《陸貞傳奇》,張巍老師的劇本一直收視率不太好,大家覺得很奇怪,但是我一看她的劇本覺得特別驚艷,只是很少有人去梳理她的劇本,比如說節奏不太對,有點拖沓。我腦子里有一個剪輯點,我就能把她的劇本理成觀眾喜歡看的劇本。包括她最近在東方衛視播的《杜拉拉2》收視率不很好,但這個劇本很好,只是沒有人去梳理它,整理它的節奏,如果這個劇本到我手里,我覺得收視率是能爆的。
Q:你如何看待雷?。?/p>
A:這個“雷”(停頓),你現在看到《新洛神》、《天天有喜》,還覺得我的東西雷嗎?我覺得我的東西很美,而且現在越來越好,像《陸貞傳奇》幾乎是零差口碑的。早先幾部戲,跟觀眾的品味沒調到一致的時候,必然會有人覺得突兀,或拿個詞來營造,但是時間會證明很多。其實我沒有大的改變,很多戲的基點是一致的,就是高富帥和灰姑娘,但我們要用功做考究。而且有些被稱為“雷”戲,我都賣到了日本、韓國、美國,我還拿了國際編劇大獎,我覺得我該有的我都有了,我不在乎別人說什么。并且在這個行業里有很多競爭,肯定會被陷害,但我的戲是很好的證明。真正的雷劇捧不紅演員,嘩眾取寵了一下子,讓觀眾看看你、罵罵你而已。但我成功幫林心如翻身,成功把楊冪、馮紹峰、何晟銘、佟麗婭捧紅,我成功使陳曉和趙麗穎從大眾的眼球跳出來,我有很多成功的例子擺在那里,下一部戲我一定會讓更多的新人火起來!我的終極目標就是做華流,讓中國的電視劇走向世界。
Q:你工作室一年的產量大概多少?
A:去年我們公司就拍了兩部戲,跨年拍了《新笑傲江湖》和《像火花像蝴蝶》,之后整個半年都在休息、調整,然后就拍了電影《宮》,因為我想嘗試新的領域,今年作品也不多。我已經有兩年沒有原創作品,都在寫金庸的、改金庸,所以我今年做了《鳳還巢之連城》,還幫《云中歌》做了監制。有人說我做制片人靠譜,但我覺得我做編劇比制片人更靠譜。
Q:每部戲收視率都很好,應該很賺錢吧?
A:其實大部分項目是別人主投的,我們公司并不賺錢。比如《笑傲江湖》是華夏視聽的戲,我幫他制作而已。因為我看項目比錢重要,真正自己大投入的一部沒有過,我們大多只投10%、20%。我對錢不是很大的欲望,我更想挑戰好的作品,所以三年來我們的作品雖然是大戲,但版權都在別人手里,不可能有很多利潤。我工作室60多人,靠我一人養活,到現在為止,我算了一下基本每年也就是打平。但是,我們的業績比較漂亮,我替別人賺的錢比較多。
Q:你現在也在做藝人經紀,捧出來的幾乎都簽在自己的工作室?
A:工作室只簽了5個藝人,這一塊現在才剛剛開始盈利。很多公司糟糕的現象是簽了人不捧,我們家的藝人是實實在在的捧。一個藝人的投入在兩年內起碼要四五百萬,要把這個收回來也挺容易。像袁珊珊現在火,她的價值已經很高,今年年底姍姍應該是已經盈利了,但是還有其他新人在啊,還得付出。所以我覺得這是個循環的過程,自己簽藝人還是自己用方便,并不是讓她們全力去賺錢。
(實習生楊宇靜對本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