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旭飛
“教育的藝術是使學生喜歡你所教的東西。”“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無論是西方學者,還是東方學者,都給了我們同樣的啟示。的確,如果學生對所學的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就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那么,教師如何在課堂教學中抓住學生的心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我覺得多給學生動手、動腦的機會是非常重要的。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以學生活動為載體,從學生的自身特點考慮,精心設計和實施各種教學活動,讓學生多參與課堂教學活動,使得生物課堂“多姿多彩”,從而提升課堂效率。就此,本人結合平時的課堂教學實踐,談一些見解和體會。
一、活動內容的心理化
教學的主體是學生,因此,教學活動內容的設計要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激發學生參與探究的熱情和表達認知的欲望,使活動的內容和學生的體驗之間建立起必然的聯系。例如,在進行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生物《動物的行為》一節教學時,教師一上課就提出讓學生先回憶看過的與動物有關的任何活動。然后四人為一小組,將自己想到的場景進行描述,組內交流后選出精彩的活動畫面在班內進行再次交流。初中的學生活潑好動,知識面也很廣,所以涉及的場景也很多,有在生活中親眼所見的,有在電視節目中看到的,有在書籍中讀到的……發言的積極盡興,聆聽的興致頗高,課堂氣氛相當熱烈,課堂效率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二、活動內容的問題化
把學習知識的過程變成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可以把活動內容變成問題的“鏈接”,可以引導學生憑借自己的努力一個個地進行問題的求解,還可以在解決問題中激起學生的問題意識并生成更多、更深刻的問題。例如,在進行蘇科版七年級上冊生物《人體的呼吸》一節教學時,教師首先組織同學們感受自己的呼吸。先是用手放在鼻腔前面,緩慢地吸氣和呼氣,感受呼出的氣體與吸入的氣體有什么區別?這些區別與呼吸系統中的哪些結構特點有關呢?于是學生帶著問題進行自主學習,小組合作、探究;在講解呼吸運動的原理時,也是讓學生一只手放在肋骨上,一只手放在胸前,緩慢地吸氣和呼氣,感受胸廓的變化。思考:胸廓是由什么組成的?什么肌肉與呼吸運動有關?為什么說它們有助于呼吸運動?通過對這些問題的思考和求解,學生已經基本掌握了本節教學的主要知識點。接著再用模型進行模擬實驗,給學生充分動手、動腦的機會,這樣,學生不僅加深和鞏固了對科學探究實驗操作的知識,而且還把難、繁的知識過渡到了簡單、容易的方向。在此基礎上,繼續讓學生暢所欲言,說說對本節內容的疑問,然后師生一起對這些問題展開討論、探究。這節課由活動開始,然后在師生共同參與探索、交流的過程中對呼吸的知識一一獲得了解答,課堂效果非常之好。
三、活動內容的操作化
教師要把教材中的知識和內容轉變成學生的參與活動,引導學生在“做中學”、在“用中學”。通過學生的主動參與,幫助學生建構知識的意義。例如,蘇科版七年級上冊生物《綠色植物的生長需要水和無機鹽》有一個學生實驗“觀察根毛”。考慮到種子萌發需要一定的時間,教師就應該提前一周安排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去進行,自己動手培養幼苗,并且每天作好觀察記錄。學生對實驗的好奇心本來就特別重,看著自己培養的種子天天在發生著變化,學生對生物學科的濃厚興趣也在一天天地增加。最后,學生在課堂上各小組間相互交流實驗成果,并對實驗的成功和失敗展開激烈的討論和總結。在此過程中,學生收獲了新知,也提高了自己的實驗能力和思維能力,更重要的是,還加深了學生對生物這門學科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
四、活動內容的結構化
教師要根據《課程標準》和教材,對知識進行“整合”,使學生對學習的內容進行前后聯系,構建知識的網絡結構,從而培養學生的思維習慣和思考能力。例如,在蘇科版七年級下冊《生物的分類》一節教學中,對植物進行分類時,教師可啟發學生對已學的藻類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進行比較,通過對原有知識的歸納整合,使學生對植物的分類知識構建出一個清晰的脈絡。這樣的教學方式在動物的分類教學中同樣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課堂教學也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活動內容的生活化
脫離學生生活世界的間接經驗與知識的傳授所產生的結果往往是低效的,甚至是無效的。而活動內容越接近學生的經驗,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得越緊密,學生的參與度就越高,活動也越有成效。因此,生物教學要發揮學科優勢,盡量使問題情景生活化。例如,在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生物《植物的生殖》一節教學時,我首先用多媒體視頻資料演示農民在生活中播種時的一些做法:柳樹的扦插,山竽的塊根繁殖,土豆的塊莖繁殖等。學生在觀看時就指著屏幕說:“這個我看見過的!”然后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再列舉一些生活中有關植物繁殖的事例。這樣做,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完成了課堂教學,還讓學生充分體會到了“課堂教學生活化”的教學理念。這樣的課堂效率自然得到了提升。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通過以往的教學實踐,筆者深切地感到,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參與度越高,教學的效果就越好。在生物課堂上,學生的思維活躍了,才會出現充滿智慧、朝氣的課堂氛圍,學生的各方面能力也會得到充分地展現,課堂效率當然能獲得最佳提升。老師們,向這一目標努力吧,讓學生的智慧之花在參與中絢麗綻放!
(作者單位:江蘇省宜興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