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婷



“你家的花兒喲開在岸邊河畔畔,我家花兒喲長在尕妹心里邊。你家的花兒喲花香不過十步遠,我家的花兒喲插翅飛上白云端,插翅飛上白云端。我家的花兒美,我家的花兒甜,它是回族姑娘一支歌,送給你心中,永遠的祝愿。……”憑著一曲輕快活潑、甜美動聽的《我家的花兒》和魅力十足的演唱,蘭天于2013年5月22日在中央電視臺音樂頻道舉辦的《爭奇斗艷——2013蒙藏維回朝彝壯冠軍歌手爭霸賽》,決賽中奪得回族“冠軍歌手”,獲得了回族歌王的榮譽稱號。這個有著南方女孩的柔美,西北女孩的豪爽,更有一副令人羨慕的好嗓子的蘭州女孩蘭天,在愛與責任的驅使之下,和自己的父親,原中共青海省委常委、省軍區司令員蘭仲杰少將一起,用心創作著具有生命力的花兒作品,延續著回族花兒的文化精髓,讓花兒永遠地傳唱下去。
讓“花兒”更加艷麗
對蘭天這個姑娘其實是不陌生的。她出身軍人世家,自幼與綠色結緣,是總政歌舞團著名的獨唱演員,還是“2008中國綠色寶貝”的獲得者。前段時間,她活躍在國家大劇院的舞臺上,擔任大型諜戰歌劇《永不消逝的電波》的女主角何蘭芬,不少人還沉浸在她可圈可點的歌聲演技之中。
花兒是流行于甘肅省臨夏、甘南、岷縣等地的獨具風格的民歌,又稱“少年”或“野曲”,在漢族、回族、土族、藏族、蒙族等9個民族中廣為流傳,具有高亢嘹亮、挺拔明快、激越動聽的特色,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因其詞曲豐富、內容包羅萬象而被譽為“西北之魂”、“活著的詩經”,傳承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花兒常以花兒會的形式流傳,僅青海花兒會大小就有30多個,大都在農歷二月二到九月九舉行。花兒會是集花兒演唱會、文化交融、商貿交流于一體的集會,是當地民眾“詩與歌的狂歡節”。比較有影響的有青海互助縣丹麻花兒會,大通縣老爺山花兒會,甘肅康樂賓縣蓮花山花兒會。因其獨特的文化價值,花兒藝術被列為中國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出道伊始,蘭天也和許多從事音樂道路的追夢人一樣尋找著自己的定位。早在2006年,她便以單曲《故鄉》榮獲全國金唱片獎的新人獎。然而隨著學業的不斷深入和歌唱事業的不斷發展,身為回族姑娘的蘭天才慢慢意識到自己本民族的音樂藝術也蘊藏著深厚的寶藏。于是蘭天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回到回族音樂領域的研究和探索中來。自己的全新專輯《花兒新唱》也在緊張的籌備中,蓄勢待發。
花兒傳唱能使心與心溝通,情與情共嗚,人與人親熱,族與族融合。“保護花兒”是一個重要的話題,但我們必須知道,從來就不存在絕對原汁原味、不發生變化的花兒。近些年來,受現代生活方式的沖擊,原生態的花兒已出現日漸淡化的趨勢,當今青年人更喜歡流行風格和創新的花兒。藏族歌曲,維族歌曲、蒙族歌曲,以及云南、貴州的民歌等,都在不斷創新,出了大量易于傳唱的好作品,但花兒方面的作品卻很少。蘭天來自西部花兒的故鄉,又是個少數民族姑娘,是在黃河邊上聽著花兒長大的。她覺得她有責任傳唱回族音樂,她說:“既然花兒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就應該珍惜和弘揚它。”
蘭天認為當前回族音樂文化傳承的關鍵在于創新,給它以時代的氣息。這次演唱的7首歌曲全是新創作的和新改編的花兒作品,蘭天把它叫做“花兒新唱”,這些作品全是孟勇和石順義老師年初以來為她創作改編的。為創作花兒作品,他們研究了青海出的《花兒大典》、寧夏出的《花兒飛四方》,以及甘肅流傳的花兒資料。談到這里,蘭天感慨萬千,“我非常感謝孟勇和石順義老師為我的專輯花費的大量心血。這次我的‘花兒新唱只是嘗試,難免不足。今后,我會不懈地努力,唱更多創新的回族作品。中央電視臺音樂頻道《民歌中國》節目也給予了大力支持,并為我錄制了回族音樂專場。”
是父親也是長官
民間歌手一代又一代的傳承,是花兒得以生存和發展的關鍵,也是制定保護政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學術研究定位的核心。“回族音樂具有如此豐富的養料,我作為一名回族歌手,應當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去挖掘,把這些音樂財富都保留下來、傳承下去。保護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我覺得這是一份很重很重的責任。”蘭天誠懇地說道。
出生在軍人家庭的蘭天從小就乖巧伶俐、勤奮善學,然而在眾人眼中,這樣一顆掌上明珠一點也不嬌生慣養。她堅定、勇敢、有自己的想法,更敢于不畏艱難地證明自己的實力。蘭天告訴記者:“和別人家的女孩子不一樣,我有個軍人老爸,所以各方面的要求都特別嚴格。在家里,他也像要求戰士一樣要求我。從起床時間,到待人接物,性格操守,無一不是高標準嚴要求之下培養而成的。以前我也不理解,為什么家里對我要求這么嚴,現在我要感謝我的父親和我的家庭,是這樣的家庭教育為我奠定了一個正確的人生方向,也培養了我許多良好
習慣。”
原中共青海省委常委、省軍區司令員蘭仲杰少將曾帶領著名曲作家孟勇、“花兒”歌唱家蘇平等人對“花兒”藝術發展情況進行專題調研,并多次表示,“花兒”要發展,關鍵在于創新,要與時俱進,擴大普及面,學習先進科學的唱法,提高藝術質量,培養“花兒”代表性人物;要從推動“花兒”文化大發展的視野,進一步關注“花兒”的傳承和發展,努力采取各種措施,圍繞“花兒”這一特色文化資源,通過挖掘整理,推陳出新,逐步將其打造成為特色文化品牌,使之在全國有更大的影響。
談到自己的父親蘭仲杰,蘭天的話語間充滿了敬重和愛。“父親對西部、對高原懷著深厚的感情。在這里,他播種過希望,付出過艱辛,撒下過汗水,收獲過成功。這里是他工作生活的地方,是他成長進步的地方,也是他一生也無法割舍的地方。所以,在傳承花兒藝術這方面,父親也給了我很大的動力和支持。”
花兒的傳承新唱
每個夢想的第一步總是頗為艱辛。最初的時候,一方面,蘭天不斷地搜集花兒文化的各類資料,不斷探索花兒歌曲的新唱法;另一方面,她還不斷尋找機會,希冀匯聚更多的力量。 僅憑一己之力,挫折不斷。然而,在一次頗有淵源的際遇之后,一切陡然變得明朗起來。
2011年,蘭天在北京教育臺為春節聯歡晚會錄像,結識了擔任晚會音樂總監的孟勇。“我當時特別激動,一看,真的就是孟勇老師!” 早在軍藝讀大學的蘭天就已經是孟勇老師的忠實粉絲,她非常喜歡孟老師的一些作品。但凡遇到考試、比賽,蘭天一開嗓就是孟勇老師的歌。
十年之后,見到孟勇老師,蘭天感到眼前一亮,夢想近在咫尺。她很直率地和孟勇談了她自己心中復興回族花兒的愿望,沉醉于民族歌曲的孟勇老師頗感興趣。彼時,孟勇和石順義剛從西北采風回來不久,他倆對花兒的文化背景非常了解,掌握了不少第一手資料。于是,他們決定先改編一首歌曲,這便有了《尕妹妹的山丹花兒開》的試水,在獲得熱烈反響之后,“花兒新唱”的創作從此一發不可收。
談起這一段際遇,蘭天頗有感觸,是機遇也是緣分!她說:“特別特別感激兩位老師為花兒、為新專輯花費的大量心血,想起點點滴滴就忍不住感動。我想我只能用更多更多的努力去演繹更優秀、更完美的花兒,來回報你們傾注的愛。
蘭天的堅定、執著和實干,注定了她將有所作為。功夫不負有心人,蘭天的新專輯《花兒新唱》終于新鮮出爐。然而有趣的是,這張專輯尚待發行,周圍已經是一片好評。在錄完《我家的花兒》和《雪白的鴿子空虛里飛》的MV不久,中央電視臺音樂頻道就打來電話,欄目組對蘭天的“花兒新唱”特別感興趣,希望她做客《民歌中國》節目,并邀請蘭天錄制她的回族音樂專場。
花兒新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如何把握原生態花兒與時尚音樂元素之間的動態平衡,朗朗上口而不失民族韻味;如何鍛造、發掘花兒歌曲的新風格等等這些課題都對創作者和演唱者提出了挑戰。
蘭天,這位有著藍天般純凈嗓音的女孩,從來不浮躁,努力學習,用心歌唱。這種簡單和樸實,往往能對音樂有最透徹的領悟。她不僅對歌劇抱有一份激情,更是醉心于花兒作品的演繹,并以她獨特的方式和力量,為回族花兒做出了新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