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麗芬
摘 要:從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 鄂爾多斯市經濟呈現出超常規發展的態勢。在內蒙古自治區12個盟市中, 它悄然崛起, 一躍成為全區經濟發展最強勁、最活躍的地方。鄂爾多斯經濟增長很快,貧富差距及其所引發的問題也很大。本文通過分析鄂爾多斯貧富差距的現狀及其所引發的問題,相應地提出了一些對策及建議。
關鍵詞:鄂爾多斯 貧富差距
多年前,“溫暖全世界”的羊絨衫沒有使鄂爾多斯家喻戶曉;2010年,“人均GDP超香港”的新聞卻讓鄂爾多斯成為全球媒體的寵兒。人們可能不知道伊克昭盟,卻沒有人不曉得鄂爾多斯。提到鄂爾多斯,人們都會“羨慕嫉妒恨”,因為這里有高樓、豪車和數不盡的人民幣。然而,當眾人都在關注富人的生活時,卻很少有人關心窮人是怎么過日子的。事實上,鄂爾多斯貧富差距很大,其引發的問題也很嚴重。
一、貧富差距現狀
(一)地區間的差距
“據有關資料,從1978年至2007年,國內生產總值由34633萬元增長至1150.9億元,增長了330多倍;人均GDP從344元增長到75164元,增長了218多倍。”但財富在鄂爾多斯7旗2區之間的分配并不均衡。2009年鄂爾多斯市地區生產總值2161億元,其中準格爾旗530億元,東勝區507.40億元,而杭錦旗41.79億元,鄂托克前旗僅36.57億元。2010年之后,伊金霍洛旗和康巴什新區繼東勝區和準格爾旗后,收入增長速度也突飛猛進;鄂托克前旗等旗縣收入雖有增長,但遠不及這幾個地方。
財富在城鄉之間分配也不均衡,城市居民明顯富裕于農村居民。“新世紀以來,我市地方財政收入年均增長47%,而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為16.96%,農牧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僅為14.5%。”
(二)職業間的差距
職業間的天然差別固然會產生工資上的差別,不同職業居民的貧富程度也會不同。然而,在鄂爾多斯,不同職業居民的貧富差距相對來說過于明顯,也過于不合理。如東達蒙古王集團總裁趙永亮所言:“鄂爾多斯有些官員老板肥得在流油,而幾十萬貧困農牧民苦得在流淚”。
在鄂爾多斯,很多企業管理人員月薪可達上萬元,而從事體力勞動的工人的月薪有時卻不到千元。通過炒作土地和煤炭資源等一夜之間暴發的富翁,并不是他們提高了社會勞動生產力,也不是他們創造了更多的社會財富,而僅僅是在社會生產關系不合理以及管理機制不健全的情況下,把本該可共享的社會公共資源和天然支持系統所提供的使用價值占為己有而已;而真正憑自己的實力和創新力提高勞動生產力的大學生和其他知識分子,雖勤勤懇懇,但一直處在貧困者之列。富人們能夠隨意更換別墅豪車,而窮人們一生奮斗可能也在這里買不起一套房。
二、貧富差距引發的問題
(一)地區間貧富差距引發的問題
1.人口增長速度快,分布不平衡,性別比嚴重偏高
鄂爾多斯由于近年來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吸引了大批高校畢業生和外來務工人員,成為內蒙古自治區典型的人口凈流入地區。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鄂爾多斯市十年共增人口545212人,年平均增長率為3.35%,高于全國2.78個百分點,高于全區2.96個百分點。
各旗和區之間的貧富差距,導致人口向財富聚集的地方流動,城鄉人口比例也迅速增大,鄂爾多斯市人口分布失去平衡。“普查數據顯示,十年間我市常住人口增加54.53萬人,其中七成以上涌入中城鎮。人口增加最多的是東勝,增加32.52萬人,其次為準旗,增加8萬人,第三為伊旗,增加7.67萬人,三大旗區人口增量占全市總增量的88.4%”2009年,東勝區城鎮人口高達41.29萬人,占總人口的93%。
此外,相對富裕的地區由于用工需求,會吸引本地貧困地區及外來男性務工人員,因而導致性別比嚴重偏高。“鄂爾多斯市總人口性別比高于全國和全區7.21和24.36個百分點”。
2.經濟發展失衡,基礎設施建設不均衡,社會福利分配不公平
老城市東勝20多公里之外的新城區康巴什,在2004年以前還是片荒漠之地,只有兩個小村莊,不到1400人;如今的康巴什已發展成為一座現代化城市,預計到2020年新區城市人口達到30萬。在康巴什新區,氣魄宏大的政府樓前廣場、用銅近五百噸的群雕、設計精美的圖書館、大劇院、博物館、新聞中心,這些都是其經濟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發達的標志。伊金霍洛旗屢次提高“三民”定補等社會救濟補助標準,還將義務教育年限推廣到15年。然而,鄂托克前旗和杭錦旗等相對貧困的旗縣,由于發展較緩,其基礎設施建設遠不及東勝區、準旗和伊旗,義務教育也只達到國家要求的9年。據了解,達拉特旗的某些農村也極其落后,農民種田沒有機械化工具,還一直沿用最古老的牲畜耕地法;村里沒有銀行、話費充值處,甚至沒有超市;農民生活保障還沒有完善。
(二)職業間貧富差距引發的問題
1.人力資本儲備欠多樣化
不同職業居民的貧富差距導致人們大規模地更改職業,向待遇好的職業轉換,造成鄂爾多斯市人力資本儲備欠多樣化。具有不同專業素質的高校畢業生放棄與專業對口的職業,努力在薪資高的行業中謀求一職,這就更加導致多樣化人力資本的欠缺。“鄂爾多斯現在需要大量的服務人員,解決藍領的服務專業化問題,而這需要職業服務教育。比如酒店管理學校或者培訓出租車司機、保姆、家政的機構,煤炭產業鏈開發的職業教育學校等,但是現在這些都沒有。”另外,鄂爾多斯的發展已涉及一些高新技術產業,但其缺乏金融人才、貿易人才和創意人才。很多高校畢業生為了得到更高的工資,寧愿放棄自己專業發展的大好前途,而去給有錢的富豪或老板當私人司機。
2.社會秩序受到威脅
鄂爾多斯居民的整體收入雖然比其他地方居民的收入高,但是富裕地區的窮人,比貧困地區的窮人更難過。鄂爾多斯房價暴漲到每平米六、七千元,一般一套電梯樓商品房上百萬元,只有少數有錢人還能夠撐得住這個變態市場;對大眾消費來說,只能望房興嘆。以2007年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16226元計算,三口之家,一年收入不到5萬元,不吃不喝20年,也買不起一套商品房。何況,鄂爾多斯不僅房價高,什么東西都貴,再加上供養孩子上學等,這樣,平均收入的居民,怕一輩子也買不起一套商品房。鄂爾多斯少數人的奢侈生活與多數人的艱難生存同在,必然會使社會秩序受到威脅。這也是鄂爾多斯近年來盜竊、搶劫等犯罪活動增加的原因。
三、對策及建議
(一)政府要發揮主要作用
首先,政府可在某些領域運用強制力。例如,有關人口流動的規則條例應該出臺,以限制不合理的人口流動,解決人口分布不均衡問題。其次,政府要大力實施引導力。對于煤炭產業,政府要引導其科學開采,減少資源浪費和污染;政府也要引導人員合理流動,注重多樣化人才的培養。再次,政府要廣泛聽取人民的心聲。只有了解了人民真正需要什么,才能實事求是地為其辦事,特別是為相對貧困者解決困難,這樣才能使整個鄂爾多斯貧富差距縮減、社會秩序穩定。
(二)全體居民要發揮輔助作用
對于富裕的人來說,他們應該“先富帶動后富”。例如鄂爾多斯集團總裁王林祥的戰略是“溫暖全世界”,東方路橋集團總裁的心愿是“讓無產者變成有產者”,東聯集團總裁侯鈺蛇大力支持文化發展,東達蒙古王集團總裁趙永亮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等。對于相對貧困的人來說,他們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質,而不應悲天憫人。尤其是廣大知識分子,他們應該有長遠的眼光,而不應把目光局限于眼前利益,用科學的思維說服自己和感染他人才是他們真正的職責。
總之,只有政府和全體居民共同努力,才能使鄂爾多斯健康發展,這也是我們消除貧富差距、共同和諧發展的根本之路。
參考文獻:
[1]包海山.淺談鄂爾多斯貧富差距與異常消費[J].鄂爾多斯學研究, 2009(4).
[2]鄂爾多斯市統計局.“六普”數據折射鄂爾多斯人口發展六大變化[EB/OL].2011-8-16.
[3]關蕊.荒漠上的鄂爾多斯 中國資源型城市的極致縮影[J].地產, 2011-10-11.
責任編輯:楊再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