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雷
文風是一個很復雜的問題。我們可以用各種理論寫不同的論文,但我們怎么能寫出自己的論文?真正觸動你的,自己最想寫的,跟你的生命有關系的學術,才是最重要的。對于個人來說,不論是搞學術還是寫文學作品,最獨特的才是最重要的。通過自己的眼光發現新的問題,通過跟別人不一樣的人生體驗、社會經驗提出新的問題,在這個基礎上,有自己的分析、自己的思考,新的文風也是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磨煉出來的。
上世紀80年代我們引進了各種理論,從尼采、薩特一直到后現代主義,但是這些理論沒經歷跟中國問題結合的過程,這可以說是中國知識分子的一個“失職”。許多知識分子想當然地認為,自己的發言對象是精英知識分子,不用像50—70年代那樣與大眾對話。還有一個原因是,80年代中期以后我們的學院體制慢慢建立、逐漸強化,學院化的生產造成了現在的很多問題。
對我們現在來說,反思文風問題不只是反思現狀,也不只是反思別人,主要是解決我們該如何做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