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美如



針對目前初中思品課存在“學生對上課缺乏興趣”、“學習目標不明確”等現象,與課標要求做到“重視學生的體驗與感悟;注重師生的互動合作;淡化說教,強化探究性學習;啟發引導,突出道德實踐”二者間形成的反差,我大膽改革,著力從“精彩導入、明確目標、有效合作探究、指導歸納反思”四方面打造高效課堂,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精彩導入是前提
精彩、恰當的課堂導入可以激發學生的思維靈感和探索熱情,上課開始時二三分鐘的導入設計,直接影響45分鐘的教學效果。在平時的教學中,我盡量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采用一些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貼近實際的事例、圖片、音樂等材料,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分別采取小品導入法、故事導入法、時政導入法、情境導入法等方法導入課題。
1. 小品導入法。小品導入是教師通過學生自編自演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小品來導入新課的方法。學生自編、自導、自演的小品,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充分展示才華的舞臺,更讓學生對教學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例如:在上《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時,我以法律家族集會的方式,讓同學們分別扮演憲法、民法、刑法等,然后說出各自的職責,使原本枯燥的內容形象化、生動化、趣味化。
2. 故事導入法。例如,在上《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時,就給學生講述《靠自己》的故事引出課題。故事內容概述:蝸牛問媽媽:“為什么我們從生下來就要背負這個又重又硬的殼呢?”媽媽說:“因為我們的身體沒有骨骼的支撐,只能爬,又爬不快,所以需要殼的保護。”小蝸牛:“毛蟲姐姐不也和我們差不多嗎,為什么她卻不用背著又重又硬的殼呢?”媽媽:“因為毛蟲姐姐能變成蝴蝶,天空會保護她呀。”小蝸牛:“可是蚯蚓弟弟不也和我們一樣嗎,為什么她也不用背著又重又硬的殼呢?”媽媽:“因為蚯蚓弟弟會鉆土,大地會保護他啊。”小蝸牛哭了:“我們好可憐,天不保護,地也不保護!”媽媽安慰他:“所以我們有殼啊!我們不靠天,也不靠地,我們靠自己!”
教學中采取靈活多樣的方法設計每框的開場白,使開場白言語幽默一點,話題輕松一點,課堂氣氛活潑一點,學生表情隨意一點,就能使思想品德課像磁石一樣,緊緊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興趣,使原本學生并不看好的思品課堂充滿生機和活力。
明確學習目標和分配課堂任務是重點
1. 明確學習目標。新課改模式下的課堂教學,我們采用導學案上課。“學習目標”板塊是整篇導學案的靈魂,統領全篇,其他板塊均為其服務,因此,導學案的篇首都應該設立每一節課的學習目標,編輯上應用不同字體和橫線隔開的方式予以區別對待。
學習目標不應該只有知識目標,更要著眼于對學生情感和能力的培養,另外,我們還應該用“了解”、“理解”和“運用”來描述學習行為和目標程度,讓學生清楚每個知識點應該掌握到什么程度,做到心中有數。
2. 分配課堂任務。每一節課在明確學習目標后,我根據導學案上的內容,給每一個小組分配好具體展示任務、展示方式以及相應的課堂要求。
【案例一】 在講《我能行》時,我在PPT上呈現出這樣的課堂學習任務:
聽課要求:1.面向展示者,細心聽講;2.及時用紅筆糾錯;3.用于補充、質疑。
當學生看到自己小組的任務后,他們都很積極,主動學習,并且會在組內進行分工,分配好展示、點評、質疑、補充的角色。這無形中調動了學生課堂的積極性,讓學生真正“動”起來,鍛煉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書寫能力以及與人合作的能力。
有效合作探究是關鍵
要想從根本上消除目前課堂合作探究多流于形式的現象,就必須做到:1.問題設置要有層次,由易到難,由淺入深,面向全體學生;2.課堂討論的時間、容量要適度;3.學生探究時老師要找到合適的機會介入和點撥,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地位。
【案例二】在講《人的生命的獨特性》時,在問題的設置上,我是這樣處理的:
1. 看材料并結合已有的知識填表。
貝多芬:他出生于德國波恩的平民家庭,自幼跟從父親學習音樂,很早就顯露了音樂才華。1792年到音樂之都維也納深造,藝術上進步飛快。他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創作了大量充滿時代氣息的優秀作品。26歲時聽力衰退,晚年失聰,只能通過談話冊與人交談。但孤寂的生活并沒有使他沉默和隱退,依然堅守“自由、平等、博愛”的政治信念,寫下不朽名作《第九交響曲》。
劉翔:讓劉翔與體育結緣的是劉翔小學時的田徑教練鐘鎖貴。真正開啟劉翔運動員生涯的是區少體校教練顧寶剛。在少體校,他的主項是跳高,副項100米。而讓劉翔主攻跨欄的,是市體校的教練方水泉。在市里的一次100米比賽上,劉翔得了第二名。方教練發現劉翔的爆發力非常好,速度也很快,但最重要的,是他節奏感很強,是個跨欄的好苗子。這樣,劉翔就進入上海莘莊基地主練跨欄。通過努力,劉翔在2004年的雅典奧運會上獲得了金牌。
姚明:他的父親姚志源身高2.08米,母親方鳳娣身高1.90米,母親曾是中國國家籃球隊的隊長。姚明身高2.26米,從小就很喜歡打籃球,不驕傲,很謙虛,經常處于準備學習的狀態中。
從上表的對比,你得出了什么結論?
2. 我的特點(包括性格、能力、興趣、志向等)
;所以我的理想是成為一名 ,我計劃通過 途徑來實現它。
以上問題的設置結合學生成長時代最熟悉最崇拜的名人劉翔、姚明的事跡,通過跟他們的 “個性品質”、“選擇的人生道路”、“取得的成就”的對比,得出“人的生命具有獨特性。每個人應該根據自己生命獨特性選擇適合自己的成才之路”的結論,接著又設置了第2題探究題:“認識自己的興趣愛好,通過什么途徑來實現它”,培養學生珍愛生命、熱愛生活的人生態度。此問題設置體現了先易后難、有層次性,容易被學生接受,學生能找到討論的切入點,從而達到有效合作探究的教學效果。
指導學生歸納、反思是保障
要想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就必須指導學生學會歸納總結和反思。
歸納總結是對一節課所學知識、方法、規律的總結,學生在老師引導下通過畫知識樹、概念圖等方式梳理知識,可有效檢查課堂學習的知識生成。
【案例三】在講《造福人民的經濟制度》時,我指導學生畫知識樹(見下表)。至于反思,我是在導學案最后留出一定的空位,讓學生寫反思。
【案例四】在導學案的最后設立“學習反思”的模塊,設置如下:
1.通過課前預習、課堂探究,我掌握的知識有:_____________
2.本節課結束,我仍未掌握的知識有:_________________
3.對于本課的內容,我的疑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過對導學案的第二次學情檢查,老師就能清楚地知道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為后續輔導學生提供便利,為調整教學計劃和教學策略奠定基礎,更為打造高效的思品課堂提供保障。
(作者單位:廣州市景泰中學)
責任編輯 鄒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