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

《冬陽·童年·駱駝隊》是林海音自傳體小說《城南舊事》的序言,是她回憶自己在北京城南生活的縮影。這篇課文以駱駝隊為暗線,回憶了與駱駝隊相關聯的四件事(學咀嚼、剪駝毛、議駝鈴、問去向),從中體味童年林海音的天真、幼稚和可愛。她在40歲時回望留存在心靈深處的一隅,可見她對童年生活的無限向往。正如林海音所說“讓實際的童年過去,心靈的童年永存下來”。
上完此課,頗有酣暢淋漓之感,因為對于這種暗線推進的散文的教學,我一直難以處理得當,總覺得有“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遺憾。而這次教學卻有所突破:運用兩大利器,讓遠去的童年和永存的童年之間形成了豐富的情感張力,將閱讀引向深處。
自學導航——
導航提示是為了更好地高效閱讀
學生自學能力的高低決定了是否能有效閱讀,在閱讀中品味語言。自學導航恰恰是引領學生自學的GPS,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工具。根據課程標準要求、本課的教學目標與學生的學習實際,我設置了如下“自學導航”:
1)畫出生字詞,借助工具書自學生字詞。2)作者回憶了哪些童年片段,給每一個片段取一個小標題,完成思維導圖。3)用“”劃出作者寫得有意思的片段或句子,用“Δ”標明句子中的“關鍵詞”,在旁邊批注自己的感受。
該自學導航既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概括能力、批注閱讀能力、抓住關鍵詞句理解課文的能力,有效地引領學生自主思考、品味語言。學生自主學習后,教師及時檢測自學情況,完成思維導圖,既讓老師了解學情,做到以學定教,又可完成整篇文章的整體構建。
自學導航的引領,讓學生自學有章可循,有據可依,學習目的性強,對文本也能進行細致而全面的解讀,達到“無師自通”的目的。
讀寫聯動——
內化吸收是為了更好地外化表達
閱讀是為了更好地表達。為了讓學生從文本中汲取林海音言語風格的營養,內化吸收,從小英子的有趣經歷中引發對童年生活的回憶并借鑒遷移,外化為表達,我挑選出這段文字——
我站在駱駝面前,看它們咀嚼的樣子:那樣丑的臉,那樣長的牙,那樣安靜的態度。它們咀嚼的時候,上牙和下牙交錯地磨來磨去,大鼻孔里冒著熱氣,白沫子沾在胡須上。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齒也動起來。
對這段文字,我采用“以讀代講”的方式,進行“四讀”品味、積累語言:
1. 提示關鍵承接讀,在讀中感受駱駝咀嚼的樣子:(師)我站在駱駝面前,看它們咀嚼的樣子。(生)那樣丑的臉,那樣長的牙,那樣安靜的態度。它們咀嚼的時候,上牙和下牙交錯地磨來磨去,大鼻孔里冒著熱氣,白沫子沾在胡須上。(師)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齒也動起來。
2. 減字對比讀,對老師漏讀的部分,學生重讀,從中體會小英子觀察事物入迷的樣子。
師:我看駱駝咀嚼的樣子。
生:我站在駱駝面前,看它們咀嚼的樣子。
師:那樣的臉,那樣的牙,那樣的態度。
生:那樣丑的臉,那樣長的牙,那樣安靜的態度。
師:它們咀嚼的時候,我的牙齒也動起來。
生:它們咀嚼的時候,上牙和下牙交錯地磨來磨去,大鼻孔里冒著熱氣,白沫子沾在胡須上。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齒也動起來。
3. 填詞想象讀,想象小英子當時的天真、爛漫,玩味語言之細致精妙。
我站在駱駝面前,看它們咀嚼的樣子:那樣( ),那樣( ),那樣( )。它們咀嚼的時候,( )。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齒也動起來。
4. 最后是記憶復述背讀,引導學生將這么生動的語言背下來。
文字極富鏡頭感,好奇地讀,專注地讀,教師無需過多講解,學生便能輕易體會作者躍然紙上的童真童趣。這一段,可以說也是摹寫童年趣事的經典片段。
在“四讀”品味的基礎上,我趁熱打鐵,引發學生回憶:你有沒有類似于小英子這樣的經歷?仔細回憶童年生活中某個記憶猶新的場景,也用這樣生動的語言寫下來,嘗試借用課文中特別的寫法,句式若有點變化更好。(學生仿寫5-8分鐘)
這個環節的讀寫聯動是試圖仿照文本的言語表達特點,讓學生自己走進作者心靈,進而入情入境地從讀中去感受、體味、寫作、表達。通過以讀代講、遷移閱讀的方式,學生感悟到小英子的天真、爛漫、可愛。再鏈接自己的童年生活,勾起對生活的回憶,有樣可學,既可以機械模仿,又可以靈活創造,寫作成了表現自己童年趣味的舞臺,學生成為帶有自己鮮明個性的“林海音”。
學好語文“功夫在師外”——三分課內七分課外,課內學習是架起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的橋梁,引發學生課外閱讀興趣,走向更廣闊、更多姿多彩的課外閱讀天地,這才是真
正的語文之道。所以接下來的第三環節是:適度拓展——課內學習為了更好地課外閱讀。(略)
在課堂上,我很重視課內外知識的融合,與其說是閱讀課,還不如說是《城南舊事》這本書的導讀課。因為這節課帶出課外整本書的閱讀,搭建聯通課內外的橋梁,把有限的課堂學習引向無限的課外閱讀,把學生從此岸擺渡到知識的彼岸。課堂上的適度拓展,讀完整本書后再回頭品味,這樣一點撥,留給了學生閱讀懸念,留給了學生閱讀期待,激發了閱讀課外書的濃厚興趣,也在學生心田播下了可以生長的種子。
整節課,我取其精華,得其要點,抓住重點段落重錘猛打,以“讀寫聯動”的形式展現了學生對文本的把握與理解,直指語言文字運用,讓語言文字的學習及其散發的魅力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將閱讀引向深處,給學生打開童年的一扇窗。
(作者單位:廣東東莞市塘廈鎮中心小學)
責任編輯 鄒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