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桂根 吉學春 任斌
近年來,江蘇省泰興市充分發揮農村資源比較優勢,積極培育農業特色主導產業,加快推進“一村一品、一鎮一業”,有力提升了現代高效農業的發展水平,有效增加了農民收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發展方式和實現路徑。本文通過對泰興市發展“一村一品、一鎮一業”現代高效農業的現狀、路徑的調查與分析,提出加快推進現代農業發展的對策與建議,為各地發展現代高效農業、加速農業現代化進程提供借鑒。
一、現狀及路徑
“一村一品、一鎮一業”是農村市場經濟和社會化大生產發展的產物,它是對以村、鎮為基本單元的農業和農村經濟專業化、規模化發展模式的一種表述。市場經濟和社會化大生產的推進,要求經濟發展走專業化、規模化的路子,以提高經濟效益和市場競爭力,這是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一村一品、一鎮一業”正是適應這一規律逐步發展起來的,并成為世界各國加快農業和農村建設與發展的重要舉措。
經過近幾年的努力,泰興市初步形成了以新街、黃橋、河失、張橋等鎮的設施園藝,珊珊鎮西芹,宣堡鎮經濟林果,虹橋鎮特水養殖,黃橋鎮生豬養殖,古溪鎮家禽養殖等為代表的“一鎮一業”,以姚王鎮桑木村苗木、黃橋鎮果園村葡萄、元竹鎮沿泰村蘆筍、張橋鎮西橋村銀桑套種等為代表的“一村一品”,對促進區域優勢特色產業發展、農業持續增效、農民持續增收發揮了積極作用。2011年,該市新街鎮成功創建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區,黃橋鎮被確定為江蘇省農業現代化示范鎮,黃橋鎮祁巷村、姚王鎮桑木村被評為江蘇省現代農業示范村。全市新增高效農業面積10.6萬畝、設施農業2.7萬畝,畜禽規模養殖比重同比增長6.5%,各類現代農業園區達到16個;實現農業增加值39.23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1047元,比上年增長18.3%。
通過調查、分析,泰興市推進“一村一品、一鎮一業”發展主要有以下幾條路徑:
——科學謀劃,規劃引領是前提。立足全市實際,研究確定了農業“雙五”發展規劃(即全市100萬畝耕地,其中50萬畝發展優質稻麥,50萬畝發展高效農業),制訂了《高效規模農業發展規劃》,合理劃分功能區域,落實產業布局安排,實行規模化種植、集約化生產,引導各鄉鎮以新農村建設示范村為重點,以區域傳統產業為基礎,逐村制定發展規劃,著力實現差別發展、錯位競爭。
——強化載體,園區示范是關鍵。以新街鎮為核心,以設施蔬菜、規模養殖和特色林果為主業,深入宣傳,加強農業招商,引導農民參與,做大做強高效農業園區。在其示范帶動下,全市每個鄉鎮都有了一個規劃面積5000畝的高效農業園區,其中12個鄉鎮的建成面積超過3000畝,占鄉鎮總數的75%。以黃橋生豬產業區及毗鄰靖江、如泉、海安的鄉鎮為主體,建設一批技術規程統一、管理嚴格規范的畜禽養殖小區,推動和促進全市養殖業由傳統養殖方式向現代養殖方式轉變,2012年全市畜禽規模養殖比重達到81.5%。經過三年的建設,該市農產品加工園區被認定為國家級農產品加工示范基地和省級農產品加工集中區,雨潤食品、湖南九鼎、廣西參皇、江蘇三零等4家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相繼落戶園區。
——科技推廣、農民培訓是支撐。結合致富工程、新型農民科技培訓、農民創業培訓、農業實用技術培訓和綜合開發項目科技推廣培訓等項目,針對全市農民不同層次、不同群體的現實需求,科學制定培訓方案,積極采取“引進來”與“沉下去”相結合的方式,大力開展“菜單式”培訓,探索實施“科研院所+規模基地+農戶”的技術推廣模式,著力增強培訓實效、提高農民科技應用水平。以農業科技入戶工程為載體,積極采取課堂培訓、典型示范等多種方式,重點推廣優質高產良種、高產高效種養模式、動植物疫病防治以及抗災減災等重大農業技術措施,加快優良品種的引進示范和推廣,提高優勢農產品良種覆蓋率,加大高效農業關鍵環節和重大技術的開發引進力度,發揮先進科技對高效農業的支撐作用。大力實施科技人員蹲點進村行動,扎實開展農業科技培訓,及時幫助廣大農戶解決發展中遇到的難題,不斷強化高效農業的科技支撐。
——有效組織、降低風險是保障。依托現有成熟產業,積極引導廣大農民、企業組建各類合作社,把千家萬戶的小生產與千變萬化的大市場有效銜接起來,提高了農民組織化程度,形成了組織發展與產業規模擴張互動的局面,促進了優勢產業的發展壯大,推進了特色產業的規模經營。目前,該市已建立各類農民合作組織587個、成員6.5萬戶。按照運作有序、補償明確的要求,采取“政府推動+政策支持+市場運作+農民自愿”的方式,有序推進政策性農業保險,在江蘇省率先推行高效設施農業保險試點工作。以中央、省加大農業投入為契機,著力整合各類涉農項目資金,不斷強化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二、泰興市發展模式的經驗總結
通過調查泰興市加快發展“一村一品、一鎮一業”的做法,可以將泰興發展模式歸納為“四個緊密結合”:
一是與區域特色產業緊密結合。泰興市立足當地資源稟賦,綜合考慮區位優勢、產業基礎和市場條件等因素,積極培育、發展比較優勢明顯的主導產業和主導產品。近年來,該市圍繞設施蔬菜、經濟林果、規模養殖等主導產業,堅持園區帶動,加大政策扶持,強化農業招商,高效農業的規模不斷擴大,“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加快發展的條件進一步成熟。
二是與農業現代化工程緊密結合。泰興市圍繞當地實施農業現代化工程的總體要求,發揮各地優勢,一方面,加快農業發展的“五個轉變”,即促進農業增長由主要依靠土地、勞動力投入向依靠科技、投資和提高勞動者素質轉變,農業生產由主要依賴自然條件生產向依靠設施的可控生產轉變,農業經營由分散的家庭經營向專業的適度規模經營轉變,農業發展由注重農業的一產向促進農業的一、二、三產協調發展轉變,農業功能由以農產品生產為主向生產生活生態功能并重轉變。另一方面,著力提升農業“五化水平”,即圍繞壯大優勢特色產業、提升農業規模化水平,圍繞建設現代產業體系、提升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圍繞加強農產品質量建設、提升農業標準化水平,圍繞提高土地產出效益、提升農業集約化水平,圍繞提高農業產業層次、提升農業信息化水平。
三是與農業產業化經營緊密結合。泰興市創新龍頭企業與生產基地、合作組織和農民的利益聯結機制,建立穩定可靠的產業化原料基地,充分發揮龍頭帶動作用,大力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健全市場流通體系,提高農產品附加值。
四是與農民就業創業緊密結合。泰興市充分尊重農民的生產經營自主權,采取典型引路、示范帶動、政府引導的辦法,突出農民主體地位,調動和發揮返鄉農民、種養能手、村組干部和大學生村官等群體的積極性。
三、加快發展現代高效農業的建議
為了使現代高效農業“一村一品、一鎮一業”發展穩步推進,并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是加強領導。充分認識現代高效農業發展的重要意義,建立健全“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工作協調和推進機制,各村鎮要結合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細化任務,量化目標,加強考核,確保各項工作有力有序有效開展。
二是政策扶持。認真落實中央和江蘇省扶持“一村一品”發展的政策意見,積極主動爭取財政、稅務、金融等部門支持,用足用好現行優惠政策,引導和支持農業龍頭企業帶動農戶發展地方優勢特色產業。設立現代高效農業發展專項資金,整合涉農資金和項目,支持“一村一品、一鎮一業”發展。
三是金融助推。積極引導工商資本、外來資本和其他社會資本投入“一村一品、一鎮一業”,鼓勵金融機構把支持“一村一品、一鎮一業”發展作為信貸支農的重點,進一步擴大小額貸款規模,降低門檻,簡化手續,創造寬松的金融環境。
四是宣傳推廣。及時總結發展“一村一品、一鎮一業”的好經驗、好做法,對示范村鎮進行廣泛的宣傳推廣。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和交易會、推介會等形式,推介展示發展成果,打造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國知名度高、競爭力強的“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品牌,努力提高影響力,不斷增強發展動力,進一步激發發展活力。
(作者單位:江蘇省泰興市財政局)
責任編輯:欣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