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財政部部長樓繼偉6月27日在北京說,2012年中央行政事業單位“三公經費”支出合計74.25億元人民幣,較上一年減少逾兩成。
受國務院委托,樓繼偉是在當天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上報告2012年中央決算情況時作以上表述的。
樓繼偉說,匯總2012年中央行政事業單位等用當年財政撥款開支的因公出國(境)經費、車輛購置及運行費、公務接待費(“三公經費”)支出,合計74.25億元,其中:因公出國(境)經費19.45億元,減少2億元;車輛購置及運行費40.67億元,減少2.81億元;公務接待費14.13億元,減少0.78億元。2011年,中央行政事業單位“三公經費”支出為93.64億元。
樓繼偉表示,該項支出比預算數減少5.59億元,決算數比預算數減少較多,主要是各部門切實落實中央有關厲行節約的要求,大力壓縮“三公經費”,減少了相關支出等。
樓繼偉透露,關于2012年中央行政單位(含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履行行政管理職責、維持機關運行開支的行政經費,其匯總合計1028.52億元,比2011年增長14.3%。他指出增長較多主要是:為理順經費負擔機制,經國務院批準,逐步將一些垂直管理部門原由地方負擔的部分人員經費改由中央財政負擔等。
“剔除上述因素后,2012年中央本級行政經費為921.52億元,增長2.4%。”樓繼偉說。
樓繼偉還匯報了其他各項支出的具體情況。他透露,匯總各項支出,其中2012年中央財政用在與人民群眾生活直接相關的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和就業、保障性安居工程、文化方面的支出合計14331.98億元,增長22.9%。2012年中央財政用于“三農”的支出合計12387.64億元,增長18%。中央對地方稅收返還和一般性轉移支付大部分也用于保障改善民生和“三農”方面。
他同時指出,民生和“三農”支出不是單獨的預算科目,為了便于審議,將與民生和“三農”相關的支出項目綜合反映出來,因而存在一些交叉重復。
(本刊編輯部根據中國新聞網站內容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