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農業人口眾多、農村貧困面廣、農業發展相對滯后和農民增收緩慢的現狀,湖南省祁陽縣近年來堅持基礎先行,以加快發展現代農業為主題,調整優化結構、轉變發展方式,走上了由增糧為主向增收為主轉變、以種植業為主向以養殖業為主轉變、以粗放分散經營向集約化專業化規模化轉變的路子,有效促進了農業發展、農村繁榮、農民增收。
聚集發展要素,創建農業綜合示范工程。
以特色規模化種植為產業基礎,以土地經營權流轉為基本方式,以農民專業合作社為組織模式,重點實施肖家村鎮太平村、肖家、汪家“一鎮三村”現代農業綜合示范工程,通過打造亮點、示范引領、典型引路,以戶帶村、以點帶面,聚集現代農業發展要素,著力打造一批有影響力的現代高效特色產業集群,促進農業生產方式轉變,提升農業整體發展水平。截至目前,全縣確定發展現代農業綜合示范村增至36個,其中市級6個,縣鄉鎮級30個。今年,該縣用于產業開發、新農村建設、基礎設施建設、新型農民培育等總投資將達到1.29億元。
調優農業結構,發展壯大富民產業。
發展草畜產業,是祁陽縣培育草畜、瓜菜、小雜糧、中藥材和核桃五大產業的頭號產業。為了讓養殖業真正成為群眾脫貧致富的短平快項目,祁陽縣突出畜牧業在全縣的主導地位,整合扶貧、農牧等項目資金,集中發展3至5個規模養殖鄉鎮,使畜牧業收入占到農民人均收入的一半以上。
重點發展高山夏菜、反季節特色瓜菜產品,確保全縣設施瓜菜達到1萬畝。小雜糧種植依托龍頭企業,進行精深加工和深度轉化,開發終端產品,提高附加值,帶動全縣完成黃豆、紅小豆、蕎麥、糜谷種植10萬畝。中藥材種植采取大戶承包、連片種植、示范帶動、訂單種植等多種模式,大力發展中藥材產業,使藥材種植面積達到3萬畝。
破除瓶頸制約,夯實農業發展基礎。
祁陽縣圍繞基礎條件改善,以新農村建設為引領,按照“一鄉一業”發展需要,推進安居暢通、環境整潔、農村居民安全飲水等民心工程建設,不斷破除農業發展制約瓶頸。農田建設以實施退耕還林口糧田、土地開發整理、扶貧整村推進等梯田建設項目為重點,新修標準化梯田2.62萬畝。水利建設大力實施農村安全飲水、農田灌溉飼草料地建設試點縣等重點水利項目,今年將解決農村安全飲水人口9000人,新增節水灌溉面積1.3萬畝。鄉村道路建設力度不斷加大,新修大村甸至祁陽南站等通村公路4條51.1公里,有效解決了群眾的“出行難”問題。
(湖南省祁陽縣財政局 鄧力、何靜、鄧松華供稿)
責任編輯:欣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