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亞寧 譚蓓蓓
據中國商業保理行業峰會發布的《中國商業保理行業研究報告2012》報告指出,應收賬款規模持續上升風險加大,據估計全國企業應收賬款規模在20萬億元以上。應收賬款是企業的一把“雙刃劍”:一方面能為其擴大銷售,增加賬面收入;另一方面由此產生的呆賬、壞賬增多。這樣的情況如果長期得不到改善,會導致企業的現金流逐漸枯竭,蒙受嚴重的財物損失,甚至危及企業的生存與發展。 因此,如何管理好企業應收賬款,對企業防范壞賬風險,降低企業經營管理成本,保證企業正常運行的合理現金流量,改善企業自身在同行競爭的地位,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等都具有重要意義。
一、企業應收賬款管理存在的問題
1.企業缺乏應收賬款的風險防范意識。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企業追求片面的競爭,缺乏風險防范意識。企業為了能在市場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須增加市場份額,擴大市場占有率,提高自身的經濟效益。但是,某些企業的風險防范意識不強,為了擴銷,在事先未對付款人資信情況作深入調查、對應收賬款風險進行正確評估的情況下,盲目地采用賒銷策略去爭奪市場,采用較寬松的信用政策,只重視賬面的高利潤,忽視了大量被客戶拖欠占用的流動資金能否及時收回的問題,從而成為應收賬款風險加大的主要原因。
2.應收賬款信用政策存在缺陷。應收賬款管理的有效性要求企業具備完備的信用政策。信用政策包括信用標準、信用條件、信用審查和收賬政策。信用標準是企業認可客戶信用要求的最低標準;信用條件是銷貨企業要求賒購客戶支付貨款的條件,包括信用期限、折扣期限和現金折扣;收賬政策是企業在遭遇客戶違法信用條件、拖欠貸款甚至拒付貸款時應采取的政策和措施;信用審查,是企業在達成交易前,為保護交易安全,對客戶資信情況進行適時、全面的調查和評估。但事實是,不少企業采取的卻是充分授權的管理方式。銷售人員在進行賒銷時,對來往客戶所進行的信用狀況評估薄弱,信用政策缺失,行事隨意、無據,尤其在客戶賒銷額度和信用期限問題上,多憑個人所好,未對客戶資信情況進行全面調查和評估,盲目與之成交,輕易增加應收賬款風險。這種充分授權的管理方式,不僅導致銷售人員的權力過大,不考慮貸款回籠,引發銷售人員串通客戶侵害企業利益,或侵占挪用企業應收賬款獲取一己私利。
3.應收賬款日常管理不善。企業應收賬款管理無論從財務制度,還是機構設置方面都是需要進行有效的計劃。但是當前多數的企業對應收賬款日常管理并不是很合理,管理的手段也比較落后,很多企業并沒有做到定期和客戶核對賬目,對于在外的應收賬款沒有及時進行清理分析,也未及時確認壞賬呆賬,造成很多名存實亡的往來賬款長期虛掛在賬上,已作銷賬處理的往來款也未管理,賬目混亂不清,有的雖然對了賬,但出于對長期的合作關系考慮,僅停于口頭承諾,未形成合法有效的對賬依據,給企業應收賬款的回收留下后患。這樣導致企業的應收賬款的回收、評價以及控制等方面的內容出現問題。同時,一些企業缺乏設置對應收賬款進行管理的有效部門,他們還對應收賬款的日常管理內容也不合理,這些都難以有效地適合應收賬款的計量,更加難以保證企業交易過程與資金流動之間存在的各種區別,難以有效地對風險進行有效的監控,更難以依據不同類型市場需求情況收取應收賬款,調節企業的信用制度,這些都與其風險管理存在很大差異。
二、加強企業應收賬款管理的對策
1.提升企業領導及銷售人員的風險意識。企業高層管理人員和會計職能部門要對應收賬款管理予以足夠重視,要對現有應收賬款的控制方式、管理方式作必要的總結和回顧。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風險不斷增加,應收賬款的風險也必然同銷售規模的擴大而提高。領導應該被灌輸一個概念,“對于一筆銷售,只有當買方付清了款項,該筆銷售才算完成”,一般可采取寧可降低價格,也要使買方盡快付款的方案。對于新老業務單位、本地與外地業務單位、系統內外單位等涉及應收賬款風險比較選擇方案,應盡量壓縮應收賬款發生的頻率與額度,降低企業資金風險。
同時,還應對銷售人員進行應收賬款管理的專業技巧培訓,要掌握基本的記賬方法、財務票據記賬形式、結算方法、信用期的運用以及商業折扣的核算等。銷售人員在同客戶維持良好客戶關系時,一定要加強他們的責任心,也就是要加強他們的職業道德觀,不折不扣地執行企業制定的銷售政策是他們的責任,對于無視職業道德的業務人員決不能放縱。
2.建立完善應收賬款信用政策。(1)引入客戶信用管理機制。確立合理的客戶信用管理機制首先要求建立專門的信用管理部門。企業應當建立專門的信用管理部門來加強企業的信用管理,以減少應收賬款回收給企業帶來的損失,對于一些規模很小、業務量不大的企業,沒有必要設立專門部門,但應設立專門崗位。這些部門的主要職責是對客戶的經營規模、資產、信用等方面進行詳細的了解,制定企業的信用政策以及監督各部門信用政策執行情況。其次,建立客戶信用評價制度。信用管理部門建立客戶檔案,對客戶的信譽、償債能力、財務狀況、資信狀況、擔保等分別進行記錄和全面分析、綜合評價,并劃分信用等級或評分,確定賒銷額度。在實際操作中,信用管理部門可以通過查閱客戶歷史記錄,檢查其是否及時足額償付賬款,是否具有良好的償債習慣,以及在可能的情況下,了解客戶與其他企業的債務關系等確定其償債信譽;通過檢查客戶的速動資產及其質量,了解其變現能力,進而確定其信用狀況,償債能力越強,應收賬款回籠的機會就越大,發生壞賬的可能性較小。
(2)建立完善的審批制度。銷售人員按照公司制定的信用政策的不同標準來進行相應的賒銷,這樣就可以減少因為盲目擴大銷售數額而產生應收賬款收不回來的發生。應賦予不同級別的員工不同金額與價格的審批權限,明確限定權限人員的每次最高賒銷額、年度賒銷總額和貨款回籠期限。所有賒銷業務,均須經過有審批資格的經辦人員審核批準方可進行,并實行“誰審批誰負責”原則,各經辦人員只能在各自的權限內審批,不得超越權限。
(3)加強對應收賬款的回收監督。可以通過編制賬齡分析表進行。賬齡分析表是一張能顯示應收賬款在外天數(賬齡)長短的報告,由應收賬款賬齡、賬戶數量、金額和所占百分比等項目構成。利用賬齡分析表,企業可以了解到以下情況:有多少欠款尚在信用期內,這部分款項未到償付期,欠款是正常的;但到期后能否收回,還要待時再定,故及時的監督仍是十分必要的。有多少欠款超過了信用期,超過時間長短的款項各占多少,有多少欠款會因拖欠時間太久而可能成為壞賬。
(4)建立一套積極有效的收賬政策。本著誰銷售誰收款的原則,銷售部門承擔正常銷售收款和催收應收賬款的主要責任。實行終身負責制和第一責任制。誰經手的業務發生壞賬,無論負責人是否調離該公司,都要追究有關責任。強調業務員離職或調職,必須辦理移交手續,其中結賬清單要由有關部門會簽,直接主管應負責實地監交,若移交不清,接交人可拒絕接受 “呆賬”,但須于規定日期內提出書面報告,否則就應承擔移交后的責任。同時對相關人員的責任進行明確界定,把催收責任量化到每個相關部門和每個責任人。特別是要把銷售人員完成銷售指標任務的業績、工資獎金與銷售回款的情況緊密掛鉤進行考核。一般來說,企業如采用較積極的收賬政策,就會減少應收賬款投資,減少壞賬損失,但要加大收賬成本;反之則減少收賬費用,增加應收賬款投資和壞賬損失。因此企業應制定較為靈活的收賬政策,收賬策略一般應包括:對能在約定期限內償還貨款的客戶,給予一定的折扣優惠,鼓勵客戶及早償還貨款;對逾期未付的賬款要有嚴格的催收政策;對拖欠金額較大、時間較長的款項,組織重點催收,必要時可以訴諸法律。
3.強化應收賬款的日常管理。(1)單個客戶管理:①做好基礎記錄,了解客戶的付款及時程度。基礎記錄工作包括企業對客戶提供的信用條件、建立信用關系的日期、客戶付款的時間、目前尚欠款數額以及客戶信用等級變化等。企業只有掌握這些信息才能及時采取相應的對策。②檢查客戶是否突破信用額度。企業對客戶提供的每一筆賒銷業務,都要檢查是否有超過信用期限的記錄,并注意查驗客戶所欠債務總額是否突破了信用額度。③建立經常性的對賬制度,定期將明細賬的余額跟相關的債務人進行核對,通過經常對賬可以了解客戶付款的及時程度,所欠債務是否超過限度的數額以及到期賬款的增減情況等,以便及時發現問題采取措施。
(2)總額管理。賒銷業務繁忙的企業,不可能對所有客戶都進行單獨管理,應側重于總額控制。應分析應收賬款周轉率和平均收款期,看流動資金是否處于正常水平。企業可通過該項指標,與以往實際比,與現計劃比,與同行業比,以此評價應收賬款管理中的成績與不足,并修正信用條件。
(作者單位:解放軍第四五一醫院財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