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萍
寢室人際關系可以理解為寢室成員在彼此溝通、交流和生活過程中所建立的相互聯系和影響。和諧、愉快的寢室人際關系對學生性格和品德的培養、健康心理素質的養成都有幫助作用,并能夠培養團隊合作精神,促進建立充實、愉快的學習環境和生活環境,為珍貴的大學生活制造美好、愉快的回憶。該文將針對90后當代大學生的特點,分析高校大學生寢室人際關系問題產生的原因,并尋找解決的方法。
云南大學的馬加爵事件、清華大學的朱令“鉈”中毒事件,復旦大學寢室投毒案、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刺死室友案……原本同學親似兄妹的關系在新的社會情況下到底怎么了?同窗共讀為何淪落到“危險關系”。大學生良好的寢室人際關系的建立已成為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大課題。大學生的寢室人際關系可以理解為寢室成員在彼此溝通、交流和生活過程中所建立的相互聯系和影響。和諧、愉快的寢室人際關系對學生性格和品德的培養、健康心理素質的養成都有幫助作用,并能夠培養團隊合作精神,促進建立充實、愉快的學習環境和生活環境,為珍貴的大學生活制造美好、快樂的回憶。相反,不和諧的寢室人際關系會嚴重影響到學生自身的情緒和生活,也破壞和影響高校整體的學習、生活環境和氣氛。下文將針對90后當代大學生的特點,分析高校大學生寢室人際關系問題產生的原因,并尋找解決的方法。
90后大學生寢室人際關系問題產生
心理因素。健康的心理是良好、和諧寢室人際關系建立的根本,它涵蓋了大學生對環境的適應能力、人格和品德的綜合素質培養、沒有隱性精神疾病等多方面。如果擁有健康的心理,大學生就能從根本上克服人際交往中的困難和問題,為集體的學習和生活環境積極、主動地創造條件。90后當代大學生多為獨生子女,他們的心理特征是個性特征較強,心理矛盾、負面精神問題和心理障礙較突出,并容易由此引發種種的心理和生理問題,嚴重時會影響到大學生的身體健康,對其學習和生活帶來困擾。有的大學生個性和自我意識過強,不能接受他人的想法和行為與自我的差異和沖突;有的學生有嚴重的心理問題,容易憤怒和焦躁并與他人產生矛盾:有的學生容易受到家庭經濟條件、生活習慣和行為習慣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或是內心產生負面情緒,或是與他人出現摩擦和矛盾,從而為影響到寢室良好人際關系的建立。
性格差異。研究表明,適當的溝通和情感交流有利于良好人際關系的建立,而性格開朗、豁達寬容的人更容易與他人和諧相處。90后大學生剛從家庭中脫離出來,初次與家庭成員以外的人共同生活,他們的個性差異明顯、自尊心強并且人際交往能力還沒有得到鍛煉,容易與他人產生摩擦和不愉快,并且他們來自各地,有著不同的生活背景、性格和民族差異,會和他人的行為、生活習慣出現沖突,并導致矛盾的形成。90后大學生有強烈的心理需求,期望得到承認與認同,期望想法和觀點得到肯定和支持,期望去了解他人并被他人接受,當這些心理期待無法實現后,就會產生落寞、失望、自卑等一系列的負面情緒,又因為溝通、交流能力的不足或者缺失,負面情緒得不到抒發和正當宣泄,對矛盾采取置之不理態度,或者進一步激化人際關系中的矛盾,嚴重時會形成精神疾病,影響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
高校對寢室人際關系的重視程度和指導、管理不夠。部分高校沒有重視大學生寢室的人際關系情況,也沒有提供相關的指導和幫助。受傳統高校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的影響,目前高校對大學生的寢室管理多側重于生活紀律和衛生情況的考量和檢查,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情況和人際關系是否融洽不予過多關注,這些管理制度方面的缺失和不足,沒有考慮到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和心理健康因素的重要性,沒有為學生寢室文化的形成提供指導和幫助,也不利于為學生營造愉快、和諧的學生和生活環境。90后大學生良好寢室人際關系的建立和維護方法
高校要為大學生開設專門的心理健康課程,為大學生提供心理咨詢和輔導。
專門心理健康相關課程的開設,可以讓大學生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心理問題,避免或減少與他人發出激烈沖突和摩擦,懂得理解并尊重不同的性格、想法、行為特征和生活習慣等,與他人建立愉快、融洽的人際關系,當發生人際關系矛盾時也提供了心理理論指導,從而起到預防矛盾產生、建立良好寢室人際關系的作用。心理咨詢和輔導可以由高校具有專業能力的老師或者學生擔任,當學生對人際關系有疑問,或者不知道如何處理時,心理咨詢老師可以為學生分析原因并提供意見和幫助,對緩和寢室人際矛盾和良好人際關系的建立都非常有幫助。心理咨詢老師可以幫助大學生查找人際關系產生的問題有哪些,分析導致這些問題產生的原因是什么,是個人的原因還是他人的原因,有哪些心理事項需要注意,有哪些心理因素需要調整和改變,應該怎樣適應集體生活和融入團隊之中,并在團隊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發揮個人的長處和優勢,為建立友好、愉快的寢室人際關系乃至為營建美好、和諧的校園生活打好基礎。而學生以調節、幫助和朋友身份提供心理咨詢和輔導時更具有優勢,因為學生與學生之間是同輩,年齡相近并且對彼此的心理和性格特點更為熟知,彼此在學習和生活中接觸也更為頻繁。當寢室人際關系出現問題時,由同學以醫學心理學專業知識為出發點進行調節和溝通,能夠更確切地感受到人際關系出現問題的緣由是什么,能從同學身邊為其提供開導、鼓勵和支持種種幫助,讓有心理問題的大學生更快地恢復心理健康的狀態并回到正常的學習和生活中。
加強高校對寢室人際關系的重視程度,為良好寢室人際關系的建立提供心理指導和有效管理
當今高校應當突破傳統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的限制,將對大學生寢室管理的重心從生活紀律管理和衛生情況管理中轉移到心理健康狀況和人際關系建立的管理上,高校管理層要更關心學生的心理素質和心理健康水平,關注學生的心理需求和成長,建立健全的心理指導體系和管理制度培養大學生具備健康的人際交往態度和能力,為寢室文化的形成提供指導和幫助,為大學生良好寢室人際關系的培養提供多方面幫助,讓大學生在寢室人際交往中學習團隊合作的精神,為將來融入工作和社會打好基礎。高校對大學生的寢室心理管理應該以心理學教育理念為指導,推行有效的寢室文化制度建設和管理體制建設,培養大學生的自我心理調節和控制能力,安排大學生彼此間定期的交流和溝通,以共同對話和研究的方式解決寢室人際關系中出現的矛盾和摩擦。
高校應當幫助大學生建立和諧的寢室文化,為良好寢室人際關系的建立創造條件
寢室文化的內容涵蓋了寢室生活成員的個人行為、衛生習慣、民族習俗和文化、性格特點和愛好興趣、價值觀和世界觀等多種方面。如果學生能夠對彼此的性格和習慣有所了解并予以認同,就能夠對人際關系的建立提供很大方便。大學生也可以通過寢室成員的共同活動增進彼此間的了解和培養友情,并在活動中發現對方身上的優點和長處,相互學習:或者在共同參與的活動中彼此搭檔合作,分享樂趣。
綜上所述,90后大學生良好寢室人際關系的培養需要從大學生的心理因素和性格差異等環節人手,高校需要注重為大學生開設專門的心理健康課程,為大學生提供心理咨詢和輔導,加強對寢室人際關系的重視程度并提供有效管理,并幫助大學生建立和諧的寢室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