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曉麗
就業問題不僅關系著一國的經濟發展,更關系著一國社會的穩定與和諧,尤其是在中國這樣一個有著13億人口的大國,就業問題更是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然而,數據顯示,我國登記失業人數2009年就已達915萬人,中國每年需就業的人員有2400萬人,而中國政府大約能安排1200萬。中國當前勞動力供大于求的總量性矛盾非常突出,從城鎮來看,每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已達到630萬人,另外還有初高中畢業后不再繼續升學的學生,大體有600萬人左右,另外還有大量的城鎮下崗失業人員、軍隊退伍人員需要安排就業。據悉國企在吸納的就業人數上僅占全國總就業人數的8.2%,而中國的民營經濟卻解決了全國75%,甚至80%以上人員的就業問題,就業問題不僅是經濟問題,也是一個社會問題,而中國每年超過1/4待就業的大學生中,自主創業是緩解甚至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的一條可行之路。
當前大學生自主創業的現狀就是參與者少、旁觀者多:從事的多是規模小的個體經營的行業,成功率低,存在的問題較多。目前,大學生自主創業環境還不成熟,尚需采取各種措施,完善創業環境,促進大學生自主創業。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人們已經不再單單的滿足于來給別人工作來體現自身的價值了,越來越多的人們加入了自己創業這個龐大的隊伍中。然而,并非每個自己創業的人都能成功,甚至有些人因此而遭受破產的困境,所以說,如何選擇創業是至關重要的問題。那么,到底怎樣選擇創業呢?該選那個項目作為我們的創業夢想呢?創業的過程我們又該注意哪些問題呢?首先,不論你的具體情況怎樣,如果你要創業、要選擇創業項目,必須遵循這樣幾個普遍原則:
選擇創業的項目就像搞對象,而創業的感覺可以同初戀相比。項目,有一個認識、理解、通透、把握的過程,這是一個歷史過程。由此決定了創業的過程是人與項目長期相互融和的過程,也決定了選擇項目必須立足長遠。
選擇創業項首先是選自己。選擇創業項目需要四個字:“知己知彼”。知己,就是清醒地審視自己:優勢、強項、興趣、知識積累與結構,性格與心理特征等。知彼,是對社會未來發展趨勢的認識,穩定的、恒久的、潛在的需要。只有選擇自己的優勢項目,自己的強勢項目,自己感興趣的項目,以及自己專業知識所熟悉的項目,我們才能先別人一步,才能更接近成功。
選項要花功夫。不妨我們來舉個實例。有一個人,當過一周時間的世界首富,他就是軟銀公司的孫正義。他大學畢業后從美國回到日本,選出了50個創業目標,用一年時間逐個進行考察,寫出了幾尺厚的資料,最后選擇了做軟件。既然選擇目標事關人生,就不可隨隨便便,必須要經過一個充分的論證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要舍得花時間、花力氣,要能夠靜下心,認真調查研究,尋找事實根據。孫正義的例子讓我們看到了認真選擇創業項目的重要性。
選項要有特色。選擇創業的項目一定要有“根”。就是項目生命的根子、生存的權利、活下去的條件。可以表示成四句話:別人沒有的;先人發現的;與人不同的;強人之處的。“別人沒有的”,可以是某種資源與某種特定需要的聯系,可以是某種公認資源的新商業價值。一個走親戚的人發現附近的山上有白色的土,可以制做陶器,他進一步了解到附近有鐵路。于是他買下這塊下面有陶土的地,把土涼干磨成粉——賣起陶土未了。再比如,“強人之處的”。一個項目中不論哪個方面,哪怕是一點:高人一籌、優人一檔就是根。比方說成本,誰能想到“世界500強”排名第一的是一家叫沃爾瑪的零售企業。它能夠把管理費用控制在銷售額的2%。據說,他們總部的辦公室像卡車終點站的司機休息室,可見他們為降低成本而努力的背后是一種什么樣的精神。以上就是我所介紹的創業過程中必須遵循這樣幾個普遍原則。確定選擇投資項目之后,我們應參考以下4個基本步驟來創業投資:
排除一大片知道什么事情是不可以做的。說有個地方有100戶人家,每家有1元錢;你有很大本事,把所有人家的所有的錢都賺來了——100元。還有個地方有100戶人家,每家有1萬元;你本事不大,只能把1/10人家的1/10的錢賺來——10000元。
劃出一個圈。知道哪些事情是能長期做的。把社會恒久需要的、已初露端倪的大趨勢劃進來。例如,由環境保護引發治理江河,導致關閉中小造紙廠,產生紙制品的供求不平衡,騰出了一塊市場。如果用再生紙做資源去添補,會怎么樣呢?
列出一個序。把可能做的事情排列起來。回頭看看過去的20年中,做強、做長的企業是生存在哪些行業,很大程度上能夠證實行業與發展的聯系。比如房地產、醫藥、保健品、證券、建材、裝修、交通、教育、通信等。那么,就把大的范圍圈定在這里,選出若干項。
切入一個點。成就事業的公認法則是集中和持續在已經縮小的范圍內,可做的事仍然很多,這時,比較優勢的道理是有用的——認真地審視自己的強項、優勢、興趣何在,可能同時有幾個,與他人比較哪個優勢是最有利的。這時,機會成本的概念也是有用的——同樣多的時間,同樣的付出,哪個能力所對應的事業會有更大的前景收益,比較中優勢會凸顯出來很多人都渴望創業,但苦于沒有資金。想要創業,就必須考慮如何能低成本創業,那么,如何進行低成本的創業呢?首先必須要有心理準備,要有吃苦和百折不撓的精神、要勤奮,要有正確的方向和方法,要有良好的規劃和人生設計。要充分利用現有的資源,要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要發揮自己的優勢,揚長避短、要善于借勢。下面來列舉幾個低成本創業的途徑,來說明一下即使是低成本也可以來作為創業的開始階段:
智能型。這些行業里,有特殊知識或技能的人可以低成本創業,不需要大的資金投資,只需要智力投資,包括特有專長,某方面的專長,如管理才能、行銷才能、專利等等。這方面的例子很多。如著名作家、律師、高級工程師、職業經理人、發明家等等。實際上,個人的智能和專長就是一種資源。
勞動密集型服務行業。這些行業主要依靠出賣勞動力,資本方面的投入非常少。如搬家公司、家政服務等。整合資源能充分挖掘和利用、整合資源和信息的人,其實就是一些善于借勢的人。這里的重點是利用別人的資源,成就自己的事業。如風險投資,就是一些人的智力資源和別人的資本資源的結合。這里的智力資源范圍很廣,如專利、如創業新點子等。切入低成本的行業尤其是一些服務型行業,還有大量的不需要大資金投入的行業,如中介公司等。還有一招就是,先不考慮創業,而是在打工過程中創造個人品牌,如一些有名的職業經理人、行銷專家、發明家等,然后利用自己的無形資產和別人的有形資產結合,達到無本創業的目的。以上說了一些我自己所了解的創業方面的原則,以及如何選擇創業投資的幾個基本步驟,以及像我們這些低成本創業者的一些可以來創業的行業。下面我要介紹一下我的創業理想。首先我是一名大學生,同樣懷著創業的激情和夢想,我希望有朝一日我自己也能有一家自己的創業項目,有一家自己的企業,有一個成功的將來。也許下面我要介紹的項目有一些理想化,有一些不太現實。然而,這并不是問題的所在,反而更是我的激情所施,也許是空想,也許是盲從,但這并不能抵擋我夢想的心。
只有超過1/4待就業的大學生自主創業的路走長遠了,社會壓力才能得緩解,中國的經濟將會更加發展,社會將會更和諧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