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捷
摘要:一個城市的規劃不是一成不變的。城市規劃的目的在于找到合適的城市定位,使得城市的特點得以展現與發揮。一個城市的規劃不會是孤立的,他必然與周邊甚至是非周邊的城市發生關系,城市的發展與整個區域,甚至整個國家的發展息息相關的。除了規劃層級上的矛盾,城市規劃在實施上也面臨著種種尷尬的境況。
關鍵詞:城市規劃;山西大同;資源;歷史
我的家鄉是山西大同。2009年我參加高考,當時大同城市建設迎來了新的春天,整個城市似乎要經歷一場大的變革—新的道路規劃,御東新區的發展,古城的保護重修,以及各種拆遷等等。大同雖然不像北京、香港那樣有奪目輝煌值得炫耀的城市建設史,但我在這里生長了二十多年的地方,它的每一點變化我都會體會的到。
城市是人類社會經濟文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城市的發展是人類居住環境不斷演變的過程,也是人類自覺和不自覺地對居住環境進行規劃安排的過程。每個城市都有其發展的特點,但也有其共同的相同之處。大同的城市規劃與建設大致與歷史上中國古代城市規劃發展是一致的,但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資源蘊藏,其發展有自己的特點。
一個城市的規劃不是一成不變的。但城市規劃不是人為主觀可以操縱的,他是絕對客觀的。一個城市有怎樣的規劃是城市自身的品質(包括地理位置,氣候條件,經濟發展,資源蘊藏等等)與當時社會發展及需求相稱的。城市規劃的目的就在于為這個城市找到合適的定位,使得城市的特點得以展現于發揮,讓居住在其內的人民感受到自己的城市。
大同市歷史悠久、地勢險要,為三晉北方之門戶、首都北京之屏障,系陜、蒙、冀捷徑之必由之路,戰略地位十分重要,素有古戰場之稱,曾為一代京華、兩代陪都、四朝重鎮。在城市規劃的歷史上,兩個重要節點在北魏和明朝。北魏都平城(今大同)由宮城、京城(都城)和郭城組成,這與歷代古都形制相近。北魏時的都城建設以及唐遼金元的發展為明大同城的規劃與建設奠定了基礎,構成了內城四門(東曰和陽,南曰永泰,西曰清遠,北曰武定)以及以四牌樓為中心的“四大街,八小巷,七十二個綿綿巷“,另外城東、南、北各設小城(關城)。這些與現在大同城的形制相似,但明大同城形成的”壯麗雄觀“,堅固的城郭以及各種自成體系的防御設施是與其軍事重鎮名城的地位脫不開干系的。
到了近現代,清軍破城曾使一度繁華的城市幾乎成為一座空城。直到順治九年府縣才復還故址,從附近移民逐漸復興。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大同隨經歷了省市變更,但以其特殊的優勢成為全國最大的煤炭基地和新興的工業城市。以煤炭為核心的經濟發展模式使得城市的規劃都利于煤炭的運輸以及相關工業的發展,但隨著不可再生資源的減少以及環境的污染,煤都大同必須尋求新的發展途徑。近年來對旅游資源的重新重視是一條新的振興經濟的道路,大同的城市規劃也隨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以工業為主導的城市向以第三產業旅游業為主導的城市發展,城市的空間結構,功能業態,道路交通,綠地規劃都做了重新規劃與調整。
一個城市的規劃不會是孤立的,必然與周邊甚至是非周邊的城市發生關系。城市的發展與整個區域,甚至整個國家的發展息息相關,所以一個城市很難按照自身最優的趨勢來規劃。如何找到平衡點是有挑戰性的,但往往經濟因素會成為主導。
改革開放以來,全國各種工業都在蓬勃發展,對能源需求極大,作為煤都的大同為祖國各地源源不斷的輸出著煤炭資源。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除了與能源輸出有關的道路交通不斷完善,整個大同的城市面貌沒有發上太大的變化,相對其他城市明顯滯后。 “一煤獨大”的產業結構拖住了大同經濟社會發展的步伐,導致城市發展嚴重滯后,生態環境惡化,一度成為全國污染最嚴重的城市之一。
曾幾何時,世界歷史文化遺產云崗石窟的雕塑群因空氣污染受到嚴重侵蝕,佛像批上了“黑紗”;遼金時期歷史遺存華嚴寺、善華寺和其它眾多國家級歷史建筑也遭到嚴重破損。挖煤打漏了地下水,造成泉源枯竭、徑流減少,大量污水排入河道,大同的母親河御河及其支流口泉河、云崗河、十里河由清水河成了污水溝。或許有人說,采了那么多年煤,大同應該富裕了吧。其實不然,2008年以前的30年間,由于“一煤獨大”的產業格局,其它產業的生存發展空間被煤炭擠占。投資先緊煤炭、技改先緊煤炭、運力先緊煤炭,最終導致其他產業走上了衰退之路。
然而再進行深入的分析,這種“一煤獨大”的產業結構不是城市自身所能決定的。就當時全國經濟發展大環境來看,其他地區的發展需要這樣一個以煤炭為主的城市來支持他們的發展,煤炭產業的繁榮造福了其他地區的經濟,從大的格局(一個區域或一個國家)來看這樣的規劃利益多多,但不幸的是資源后遺癥長期的留在這里。隨著煤炭資源的日益短缺和環境的惡化,大同的城市規劃不得不向新的方向尋求道路。近年來,被遺忘的豐厚的歷史古跡被作為旅游資源倍受關照,大面積的綠地規劃也是想盡力擺脫污染的陰霾。但這同樣是以經濟利益為驅動的。全國許多城市都在以旅游業振興自己的經濟,以古城風貌吸引游客的城市不在少數,大家相互效仿而不去發覺自身的優勢與劣勢,這也許會導致千城一面的后果,沒有自己的特色。
除了規劃層級上的矛盾,城市規劃在實施上也面臨著種種尷尬的境況。城市規劃的執行度受領導人的影響很嚴重,但往往領導人的領導周期要比城市規劃與建設的周期短得多,而下一任領導人是否會按照以往的建設思路來進行工作是很難保證的。
正因為城市規劃是一件非常綜合的工作,要考慮的事情遠比一個建筑多得多,所以城市規劃顯得尤為重要與特殊。從家鄉的發展來看,首先我認為規劃雖然是一種預測,沒有人可以提前斷言哪種規劃是最好的,但合理的,放眼未來的規劃是必須的。就像大同市的兩種資源—煤炭資源與旅游資源,如果最初的規劃考慮到這兩種資源同等的重要性,就不會只顧著朝煤炭資源發展而將許多歷史古跡棄之不理甚至遭到破壞,不利于可持續性發展。
【作者單位:東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