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丁

幾乎沒有任何的前期鋪墊,AMD就悄悄地推出了新一代的APU產品,其中的主打產品就是我們下面要介紹的這款A10-6800K。從核心代號為Llano的第一代產品至今,AMD APU處理器也已經有三年的發展歷程了,尤其是代號為Trinity的第二代APU為其贏得了很好的口碑。時隔八個月,AMD又推出了第三代APU產品(核心代號Richland),其中最高規格的A10-6800K,直接將競爭對象鎖定為英特爾第三代酷睿i5-3470處理器。
AMD A10-6800K依然采用Socket FM2的接口規格,這一點顯然是很受消費者歡迎的,如果你的電腦本來就是基于A85X的芯片組平臺,那就可以省下更新主板的這部分投資了。第三代Richland APU仍然還是采用32納米的制造工藝,依然滯后于老對手英特爾,再加上A10-6800K處理器中集成了Radeon HD 8670D的顯示核心,因此熱設計功耗仍然是居高不下——TDP達到了100瓦;而盒裝產品中附帶的散熱器看上去則顯得有些單薄,不知道能否扛得住超頻后的A10-6800K處理器所產生的熱量,反正我們在測試中是更換了一個熱管式的銅片散熱器。
A10-6800K處理器的主頻突破了4GHz大關,達到了4.1GHz,比前一代旗艦產品A10-5800K又提高了300MHz,在智能超頻3.0技術的支持下,最高可達4.4GHz,這樣一款四核處理器顯然不是“省油的燈”。A10-6800K支持的內存規格也從DDR3-1866升級為DDR3-2133,如果你還熱衷于超頻體驗,千萬不要在內存上摳門,那樣會大大限制系統的整體性能。APU處理器的最大亮點就在于其混合交火功能,可以和一塊獨立的Radeon HD顯卡組成CrossFire模式,當然這也是有一定限制條件的,第二代APU A10-5800K集成了Radeon HD 7660D顯示核心,只能和一些Radeon HD 6000系列的獨立顯卡進行交火,如果你覺得這種顯卡規格過于老化,那也是升級到A10-6800K的一個充分理由——它集成的顯示核心為Radeon HD 8670D,未來也許會開放對Radeon HD 7000系列獨立顯卡的交火支持,這顯然是一種頗具誘惑力的升級方案。
從實際測試的數據來看,AMD A10-6800K處理器的運算性能確實比A10-5800K有明顯的提升,不過和Intel Core i5-3470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當然,AMD認為APU的最大優勢是體現在核芯顯卡的3D性能上,明顯要好于競爭對手的Intel HD Graphics 4000,這一點倒是毋庸置疑,只不過它與前一代的A10-5800K相比,優勢并不十分明顯,沒有達到我們的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