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蹄
霸道、自私的孫子讓我憂
2011年3月,兒子的岳母去世,親家公患有慢性病,10歲的孫子威威正式由我和老伴接管。威威10歲前,一直跟著外公外婆,我和老伴也只是節假日見見,而今朝夕相處,威威的毛病很快顯現出來。
飲食上,威威挑食挑得厲害,一點青菜都不吃,飯做得不可口了,就嚷著吃麥當勞,達不到目的,就撒潑打滾。纏不過,我們帶他到麥當勞,他點一堆自己喜歡吃的,大快朵頤,連讓我和老伴嘗一嘗的念頭都沒有。
威威11歲生日那天,兒媳給威威買了部電動汽車,卻不是他喜歡的那種,這孩子竟氣咻咻地把玩具摔在地上,哭鬧著非得要什么遙控航模,我和老伴勸他,他不理不睬,沒辦法,兒媳最終還是滿足了他。
平時,兒子兒媳工作忙,接送威威上下學、上培訓班的任務落在了我和老伴身上。一個周末,我帶著威威坐公交車去文化宮練琴,車到測繪學院站的時候,上來一位渾身沾滿泥點的民工,民工身上散發出的濃濃的汗味兒,在車內空調的吹拂下,擴散得很快。威威不樂意了,他一只手捂著鼻子,另一只手可勁兒推那位民工,還嚷道:“你去別處站吧,難聞死了!”
威威的話讓那位民工兄弟十分尷尬,他看了我一眼,訕訕地挪動腳步。威威的這個舉動激怒了我,我吼著拍了他一巴掌,斥責道:“你這孩子咋恁不懂事兒,沒有民工叔叔,你吃什么,住什么?”威威從沒見過我對他發這么大的火,委屈得眼睛紅紅的。
當天晚上,我對老伴說了公交車上發生的事情,滿腹憂慮地說:“威威被寵得自私、霸道,沒有愛心,我們可不能讓威威這棵小樹苗長歪了啊!”
捐書善舉帶來良好“效益”
我退休前在廠里做了多年的政工干部,養成了讀報的習慣。六一節前,我在當地晚報上看到一則向貧困山區兒童捐獻書籍的倡議,覺得這是培養威威愛心的好機會。于是,我鼓動威威把自己的一些課外書捐出來,贈給那些貧困山區的孩子。
威威大大咧咧地說,捐就捐唄,反正我那些書也不想看了。說著,他從自己房間里找出《格林童話》、《兒童漫畫》、《阿衰的故事》等十多本課外書,我表揚他:“威威好樣的,山區的小朋友看到你捐的書,肯定會很高興的。”
此后的一天,威威放學回來,手里攥著一封信,小臉激動得通紅,他向我揚了揚那封信,興奮地說:“爺爺,今天我接到了山區小朋友的來信,人家要謝謝我哩!”
威威的話讓我既意外又欣喜。信是這樣寫的:“余威同學,首先向你說聲謝謝,你贈給我們學校的書收到了,《格林童話》就在我的手上,這本書非常有趣,也很有意義,我會把它認真讀完。希望我們手拉手共同進步,祝你學習更上一層樓!”
讀完這封信,我心里暗暗高興。授人玫瑰,手有余香。山區的孩子樸實無華,知恩圖報,這樣的品德值得稱贊。同時,這件事對威威也有很好的啟發。
那周的作文課,老師布置的作文題目是《一件有意義的事》,威威寫了上次贈書的事情,因為是親身經歷,又有真情實感,得了五顆“星”,老師還在課堂上讀了他的文章,號召同學向威威學習。
一石雙鳥。一件小事,卻讓威威得到了兩次肯定和贊許,這也讓我這個老政工師找到了引導威威的好方法:給他一顆公益心!
熱衷公益
讓孫子變成“人氣王”
在我的帶領下,威威參加了幾次公益行動,他此前的嬌驕二氣,以及霸道、自私等缺點收斂了許多,連兒子、兒媳都感嘆威威變化真大。
此后,只有要適合威威參加的公益行動,我都沒有錯過。2012年六一節,我決定帶威威過一個特殊的兒童節。
幾天前,我在一家網站上看到一個家長聯盟發布的公益行動帖:六一那天,帶孩子到濱河公園開展公益活動,為美化環境付出一份愛心,我覺得這樣的行動很有意義。
六一節那天早上,我帶著威威準時趕到大家約定的濱河公園地段,孩子們帶著小桶、拿著掃把、抹布,有的還用廢舊的易拉罐做成漂亮的小盒子,用來盛放草坪上撿起的煙頭。
那天,威威和小伙伴們撿垃圾、擦洗公用器材,整整忙了一個上午。威威歡喜地對我說:“爺爺,你看,我們的努力讓環境更美了!”我向他豎起大拇指說:“威威,環境美,你的心靈更美,爺爺為你驕傲!”威威被我夸得小臉紅紅的。
今年的六一節,我帶著威威訪問了一個敬老院,在我的鼓勵下,威威給爺爺奶奶唱了幾首歌,還幫著他們打掃衛生,他的舉動不時贏得爺爺奶奶的贊美。
都說做公益能上癮。威威在公益活動中得到了極大快樂,在學校也自發地為大家做些事情。幫老師擦黑板,幫同學打掃衛生,組織大家為地震災區捐款,成了班里的“人氣王”。老師在學生素質報告冊中這樣評價他:“你陽光、快樂,有著一顆金子般的心,是老師心目中最好的學生!”
帶威威這兩年,讓我感慨良多。兒女們工作忙,很多孩子都由祖輩照看,隔代的溺愛往往把孩子變得嬌氣、自私而缺少愛心,這樣的舉動對孫輩的成長毫無益處。建議老年朋友不妨帶著孫輩做做公益,公益活動不但能加強他們人際交往溝通的能力,還能使孩子更具有社會責任感。
(責編:辛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