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德珍
對于許多老年人來講,如何消除憂郁、煩惱,是一個重要的問題,這里教你四招輕松趕跑憂郁與煩惱:
自我激勵:找一個最羨慕、最敬仰的人
自我激勵就是遇到困難、挫折、不幸而憂郁、煩惱時,在認識或不認識的人中,找一個最羨慕、最敬仰的人,希望自己可以成為他(她)那樣的人作為模范。他們也一定受過挫折,也許與自己一樣遭受過不幸,他們也一定用堅強的信念與毅力去戰勝了一切煩惱,而成為今天愉快又有活力的人。自己能否做到呢?這時就要發揚自己的優點,肯定自己的能力,增強自己的信念,提高生活的信心。想想做過了哪些有益的事情,過去受過哪些稱贊,家人、朋友對自己的關懷,受過的教育和專門的技術訓練……在日常生活中找到自己“成功”的事例。不要把“成功”看成獲得諾貝爾獎金那樣的大事,如順利與牙醫約好了復診時間,很高興地接待了一位友人,自己完成了一篇文章或者是織好了一件毛衣上的花朵,一天順利地做好幾件事,就不能說是“一事無成”。肯定了自己的成績,就可興奮、振作,而不被煩惱所困擾了,成就動機的實現可以激勵自己繼續前進。
擠出頭腦:一定要讓自己忙起來
把憂慮、煩惱從頭腦中擠出去,是征服煩惱的最有效的方法,也可以說是消除憂慮、煩惱的重要秘訣。
要讓自己忙起來,這是因為最聰明的人也不能在同一個時間想一件以上的事情。
老年人如果坐在那里閑得無聊,就會胡思亂想,憂心忡忡,無歡樂無生氣,被那些胡思亂想時產生的憂郁煩惱摧毀自己的行動力和意志力,人到老年所有的喪失與悲哀就會襲上心頭。因為頭腦空出來,于是憂慮、煩惱、不平、懷疑等把頭腦中平靜、快樂的情緒一起擠出去了。我們為什么不去用有意義的活動去占領自己的頭腦,而讓煩惱占領自己的頭腦呢!
一位老人丈夫去世不久,又失去了兒子,她真是悲痛萬分,開始吃不下睡不著,整個精神都要垮了,度過這段痛苦的時期后,人們問她是怎樣克服悲痛的,她說:“我后來找著一條出路,就是讓自己忙著,我到居委會去工作,事情多,整天辦不完,沒有時間想工作以外的問題。晚上倒在床上,馬上就睡著了,既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再去悲傷了。”辛亥革命老人喻育之曾經受過不公平的待遇,艱苦的生活折磨了他20年,但他活到104歲,他善于“用忙”排除煩惱。他的三字經是:讀讀書,看看報;常笑笑,莫煩惱;勤為福,恒常要;忙到老,壽乃考。
坦然宣泄:跟你信任的人談你的問題
坦然宣泄就是毫無顧慮地談出自己的煩惱。有許多醫學專家和心理學家都認為,減輕憂慮或消除憂郁的有效良藥是“跟你信任的人談談自己的問題”。有的醫生把它稱為“凈化作用”,盡量無任何顧慮地談出自己的事,一直到把自己的心事趕出腦子。“把話說出來”、“盡抒情懷”可以降低不舒服的感覺。如西塞羅說的:“友誼可以增進幸福、減輕悲傷,因為它加倍了你我間的快樂,分擔了你我的悲傷?!闭覀€知心的朋友把心里的煩惱、苦水一股腦兒倒出來。一定要找知心的、可信賴的人,而不是隨便找一個人,跟他(她)約好時間,說明:“自己的心事,希望你能聽我談談,也許能幫我解除煩惱?!卑褵乐v出來,就比較清晰客觀地去分析,能更了解煩惱的原因,你的知心朋友還可以幫助或提供你一些沒有注意到的解決方法。聽者能關懷、接受、理解,你就感到輕松。
衡量價值:為了一件小事煩惱一輩子,不值
一個人能夠消除煩惱使心情平靜的最大秘訣,就是正確的價值觀念。人生只有短短幾十年,時間是寶貴的,尤其對老年人來說更要珍惜光陰。如果把時間花在為那些小事或者是經過努力也無法辦到的事去煩惱、憂郁,那就太不值得了。
有一位男性老人說,過去我常為工資太少,又沒有提級的機會而憂慮,有時也為沒有給妻子買一兩件衣服而煩惱。晚上下班回來,因為心情不好也常常為了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跟妻子吵架,現在想來真是太不值了。還有一位女性老人說,她剛結婚時,每天都有煩惱,因為不會做飯,不會料理家務,丈夫不滿意,自己也煩惱。如果這些事放在現在我就不會煩惱了,因為我體會到人活在世上只有幾十年,卻浪費了許多無法挽回的時間,太可惜了。不會的事只要努力去學,就能做到,整天煩惱是一種極大的浪費。
是的,這種浪費有時使人崩潰。我們有時發現某些山林中的大樹曾被閃電擊中多次,被無數次的狂風暴雨襲擊,它都巋然不動,但是最后卻在用手指就可捏死的小甲蟲隊的持續攻擊下倒了下來。聰明的人為什么要讓“憂慮的小甲蟲”折磨自己呢?
怎樣才能不讓小事煩惱自己呢?除了要看看煩惱帶來的危害,還要想辦法適應。有一位作家老人新搬到一個緊靠馬路的公寓,他寫作時,外面人來人往,汽車聲音十分嘈雜,他有時被騷擾得大發脾氣。一天他和朋友去郊游野餐,木柴“噼噼啪啪”燒得很旺,這聲音他感到別有趣味,這時他想起他住房外的嘈雜聲音。他想:“為什么我喜歡聽這個聲音,而討厭那個聲音呢?”回家后,他對自己說,讓這個嘈雜聲音伴我埋頭構思吧。果然他的心情平靜下來,過一段以后,就充耳不聞了。
戴爾·卡耐基對消除煩惱很有創見地指出:給憂慮確定“到此為止”的限度。這也是一種消除煩惱的妙方。他舉出這一例子:
著名作家托爾斯泰的妻子是個嫉妒心很強的人,她曾裝扮成鄉下姑娘溜到森林去監視托爾斯泰的行動。她有時竟拿起一瓶鴉片對著嘴巴說要自殺,嚇得孩子們縮在屋角里尖聲大叫。托爾斯泰怎樣對待這件事呢?他發一通雷霆也情有可原,然而他不這樣,而是久記在心。他記了一本日記,他天天在日記里詛咒他的妻子,妻子也寫了一本日記甚至寫了一本小說,把丈夫描寫成一個破壞家庭的人,托爾斯泰痛苦地把他們家庭稱之為“一座瘋人院”,50年的家庭生活就這樣慘痛地度過。他們都沒有發現一個能使心情平靜的最大秘密——正確的價值觀念。為了一件小事情煩惱一輩子真是太不值了。這些人都沒有給自己定一個“到此為止”的限度。
(責編:辛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