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由于棉花價格偏低,基本上沒有商販收購棉花,農戶收獲了棉花只能放在家里等客商。劉會英家也不例外,看著收回家的棉花賣不出去,劉會英非常著急。這時她想到往年吉林省的親戚說過,在當地買的棉被大多是返新棉或者假棉花做的棉被膽,蓋在身上不舒服,雖有賣真正棉花被膽的,但價格非常貴。親戚讓她等棉花豐收了,給做幾床純棉被膽捎過去。
棉花豐收后,價格偏低不說,還沒人收購,劉會英想,為何不彈些棉花做幾床棉被膽給親戚捎過去,先做人情,再讓親戚幫著問問當地是否還有人要,如果有人要,既賣了棉花自己又有活干,何樂而不為呢!于是,她就給親戚做了幾床棉被膽寄了過去。
親戚收到棉被膽后非常高興,給劉會英打電話表示感謝,非要給她匯錢過來。劉會英說什么也不要錢,她讓親戚幫著問問看當地是否還有人要?親戚第二天就打來電話說幾戶鄰居想要,讓劉會英寄10床棉被膽過去。棉被膽寄過去后,就被親戚的鄰居們搶購一空,而且還有人再次預定棉被膽。親戚又給劉會英打電話讓她趕快再做一些。劉會英馬上又彈了些棉花,做好后就通過物流公司給寄了過去。就這樣,她自己種的0.133公頃(2畝)棉花沒多久就用完了,可是吉林那邊還在要棉被膽,她就買棉花做。受到啟發的劉會英又從互聯網上發布了提供純棉被膽的消息,結果業務量更大了,自己忙不過來,還找了幾個人一塊兒做。就這樣,她不但賣了自己的棉花,還幫著鄉親們賣了棉花,而她自己也有了很不錯的收入。
(山東 劉芙)